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理论前沿
教育发展为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金志峰 发布时间:2021-10-09 09:14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指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到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已建成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在内的当代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中国的教育,畅通了向上流动的通道,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实现了无数人的梦想,让人们拥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教育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独特的目标内涵,其目标内涵取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从改革开放初期“小康”理想的提出到“总体”小康的实现,再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基于这一重要论述,中央明确提出“全面小康”目标的“三个全面”,成为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的准则,也成为教育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


  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方面建设协调推进,才能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靠的是人才这一战略性资源的支撑和推动,教育则是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发展教育事业,不仅是“五位一体”中“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主要内容,更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实现“五位一体”全面小康的根本保障。


  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全面小康是全民共享的小康,不仅要从总体上、总量上实现小康,更重要的是让贫困人口都进入小康。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衡量社会公平的关键指标,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实现全民共享的小康,必须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中西部边远农村地区,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补齐短板的最根本的路径在于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对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迫切要求。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党历来重视发展教育,注重发挥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经费投入保障不断加强,教育各项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提高全体国民综合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重要保障,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是建成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在内的当代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逐步缩小,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正在变为现实。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4.4%,进入普及化阶段,教育水平跃升至世界中上国家水平。特殊教育从无到有、加快发展,残疾人平等受教育权得到更可靠的保障。教育体系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升,使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正在变为现实。


  二是教育发展促进了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使无数人改变了命运,实现了梦想,拥有了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发展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连年攀升,2020年达到10.8年,其中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8年,相当于已进入到高等教育阶段。


  三是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升了国民素质,也极大增强了人力资源总体质量,推动我国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到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升,2020年达到54.4%,在学总人数超过4000万,一批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走向社会。职业技术教育不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越来越多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四是乡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助力决战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补齐短板最根本的路径在于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推动教育脱贫攻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数千万贫困家庭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高等教育、扶持就业创业、推广普通话等实现脱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乡村教育资源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关键一步,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带给我们更多挑战。全面小康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奋进。展望2035,展望世纪中叶,如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贡献,是教育的新使命新任务。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教育将继续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立德树人,扎根中国大地,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治理现代化,统筹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金志峰,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

责任编辑:王文钰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教育发展为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1-10-09 09:14:5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指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到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已建成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在内的当代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中国的教育,畅通了向上流动的通道,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实现了无数人的梦想,让人们拥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教育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独特的目标内涵,其目标内涵取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从改革开放初期“小康”理想的提出到“总体”小康的实现,再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基于这一重要论述,中央明确提出“全面小康”目标的“三个全面”,成为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的准则,也成为教育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方面建设协调推进,才能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靠的是人才这一战略性资源的支撑和推动,教育则是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发展教育事业,不仅是“五位一体”中“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主要内容,更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实现“五位一体”全面小康的根本保障。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全面小康是全民共享的小康,不仅要从总体上、总量上实现小康,更重要的是让贫困人口都进入小康。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衡量社会公平的关键指标,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实现全民共享的小康,必须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中西部边远农村地区,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补齐短板的最根本的路径在于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对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迫切要求。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党历来重视发展教育,注重发挥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经费投入保障不断加强,教育各项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提高全体国民综合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重要保障,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是建成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在内的当代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逐步缩小,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正在变为现实。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4.4%,进入普及化阶段,教育水平跃升至世界中上国家水平。特殊教育从无到有、加快发展,残疾人平等受教育权得到更可靠的保障。教育体系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升,使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正在变为现实。二是教育发展促进了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使无数人改变了命运,实现了梦想,拥有了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发展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连年攀升,2020年达到10.8年,其中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8年,相当于已进入到高等教育阶段。三是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升了国民素质,也极大增强了人力资源总体质量,推动我国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到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升,2020年达到54.4%,在学总人数超过4000万,一批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走向社会。职业技术教育不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越来越多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四是乡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助力决战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补齐短板最根本的路径在于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推动教育脱贫攻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数千万贫困家庭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高等教育、扶持就业创业、推广普通话等实现脱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乡村教育资源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关键一步,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带给我们更多挑战。全面小康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奋进。展望2035,展望世纪中叶,如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贡献,是教育的新使命新任务。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教育将继续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立德树人,扎根中国大地,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治理现代化,统筹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金志峰,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