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理论前沿
发挥好制造业与服务业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郭克莎 发布时间:2021-08-10 09:24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产业高质量发展即产业运行和增长中的投入产出率、产品质量水平、产业结构高度、绿色发展程度等方面趋向稳定和持续上升,其基本特征是:产业发展的快速扩张期已结束,多数产业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升级趋势不断加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压力和动力日益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般模式从以往的做大就能取胜转变为做优才能取胜,只有不断推进创新、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


  不同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条件和时间不一样,特别是制造业与服务业有着明显差别。近些年理论界对制造业与服务业地位作用问题的争论,很大程度上与忽视了这种差别有关。更好发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需要从理论上对这一差别加以分析。


  制造业与服务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时间和条件不同


  对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代名词,指的是以工业为主的非农产业比重上升和人均GDP提高的长期过程。根据工业化理论和国际经验分析判断,我国工业化的真正起步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改革开放前计划推动的工业化和改革开放后市场推动的工业化过程,大概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才完成了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任务,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然后又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上半期和下半期的发展任务,大概在2010年之后,我国工业化进入到后期阶段的上半期。划分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依据是人均GDP的国际比较、非农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比如,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非农产业比重达到80%,进入后期阶段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非农产业比重超过90%。


  在工业化进程中,不同产业所经历的规模扩张、高速增长然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是不一致的,不同类型的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时间并不一样,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就存在较大时间差异。


  从制造业发展进程看,当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时,市场上对工业品的需求迅速增长,拉动了工业生产和投资扩张,制造业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这个高速增长期包括了消费品工业扩张期、加工工业扩张期、重化工业扩张期的交替演进,制造业生产能力日益强大。当工业化进入到后期阶段,制造业高速增长期结束,工业品需求结构升级加快,工业生产体系、技术水平具备了产业升级的基础和空间,大多数制造业产业具备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条件。


  服务业的发展进程与制造业有较大不同。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由于工业品的需求增速快于服务业,制造业处于高速增长期,服务业的发展相对落后于制造业。在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之后,制造业增速持续回落,服务业增速却相对稳定,服务业的市场需求仍保持快速增长,需求结构还没有出现加快升级的趋势,一般质量的服务需求和高质量的服务需求还在一起增长,多数服务业产业还有规模扩张、多元发展的条件和空间,服务业总体上还有一段高速增长期。在这个阶段,多数服务业部门还缺乏向高质量发展的压力和动力,尚未形成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条件。要到经济发展进入高收入阶段之后,随着服务业需求增速出现明显回落,服务业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同时服务业市场的需求结构加快升级,高质量需求呈现更快增长的趋势,多数服务业部门才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工业化的中期阶段;2010年至今,我国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的上半期。在这两个不同的工业化时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增速对比发生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1991—200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8%,而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2%,年均增速低了3.6个百分点;2001—2010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年均增速仍低0.1个百分点;1991—2010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6%,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7%,年均增速相差1.9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不仅包括制造业增加值,还包括采掘业、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生产供应业两个部分的增加值,我国缺乏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率统计数据,如果直接以制造业数据来比较,差距还会更大一些。随着我国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2011—201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0%,而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2%,年均增速反超工业1.2个百分点。


  制造业与服务业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不同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各类产业所处地位不一样,作用也不一样。制造业与服务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时间不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制造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引领带动。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中较快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主导性、支柱性产业,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先锋队,在突破高质量发展的技术路径制约、发展方式制约等方面会率先闯出一条新路,并对其他产业形成示范带领效应。制造业作为技术创新最活跃的产业部门,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会对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核心指标即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作出主要贡献。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带动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基础动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将加快对农业、服务业和基础产业的技术改造进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重要技术条件。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制造业将更快获得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在加快技术进步的同时会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的发展,并促进自身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和机制。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推动了绿色技术的兴起、发展和应用,不仅改善了制造业发展的环保水平和生态效应,而且带动了绿色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新内容、一个新趋势。


  服务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稳定支持。我国服务业的高增长期尚未结束,与制造业相比仍有较快增长的条件,可以对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作出更大贡献。我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快速增长,各类生产性服务业既可以获得多元发展的市场机会,又能够为产业调整升级、企业兼并重组、资源流动和再配置提供市场服务,从而支持产业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在产业融合中形成了更多的服务型发展平台,可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比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先进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促进装备制造业向产业和产品高端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传统企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加快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催生了一批高新技术服务业,有利于提升对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服务支持作用。


  如何发挥好制造业和服务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发挥好制造业作用,重点是推动制造业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保持中高速增长。为此,一是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2016年开始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解决短期矛盾与长期问题结合起来,对缓解制造业内在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仍受到体制机制问题的制约,需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影响要素市场化流动、企业跨区域重组、产业间资源再配置的制度性障碍,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解决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突出问题。二是继续实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并加大对中小制造企业的支持力度。实证研究表明,在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前后一段时期,制造业发展普遍面临阶段性下行趋势和国际竞争压力加大的挑战,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扶持。为此,我国应继续实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并适时制定新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实施好符合中国发展需要、反映市场经济规律的产业政策,加快推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大对中小制造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扶持力度,在财税、金融、投资、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必要政策支持。三是推进工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调整转型,拓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平台和空间。以往各地建立工业开发区、工业园区,主要是把制造业上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产业聚集区并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发挥的是制造业的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但随着制造业高速增长期的结束,依靠大量招商引资扩大工业规模的作用已经下降并不可持续,不少地区出现工业开发区、工业园区过剩和闲置的问题。对此,应适时把这些以扩大工业规模为主的园区调整改造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园区,建立新发展阶段的工业转型升级平台,拓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发挥好服务业的作用,重点是促进服务业较快增长并加快结构优化。一是着力深化服务业部门的改革开放。我国服务业部门的改革开放相对落后于工业部门,当前应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及相关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重点服务业部门对民营经济的开放度。这些重点部门主要是国有经济比重高、具有明显垄断性的服务产业部门,如金融、铁路、城市设施、生态环保、科学技术、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重点服务业部门的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同样重要,引入民营经济的对内开放是引进境外资本的对外开放的基础,关系到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关系到增强服务业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要把以开放促改革与以改革促开放结合起来,搞活重要服务产业运行和发展的微观基础,促进整个服务业的资源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二是实施与工业部门相同的经济政策。过去我国为了加快推进工业化,对工业部门实行了相对优惠的经济政策,现在我国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工业高速增长期已结束,对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制造业来说,资源使用价格和经济杠杆政策的优惠待遇已作用不大;而服务业还有一段高速增长期,对于仍在扩大规模和多元发展的服务业来说,实行同等条件的政策待遇具有明显的促进意义。为充分释放服务业增长潜能,应对服务业部门实行与工业部门相同的经济政策。三是推动建设一批高技术服务业基地。在促进服务业较快增长条件下,要注重加快服务业结构优化,以利于服务业在高速增长期结束后顺利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个过程仍然需要政策的适度导向和推动,政府应当为推动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当年兴办高技术开发区的经验,建设一批以教育、科研、技术服务为主体的高技术服务业基地,并允许各地把部分闲置的工业开发区或工业园区改造为高技术服务业基地或园区。


  (郭克莎,系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王文钰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发挥好制造业与服务业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来源:光明日报 2021-08-10 09:24:23
      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产业高质量发展即产业运行和增长中的投入产出率、产品质量水平、产业结构高度、绿色发展程度等方面趋向稳定和持续上升,其基本特征是:产业发展的快速扩张期已结束,多数产业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升级趋势不断加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压力和动力日益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般模式从以往的做大就能取胜转变为做优才能取胜,只有不断推进创新、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不同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条件和时间不一样,特别是制造业与服务业有着明显差别。近些年理论界对制造业与服务业地位作用问题的争论,很大程度上与忽视了这种差别有关。更好发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需要从理论上对这一差别加以分析。制造业与服务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时间和条件不同对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代名词,指的是以工业为主的非农产业比重上升和人均GDP提高的长期过程。根据工业化理论和国际经验分析判断,我国工业化的真正起步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改革开放前计划推动的工业化和改革开放后市场推动的工业化过程,大概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才完成了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任务,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然后又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上半期和下半期的发展任务,大概在2010年之后,我国工业化进入到后期阶段的上半期。划分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依据是人均GDP的国际比较、非农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比如,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非农产业比重达到80%,进入后期阶段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非农产业比重超过90%。在工业化进程中,不同产业所经历的规模扩张、高速增长然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是不一致的,不同类型的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时间并不一样,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就存在较大时间差异。从制造业发展进程看,当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时,市场上对工业品的需求迅速增长,拉动了工业生产和投资扩张,制造业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这个高速增长期包括了消费品工业扩张期、加工工业扩张期、重化工业扩张期的交替演进,制造业生产能力日益强大。当工业化进入到后期阶段,制造业高速增长期结束,工业品需求结构升级加快,工业生产体系、技术水平具备了产业升级的基础和空间,大多数制造业产业具备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条件。服务业的发展进程与制造业有较大不同。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由于工业品的需求增速快于服务业,制造业处于高速增长期,服务业的发展相对落后于制造业。在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之后,制造业增速持续回落,服务业增速却相对稳定,服务业的市场需求仍保持快速增长,需求结构还没有出现加快升级的趋势,一般质量的服务需求和高质量的服务需求还在一起增长,多数服务业产业还有规模扩张、多元发展的条件和空间,服务业总体上还有一段高速增长期。在这个阶段,多数服务业部门还缺乏向高质量发展的压力和动力,尚未形成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条件。要到经济发展进入高收入阶段之后,随着服务业需求增速出现明显回落,服务业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同时服务业市场的需求结构加快升级,高质量需求呈现更快增长的趋势,多数服务业部门才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工业化的中期阶段;2010年至今,我国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的上半期。在这两个不同的工业化时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增速对比发生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1991—200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8%,而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2%,年均增速低了3.6个百分点;2001—2010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年均增速仍低0.1个百分点;1991—2010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6%,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7%,年均增速相差1.9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不仅包括制造业增加值,还包括采掘业、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生产供应业两个部分的增加值,我国缺乏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率统计数据,如果直接以制造业数据来比较,差距还会更大一些。随着我国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2011—201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0%,而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2%,年均增速反超工业1.2个百分点。制造业与服务业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不同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各类产业所处地位不一样,作用也不一样。制造业与服务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时间不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制造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引领带动。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中较快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主导性、支柱性产业,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先锋队,在突破高质量发展的技术路径制约、发展方式制约等方面会率先闯出一条新路,并对其他产业形成示范带领效应。制造业作为技术创新最活跃的产业部门,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会对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核心指标即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作出主要贡献。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带动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基础动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将加快对农业、服务业和基础产业的技术改造进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重要技术条件。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制造业将更快获得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在加快技术进步的同时会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的发展,并促进自身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和机制。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推动了绿色技术的兴起、发展和应用,不仅改善了制造业发展的环保水平和生态效应,而且带动了绿色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新内容、一个新趋势。服务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稳定支持。我国服务业的高增长期尚未结束,与制造业相比仍有较快增长的条件,可以对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作出更大贡献。我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快速增长,各类生产性服务业既可以获得多元发展的市场机会,又能够为产业调整升级、企业兼并重组、资源流动和再配置提供市场服务,从而支持产业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在产业融合中形成了更多的服务型发展平台,可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比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先进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促进装备制造业向产业和产品高端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传统企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加快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催生了一批高新技术服务业,有利于提升对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服务支持作用。如何发挥好制造业和服务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发挥好制造业作用,重点是推动制造业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保持中高速增长。为此,一是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2016年开始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解决短期矛盾与长期问题结合起来,对缓解制造业内在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仍受到体制机制问题的制约,需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影响要素市场化流动、企业跨区域重组、产业间资源再配置的制度性障碍,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解决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突出问题。二是继续实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并加大对中小制造企业的支持力度。实证研究表明,在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前后一段时期,制造业发展普遍面临阶段性下行趋势和国际竞争压力加大的挑战,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扶持。为此,我国应继续实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并适时制定新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实施好符合中国发展需要、反映市场经济规律的产业政策,加快推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大对中小制造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扶持力度,在财税、金融、投资、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必要政策支持。三是推进工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调整转型,拓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平台和空间。以往各地建立工业开发区、工业园区,主要是把制造业上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产业聚集区并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发挥的是制造业的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但随着制造业高速增长期的结束,依靠大量招商引资扩大工业规模的作用已经下降并不可持续,不少地区出现工业开发区、工业园区过剩和闲置的问题。对此,应适时把这些以扩大工业规模为主的园区调整改造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园区,建立新发展阶段的工业转型升级平台,拓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发挥好服务业的作用,重点是促进服务业较快增长并加快结构优化。一是着力深化服务业部门的改革开放。我国服务业部门的改革开放相对落后于工业部门,当前应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及相关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重点服务业部门对民营经济的开放度。这些重点部门主要是国有经济比重高、具有明显垄断性的服务产业部门,如金融、铁路、城市设施、生态环保、科学技术、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重点服务业部门的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同样重要,引入民营经济的对内开放是引进境外资本的对外开放的基础,关系到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关系到增强服务业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要把以开放促改革与以改革促开放结合起来,搞活重要服务产业运行和发展的微观基础,促进整个服务业的资源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二是实施与工业部门相同的经济政策。过去我国为了加快推进工业化,对工业部门实行了相对优惠的经济政策,现在我国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工业高速增长期已结束,对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制造业来说,资源使用价格和经济杠杆政策的优惠待遇已作用不大;而服务业还有一段高速增长期,对于仍在扩大规模和多元发展的服务业来说,实行同等条件的政策待遇具有明显的促进意义。为充分释放服务业增长潜能,应对服务业部门实行与工业部门相同的经济政策。三是推动建设一批高技术服务业基地。在促进服务业较快增长条件下,要注重加快服务业结构优化,以利于服务业在高速增长期结束后顺利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个过程仍然需要政策的适度导向和推动,政府应当为推动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当年兴办高技术开发区的经验,建设一批以教育、科研、技术服务为主体的高技术服务业基地,并允许各地把部分闲置的工业开发区或工业园区改造为高技术服务业基地或园区。(郭克莎,系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