党报头条官网>>理论前沿
“双碳”目标下的粮食安全问题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何可 宋洪远 发布时间:2021-10-19 08:59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中华民族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之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饭碗论”“底线论”“红线论”等观点,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粮食安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并且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资源紧约束下,中国用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了中国粮。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形势依然不断向好,总产量高达66949万吨,成功实现“十七连丰”,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大幅超出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要有安不忘虞、防患未然的忧患意识。近年来,由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不断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粮食生产造成了深刻影响,其中负面影响更为突出。例如,2020年,因洪涝、旱灾、低温冷冻、雪灾等自然灾害,中国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996万公顷,绝收面积271万公顷。为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在《巴黎协定》签署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将用西方国家(1990—2050年)一半的时间(2030—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既为未来几十年粮食产业的低碳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粮食产业赋能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毋庸置疑,粮食产业领域“双碳”目标的实现,将是一个长期、复杂、涉及全局的过程,不仅需要人才支撑、政策扶持、法律法规保障,还需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


  坚持系统思维,促进包括粮食产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碳减排


  基于由简入繁、先易后难的原则,将“碳排放大户”电力、工业部门作为重点来抓是必然的,但也不可忽略粮食产业在减排增汇中的作用。粮食产业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于粮食生产过程中能源投入引起的碳排放、农地氧化亚氮排放、稻田甲烷排放、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引起的碳排放。近期一项发表于《NatureFood》的研究显示,粮食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据了全球人为排放的34%。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如不把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计入,则《巴黎协定》的目标将无法达成”,为此,各国都需要重视粮食产业的碳排放,努力减少包括粮食产业在内的各行各业温室气体的绝对排放量。我国作为粮食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也非常重视粮食产业的碳减排工作。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坚持系统思维,一方面大力促进包括粮食产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碳减排,另一方面,也需加大对负排放技术的应用,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储存起来。常见的负排放技术很多与粮食产业密切相关,包括土壤碳汇、生物炭、改良种植方式等。尽管从总量上来看我国每年增加的碳汇量仍远低于每年的碳排放总量,但从减排成本的角度来看,这部分碳汇却可以用来抵消那些减排难度大、成本高的碳排放,从而有助于降低实现“双碳”目标的社会成本。


  坚持辩证思维,协调好减排增汇与粮食供给之间的关系


  “双碳”目标的实现需遵循经济合理原则,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更应坚持先立后破,坚决遏制运动式“减碳”。民以食为天,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粮食产业的主要功能和战略底线始终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对食品的需要。故而,在挖掘其减排增汇功能时,需坚持全国一盘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动态平衡低碳发展与粮食供给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因完全服从于减排增汇的目标而导致粮食供给失衡,也不能因片面追求粮食的短期产量而导致资源过度消耗。


  粮食产业实现“双碳”目标,需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生计和生活。我国各地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大,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同时,“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将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因此,正确处理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扶持小农户之间的关系,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的核心问题。这就决定了“双碳”目标约束下的粮食产业发展既要坚持因地制宜,依据不同地区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生态系统,推广不同的减排增汇模式,又要坚持因“人”制宜,针对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挖掘不同的减排增汇路径。特别是对于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的小农户,更应坚持生态保护扶贫与开发并重,在生产、生态、生活中寻找到适宜的平衡点。


  坚持战略思维,重视提高粮食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


  粮食产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脆弱性部门。气候变化与粮食生产之间呈现出复杂的因果关系:一方面,粮食生产活动本身会产生温室气体,加剧气候变化,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甚至会对数百公里外的温度、降水量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粮食生产高度依赖气候条件,气候变化的加剧会改变降水量、温度、湿度、风速、日照时数,进而影响粮食作物种植制度、粮食产量和品质。特别是,我国地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千差万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粮食生产面临的气候风险更为复杂。


  在“双碳”目标约束下,需要特别重视提高粮食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未来即使全球通过通力合作实现了《巴黎协定》“气温升幅限制在1.5摄氏度内”的目标,此前排放的温室气体所带来的气候效应仍会影响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因而,适应气候变化的努力依然非常重要。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种植制度,选育抗逆品种。同时,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低碳导向的气候智能型粮食系统。


  坚持创新思维,深化粮食产业科技创新和粮食碳补偿机制创新


  深化科技创新,将“低碳+”融入粮食产业链各环节。推进粮食产业低碳发展是粮食安全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以清洁能源、绿色低碳投入品、低碳高效设施装备和技术、绿色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等为重点领域抓减排,以提升品种固碳能力和土壤储碳能力为重要补充抓增汇,以弱化粮食产业对作物生命特性和自然资源的依赖、强化农田基础设施抗风险能力为主攻方向抓适应,全面构建气候智能型粮食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粮食产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由侧重经济功能转向经济、低碳等多功能并重,由强调单要素生产率转向强调低碳全要素生产率。二是鼓励服务主体将符合低碳发展理念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组织形式导入粮食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重点支持服务主体承接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三是要依托大数据、云平台、5G等新技术提升粮食物流效率,探索粮食物流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推进节粮减损。


  强化制度创新,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的粮食碳补偿机制。推动粮食低碳生产,必须让农民开展粮食低碳生产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推动粮食低碳生产有积极性。考虑到粮食低碳生产的正外部性与公共品属性,构建政府主导型碳补偿与市场主导型碳补偿相协调的激励机制势在必行。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探索农业补贴与粮食生产减排增汇挂钩机制,对开展粮食低碳生产的主体予以成本补偿,让积极开展粮食低碳生产者多得补贴;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入碳交易机制,推动粮食产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服务性价值”外显为可交易的“产品性价值”。可鼓励第三方机构针对粮食低碳生产开发“碳汇+”项目,借助碳市场对开展粮食低碳生产的主体进行收入补偿。


  (何可 宋洪远,分别系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ZD091〕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王文钰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双碳”目标下的粮食安全问题
来源:光明日报 2021-10-19 08:59:56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中华民族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之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饭碗论”“底线论”“红线论”等观点,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粮食安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并且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资源紧约束下,中国用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了中国粮。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形势依然不断向好,总产量高达66949万吨,成功实现“十七连丰”,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大幅超出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要有安不忘虞、防患未然的忧患意识。近年来,由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不断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粮食生产造成了深刻影响,其中负面影响更为突出。例如,2020年,因洪涝、旱灾、低温冷冻、雪灾等自然灾害,中国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996万公顷,绝收面积271万公顷。为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在《巴黎协定》签署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将用西方国家(1990—2050年)一半的时间(2030—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既为未来几十年粮食产业的低碳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粮食产业赋能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毋庸置疑,粮食产业领域“双碳”目标的实现,将是一个长期、复杂、涉及全局的过程,不仅需要人才支撑、政策扶持、法律法规保障,还需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坚持系统思维,促进包括粮食产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碳减排基于由简入繁、先易后难的原则,将“碳排放大户”电力、工业部门作为重点来抓是必然的,但也不可忽略粮食产业在减排增汇中的作用。粮食产业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于粮食生产过程中能源投入引起的碳排放、农地氧化亚氮排放、稻田甲烷排放、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引起的碳排放。近期一项发表于《NatureFood》的研究显示,粮食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据了全球人为排放的34%。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如不把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计入,则《巴黎协定》的目标将无法达成”,为此,各国都需要重视粮食产业的碳排放,努力减少包括粮食产业在内的各行各业温室气体的绝对排放量。我国作为粮食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也非常重视粮食产业的碳减排工作。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坚持系统思维,一方面大力促进包括粮食产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碳减排,另一方面,也需加大对负排放技术的应用,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储存起来。常见的负排放技术很多与粮食产业密切相关,包括土壤碳汇、生物炭、改良种植方式等。尽管从总量上来看我国每年增加的碳汇量仍远低于每年的碳排放总量,但从减排成本的角度来看,这部分碳汇却可以用来抵消那些减排难度大、成本高的碳排放,从而有助于降低实现“双碳”目标的社会成本。坚持辩证思维,协调好减排增汇与粮食供给之间的关系“双碳”目标的实现需遵循经济合理原则,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更应坚持先立后破,坚决遏制运动式“减碳”。民以食为天,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粮食产业的主要功能和战略底线始终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对食品的需要。故而,在挖掘其减排增汇功能时,需坚持全国一盘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动态平衡低碳发展与粮食供给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因完全服从于减排增汇的目标而导致粮食供给失衡,也不能因片面追求粮食的短期产量而导致资源过度消耗。粮食产业实现“双碳”目标,需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生计和生活。我国各地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大,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同时,“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将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因此,正确处理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扶持小农户之间的关系,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的核心问题。这就决定了“双碳”目标约束下的粮食产业发展既要坚持因地制宜,依据不同地区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生态系统,推广不同的减排增汇模式,又要坚持因“人”制宜,针对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挖掘不同的减排增汇路径。特别是对于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的小农户,更应坚持生态保护扶贫与开发并重,在生产、生态、生活中寻找到适宜的平衡点。坚持战略思维,重视提高粮食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粮食产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脆弱性部门。气候变化与粮食生产之间呈现出复杂的因果关系:一方面,粮食生产活动本身会产生温室气体,加剧气候变化,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甚至会对数百公里外的温度、降水量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粮食生产高度依赖气候条件,气候变化的加剧会改变降水量、温度、湿度、风速、日照时数,进而影响粮食作物种植制度、粮食产量和品质。特别是,我国地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千差万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粮食生产面临的气候风险更为复杂。在“双碳”目标约束下,需要特别重视提高粮食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未来即使全球通过通力合作实现了《巴黎协定》“气温升幅限制在1.5摄氏度内”的目标,此前排放的温室气体所带来的气候效应仍会影响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因而,适应气候变化的努力依然非常重要。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种植制度,选育抗逆品种。同时,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低碳导向的气候智能型粮食系统。坚持创新思维,深化粮食产业科技创新和粮食碳补偿机制创新深化科技创新,将“低碳+”融入粮食产业链各环节。推进粮食产业低碳发展是粮食安全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以清洁能源、绿色低碳投入品、低碳高效设施装备和技术、绿色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等为重点领域抓减排,以提升品种固碳能力和土壤储碳能力为重要补充抓增汇,以弱化粮食产业对作物生命特性和自然资源的依赖、强化农田基础设施抗风险能力为主攻方向抓适应,全面构建气候智能型粮食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粮食产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由侧重经济功能转向经济、低碳等多功能并重,由强调单要素生产率转向强调低碳全要素生产率。二是鼓励服务主体将符合低碳发展理念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组织形式导入粮食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重点支持服务主体承接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三是要依托大数据、云平台、5G等新技术提升粮食物流效率,探索粮食物流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推进节粮减损。强化制度创新,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的粮食碳补偿机制。推动粮食低碳生产,必须让农民开展粮食低碳生产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推动粮食低碳生产有积极性。考虑到粮食低碳生产的正外部性与公共品属性,构建政府主导型碳补偿与市场主导型碳补偿相协调的激励机制势在必行。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探索农业补贴与粮食生产减排增汇挂钩机制,对开展粮食低碳生产的主体予以成本补偿,让积极开展粮食低碳生产者多得补贴;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入碳交易机制,推动粮食产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服务性价值”外显为可交易的“产品性价值”。可鼓励第三方机构针对粮食低碳生产开发“碳汇+”项目,借助碳市场对开展粮食低碳生产的主体进行收入补偿。(何可宋洪远,分别系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ZD09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