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理论前沿
栉风沐雨,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脱贫攻坚精神述评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慧 陈晨 发布时间:2021-10-15 09:32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这是一个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历史的高光时刻。


  2021年2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宣告,传遍了千山万水:“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举世瞩目的奇迹背后,是精神的力量、精神的传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


  在这场人民战争中,我国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脱贫攻坚精神筑起一座新的精神丰碑,必将成为推动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重要精神动力。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考察时,来到位于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的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考察调研。


  一张照片定格了“五位书记”共抓扶贫的瞬间:照片中,习近平总书记面带微笑,向茶农们走来,在他身后,是陕西省委书记、安康市委书记、平利县委书记、蒋家坪村党支部书记。


  照片意味深长。从党中央到基层,各级领导共抓扶贫,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党中央就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


  8年来,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我国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写就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减贫答卷。


  翻开这份答卷,我们看到,8年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挂帅、亲自督战。拳拳深情、殷殷期盼,将人民至上的大爱情怀镌刻在中华大地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了20多个贫困村,深入贫困家庭访贫问苦,倾听贫困群众意见建议,了解扶贫脱贫需求,极大鼓舞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翻开这份答卷,我们看到,几百万扶贫干部殚精竭虑,尽锐出战,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带领群众攻克一个个贫困堡垒。


  秋高气爽,江西省崇义县铅厂镇义安村村民黄承平正忙着在自家果园里除草。“今年产量在8万斤以上,按目前果商最低每斤2元的收购价,收入超16万元。”看着压弯枝头的糖橘,黄承平露出微笑。


  2015年,黄承平一家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多亏了驻村第一书记王忻,他上门做工作,还帮忙申请贷款、联系技术员指导,手把手教我种橘子。现在,果园里还散养了三黄鸡,收入又能多3万元。”黄承平说。


  “民齐者强”“上下同欲者胜”。面对摆脱贫困这个千年梦想,从党中央最高指挥部到基层最后一公里,举国同心,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谋划、强力推进:


  制定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目标、路径和具体措施并一以贯之抓下去;


  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多元资金投入体系,为减贫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建立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组织体系、投入体系、动员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等制度体系,为脱贫攻坚顺利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


  走进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一条标语赫然入目:“不等不靠,幸福要自己造。”靠着这股精神,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带领村民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也凿出了村民们的脱贫致富路。


  “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毛相林的话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无数人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用倾情付出书写着脱贫攻坚的壮丽史诗。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回望这一路,无数人、无数群体的众志成城,汇聚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磅礴伟力。


  精准务实、开拓创新


  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现行扶贫标准下尚有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10.2%。


  9899万,一个沉重如山的数字!


  新时代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怎么打?


  雨中的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山山水水掩映在一片缥缈的薄雾之中。


  “我们苗寨风景好、‘宝贝’多,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十八洞村的土鸡蛋和蜂蜜……”村口一处高台上,大学毕业生施林娇和施康正在直播带货。


  “三沟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施林娇口中的一首苗歌,唱出过去的“苦日子”。


  如今,寨子里仍然歌声不断,歌声中已满是幸福和甜美:昔日的泥巴地换成了青石板、沥青路,黄桃、猕猴桃基地相继建立,前来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开起了农家乐……


  生活在这个中国脱贫攻坚“地标”里的人们永远记得,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理念。


  放眼全中国,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要精准扶贫,首先要解决“扶持谁”的问题。识真贫,如何精准到户,精准到人?


  从“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到综合考虑“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是否真不愁,“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是否真有保障,贫困人口认定指标越来越清晰。农户申请、村民评议、投票表决、村级公示、乡级复核,认定程序越来越严密。


  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我国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真正实现“拔穷根”。


  扶真贫,真扶贫,更要真脱贫。为此,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措施,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真正让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不断延展的“精准扶贫”要义,还融入一项项创新之举中,展现着敢为人先、勇闯新路的精神品格:


  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万企帮万村”等多种形式的帮扶,诠释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


  推进就业扶贫,支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在本地或外出务工、创业,贫困劳动力务工规模从2015年的1227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3243万人;


  开展健康扶贫工程,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为贫困人口撑起坚实“保护伞”;


  通过网络扶贫工程,建立起日益完善的网络覆盖,“互联网+”让更多农产品出村进城,为增收插上翅膀;


  资产收益扶贫,把设施农业、光伏、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到贫困村,推动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破解村集体经济收入难题。


  精准务实、开拓创新,为脱贫攻坚战注入不竭动能,让一朵朵致富之花在贫困山乡娇艳绽放:山西大同的黄花、陕西柞水的木耳……一个个特色产业茁壮成长,到2020年年底,832个贫困县全部编制了产业扶贫规划,累计建成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


  挪穷窝,换穷业。全国960多万贫困人口搬进了新落成的266万多套住房,水、电、路、气、网一一配齐,基本实现了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扶贫、国土绿化扶贫和生态产业扶贫,2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20多万名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全部返校就读,全面实现适龄少年儿童义务教育有保障。


  “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近2000万贫困群众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24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拿到了生活和护理补贴。


  精准滴灌,滴水穿石。8年间,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书写下年均减贫1000万人的速度奇迹,书写下近1亿人脱贫的规模奇迹,书写下脱真贫、真脱贫的成效奇迹。


  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四川大凉山,“学前学会普通话”工作的全面启动,让大山深处的娃娃们掌握了国家通用语言,从此“走遍天下都不怕”;


  河南平舆县“互联网+分级诊疗”,将优质医疗服务通过网络“输入”贫困山村,贫困群众看病再也不用跋山涉水;


  云南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刀耕火种、大雪封山的日子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所有村寨通车、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安全饮水、通4G网络……


  这些场景,记录下脱贫攻坚历程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定格了过往8年近亿群众在脱贫攻坚中被改变的命运轨迹。


  披荆斩棘、栉风沐雨,以钉钉子精神啃下硬骨头,攻克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这样的画面在脱贫攻坚战场比比皆是。


  在西藏阿里,施工人员背起氧气瓶、吃着护心药,在高山之巅竖塔架、架线缆,只为让全国陆路地区最后一个地级行政区域接入国家大电网;在四川凉山,轰鸣的直升机飞进阿布洛哈村,为筑路工人运来施工设备,只为让悬崖上的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建制村通路;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全党全国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做好“加试题”、打好收官战。


  实现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这注定是一项充满艰难险阻的事业。


  “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这是党中央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


  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深山孤村,让这样的承诺化为现实,离不开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


  不妨看看这样一组数字: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呕心沥血奋战在扶贫一线,1800多名党员、干部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东部9省市向扶贫协作地区投入财政援助和社会帮扶资金1005亿多元,东部地区企业赴扶贫协作地区累计投资1万多亿元……


  如此举国同心、合力攻坚,为了谁?


  人民!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脱贫攻坚不只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奋斗,更铭刻了一个政党的初心。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宏伟而朴素的奋斗目标。百年来,不管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作斗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推进脱贫攻坚,只为让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让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让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让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而今,曾经的贫困群众搬出大山、告别四面漏风的泥草屋、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家门口就有特色产业,有了更高的收入;上学的路不再艰辛难走,享受着更好的教育……那些挂在他们脸上的发自肺腑的笑容,正是脱贫地区山乡巨变的生动写照。


  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982元增加到2020年的10740元,年均增幅29.2%,比全国农民收入增速快20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逐年上升,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洋溢在脱贫群众心间。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我们还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犹在耳畔回响。在新征程上,中华儿女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迈进。


  (记者 李慧 陈晨)

责任编辑:王文钰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栉风沐雨,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脱贫攻坚精神述评
来源:光明日报 2021-10-15 09:32:59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是一个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历史的高光时刻。2021年2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宣告,传遍了千山万水:“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举世瞩目的奇迹背后,是精神的力量、精神的传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在这场人民战争中,我国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脱贫攻坚精神筑起一座新的精神丰碑,必将成为推动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重要精神动力。上下同心、尽锐出战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考察时,来到位于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的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考察调研。一张照片定格了“五位书记”共抓扶贫的瞬间:照片中,习近平总书记面带微笑,向茶农们走来,在他身后,是陕西省委书记、安康市委书记、平利县委书记、蒋家坪村党支部书记。照片意味深长。从党中央到基层,各级领导共抓扶贫,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党中央就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8年来,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我国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写就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减贫答卷。翻开这份答卷,我们看到,8年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挂帅、亲自督战。拳拳深情、殷殷期盼,将人民至上的大爱情怀镌刻在中华大地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了20多个贫困村,深入贫困家庭访贫问苦,倾听贫困群众意见建议,了解扶贫脱贫需求,极大鼓舞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翻开这份答卷,我们看到,几百万扶贫干部殚精竭虑,尽锐出战,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带领群众攻克一个个贫困堡垒。秋高气爽,江西省崇义县铅厂镇义安村村民黄承平正忙着在自家果园里除草。“今年产量在8万斤以上,按目前果商最低每斤2元的收购价,收入超16万元。”看着压弯枝头的糖橘,黄承平露出微笑。2015年,黄承平一家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多亏了驻村第一书记王忻,他上门做工作,还帮忙申请贷款、联系技术员指导,手把手教我种橘子。现在,果园里还散养了三黄鸡,收入又能多3万元。”黄承平说。“民齐者强”“上下同欲者胜”。面对摆脱贫困这个千年梦想,从党中央最高指挥部到基层最后一公里,举国同心,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谋划、强力推进:制定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目标、路径和具体措施并一以贯之抓下去;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多元资金投入体系,为减贫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建立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组织体系、投入体系、动员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等制度体系,为脱贫攻坚顺利推进提供有力支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走进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一条标语赫然入目:“不等不靠,幸福要自己造。”靠着这股精神,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带领村民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也凿出了村民们的脱贫致富路。“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毛相林的话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无数人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用倾情付出书写着脱贫攻坚的壮丽史诗。“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回望这一路,无数人、无数群体的众志成城,汇聚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磅礴伟力。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现行扶贫标准下尚有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10.2%。9899万,一个沉重如山的数字!新时代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怎么打?雨中的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山山水水掩映在一片缥缈的薄雾之中。“我们苗寨风景好、‘宝贝’多,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十八洞村的土鸡蛋和蜂蜜……”村口一处高台上,大学毕业生施林娇和施康正在直播带货。“三沟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施林娇口中的一首苗歌,唱出过去的“苦日子”。如今,寨子里仍然歌声不断,歌声中已满是幸福和甜美:昔日的泥巴地换成了青石板、沥青路,黄桃、猕猴桃基地相继建立,前来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开起了农家乐……生活在这个中国脱贫攻坚“地标”里的人们永远记得,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理念。放眼全中国,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精准扶贫,首先要解决“扶持谁”的问题。识真贫,如何精准到户,精准到人?从“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到综合考虑“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是否真不愁,“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是否真有保障,贫困人口认定指标越来越清晰。农户申请、村民评议、投票表决、村级公示、乡级复核,认定程序越来越严密。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我国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真正实现“拔穷根”。扶真贫,真扶贫,更要真脱贫。为此,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措施,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真正让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不断延展的“精准扶贫”要义,还融入一项项创新之举中,展现着敢为人先、勇闯新路的精神品格: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万企帮万村”等多种形式的帮扶,诠释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推进就业扶贫,支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在本地或外出务工、创业,贫困劳动力务工规模从2015年的1227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3243万人;开展健康扶贫工程,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为贫困人口撑起坚实“保护伞”;通过网络扶贫工程,建立起日益完善的网络覆盖,“互联网+”让更多农产品出村进城,为增收插上翅膀;资产收益扶贫,把设施农业、光伏、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到贫困村,推动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破解村集体经济收入难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为脱贫攻坚战注入不竭动能,让一朵朵致富之花在贫困山乡娇艳绽放:山西大同的黄花、陕西柞水的木耳……一个个特色产业茁壮成长,到2020年年底,832个贫困县全部编制了产业扶贫规划,累计建成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挪穷窝,换穷业。全国960多万贫困人口搬进了新落成的266万多套住房,水、电、路、气、网一一配齐,基本实现了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至少一人就业。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扶贫、国土绿化扶贫和生态产业扶贫,2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20多万名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全部返校就读,全面实现适龄少年儿童义务教育有保障。“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近2000万贫困群众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24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拿到了生活和护理补贴。精准滴灌,滴水穿石。8年间,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书写下年均减贫1000万人的速度奇迹,书写下近1亿人脱贫的规模奇迹,书写下脱真贫、真脱贫的成效奇迹。攻坚克难、不负人民四川大凉山,“学前学会普通话”工作的全面启动,让大山深处的娃娃们掌握了国家通用语言,从此“走遍天下都不怕”;河南平舆县“互联网+分级诊疗”,将优质医疗服务通过网络“输入”贫困山村,贫困群众看病再也不用跋山涉水;云南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刀耕火种、大雪封山的日子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所有村寨通车、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安全饮水、通4G网络……这些场景,记录下脱贫攻坚历程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定格了过往8年近亿群众在脱贫攻坚中被改变的命运轨迹。披荆斩棘、栉风沐雨,以钉钉子精神啃下硬骨头,攻克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这样的画面在脱贫攻坚战场比比皆是。在西藏阿里,施工人员背起氧气瓶、吃着护心药,在高山之巅竖塔架、架线缆,只为让全国陆路地区最后一个地级行政区域接入国家大电网;在四川凉山,轰鸣的直升机飞进阿布洛哈村,为筑路工人运来施工设备,只为让悬崖上的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建制村通路;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全党全国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做好“加试题”、打好收官战。实现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这注定是一项充满艰难险阻的事业。“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这是党中央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深山孤村,让这样的承诺化为现实,离不开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不妨看看这样一组数字: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呕心沥血奋战在扶贫一线,1800多名党员、干部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东部9省市向扶贫协作地区投入财政援助和社会帮扶资金1005亿多元,东部地区企业赴扶贫协作地区累计投资1万多亿元……如此举国同心、合力攻坚,为了谁?人民!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脱贫攻坚不只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奋斗,更铭刻了一个政党的初心。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宏伟而朴素的奋斗目标。百年来,不管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作斗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推进脱贫攻坚,只为让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让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让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让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而今,曾经的贫困群众搬出大山、告别四面漏风的泥草屋、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家门口就有特色产业,有了更高的收入;上学的路不再艰辛难走,享受着更好的教育……那些挂在他们脸上的发自肺腑的笑容,正是脱贫地区山乡巨变的生动写照。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982元增加到2020年的10740元,年均增幅29.2%,比全国农民收入增速快20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逐年上升,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洋溢在脱贫群众心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我们还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犹在耳畔回响。在新征程上,中华儿女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迈进。(记者李慧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