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能,是开展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可以充分发挥人才、学科、平台等优势,将其转化为国际传播效能,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高校拥有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外语水平较高、学术视野开阔的国际传播和相关领域专家,具有突出人才优势。可以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在中外人文交流中的作用,引导和支持他们在各种平台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阐发中国价值,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同时,适应国际传播格局的新特点、新变化、新需要,努力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熟练运用外语、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为国际传播事业提供人才支撑。随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深化,高校的外籍专家和留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在中国学习、工作、生活,对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切身感受和体验。可以组织丰富的文化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感知中国发展,把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人,促进各国人民心心相通。
在信息化时代,新的传播形态、手段、载体等不断涌现,高校国际传播学科建设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应不断创新理念、思路、举措,提升外语教育同大国外交、人文交流、国际传播、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等的契合度,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持续完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的全能型国际传播人才。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统筹人才、学科和科研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传播研究机构,加强国际传播理论研究,努力把握国际传播规律,做优做强国别区域研究,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国际传播实践提供学理支撑。同时,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翻译等技术优势,创新国际传播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跨学科研究能力。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高校的国际学术和科研合作机构越来越多。截至2020年底,我国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300多个。应进一步提升这些机构和项目的办学质量和影响力,在国际传播、文化产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推动国际交流合作走深走实。在参与中外人文交流的过程中,高校可以继续提升对外交往能力,扎根中国、面向世界,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人文交流品牌。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鼓励他们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主动发声,保持开放自信、谦逊谦和的态度,向世界阐释和宣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以文载道、以文传声,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蒋洪新,系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人民日报》(2021年07月09日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