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理论前沿
“备足预案”是重要的工作方法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徐文秀 发布时间:2025-10-27 16:15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传媒矩阵平台

  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每年都基本上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台风,当地政府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抗台风经验,“宁肯十防九空,不能万一失防”,通过备足预案,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抗台风的经验和做法给我们带来的重要启示在于:“备足预案”是重要的工作方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只要从思想到行动上预防在先、准备充分,做足了功课,而且功课做得越足越好、越细越好,才不会“事到临头”惊慌失措、束手无策,才会从容应对而不是仓促应付。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灰犀牛”“黑天鹅”等突发事件防不胜防,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层出不穷、不断暴露。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去早准备、早预防、早发现,防患于未然、解决于萌芽,正所谓“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然而,现实中,一些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显得不够适应。有的对发展变化的形势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心中无数、脑中无事、手无预案,一旦事发一脸茫然、不知所措;有的虽然心有防范,甚至也早早地做了预案,但预案不细不实、不充分不科学,结果一旦事到临头还是捉襟见肘、疲于应付,工作和事业发展陷入被动。真正的预案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中,更不是喊几句口号、开几次会议就完事了,而是要体现在具体详细可操作的方案里。


  备足预案是时代所呼、现实所需、形势所迫。顾名思义,预案就是预先准备好的方案,是通过深入或长期的调查、分析和研判,根据未来有可能出现的状况而事先做出的应对措施及办法。


  在预见性上做足功课。预案预案,预在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有一个科学、精准、到位的分析判断,善于洞察、富有远见,是准备高质量预案的基本前提。预案是建立在预见基础上的。毛泽东说过:“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没有预见,就没有一切;没有预见,就不叫领导。预见到了,才能提前部署和准备。而要想预见到,就得站在“高处”看、“远处”看、“独处”看和“跳出来”看,才能够看见“桅杆”,才能窥斑见豹、见微知著。


  在针对性上做足功课。没有一个预案会是一模一样的,因为我们面对的世界千变万化,特别是还有很多不确定和未知的事物,更让这种变化充满变数。预案既要一事一案,还要以变应变,体现针对性。在某些情形下,根据事态发展的不同走向,甚至要准备多种预案,保证“工具箱”里各种预案准备充足。


  在操作性上做足功课。预案不能只是念在嘴上、挂在墙上、泡在会上,更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可以适时做些演练,经受实践的检验。高质量的预案,贴近实际、贴近实战、贴近实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好的预案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对不确定、不可测因素和极端情况下的变数作更深入细致的分析研判,也就是当最糟糕局面、最严重后果、最危险境地和最艰难时刻出现时该“怎么办、谁来办”,从最坏处着想,在最实处发力,向最好处努力。


  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这是新时代条件下的新任务,也是从方法论上提出来的新要求,是重要的工作方法。只有充分备足了预案,才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才能积极主动地面对各种矛盾和困难,打有准备之战,直至取得胜利。


责任编辑:陈钇彤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备足预案”是重要的工作方法
来源:学习时报 2025-10-27 16:15:39
      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每年都基本上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台风,当地政府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抗台风经验,“宁肯十防九空,不能万一失防”,通过备足预案,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抗台风的经验和做法给我们带来的重要启示在于:“备足预案”是重要的工作方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只要从思想到行动上预防在先、准备充分,做足了功课,而且功课做得越足越好、越细越好,才不会“事到临头”惊慌失措、束手无策,才会从容应对而不是仓促应付。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灰犀牛”“黑天鹅”等突发事件防不胜防,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层出不穷、不断暴露。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去早准备、早预防、早发现,防患于未然、解决于萌芽,正所谓“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然而,现实中,一些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显得不够适应。有的对发展变化的形势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心中无数、脑中无事、手无预案,一旦事发一脸茫然、不知所措;有的虽然心有防范,甚至也早早地做了预案,但预案不细不实、不充分不科学,结果一旦事到临头还是捉襟见肘、疲于应付,工作和事业发展陷入被动。真正的预案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中,更不是喊几句口号、开几次会议就完事了,而是要体现在具体详细可操作的方案里。备足预案是时代所呼、现实所需、形势所迫。顾名思义,预案就是预先准备好的方案,是通过深入或长期的调查、分析和研判,根据未来有可能出现的状况而事先做出的应对措施及办法。在预见性上做足功课。预案预案,预在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有一个科学、精准、到位的分析判断,善于洞察、富有远见,是准备高质量预案的基本前提。预案是建立在预见基础上的。毛泽东说过:“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没有预见,就没有一切;没有预见,就不叫领导。预见到了,才能提前部署和准备。而要想预见到,就得站在“高处”看、“远处”看、“独处”看和“跳出来”看,才能够看见“桅杆”,才能窥斑见豹、见微知著。在针对性上做足功课。没有一个预案会是一模一样的,因为我们面对的世界千变万化,特别是还有很多不确定和未知的事物,更让这种变化充满变数。预案既要一事一案,还要以变应变,体现针对性。在某些情形下,根据事态发展的不同走向,甚至要准备多种预案,保证“工具箱”里各种预案准备充足。在操作性上做足功课。预案不能只是念在嘴上、挂在墙上、泡在会上,更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可以适时做些演练,经受实践的检验。高质量的预案,贴近实际、贴近实战、贴近实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好的预案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对不确定、不可测因素和极端情况下的变数作更深入细致的分析研判,也就是当最糟糕局面、最严重后果、最危险境地和最艰难时刻出现时该“怎么办、谁来办”,从最坏处着想,在最实处发力,向最好处努力。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这是新时代条件下的新任务,也是从方法论上提出来的新要求,是重要的工作方法。只有充分备足了预案,才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才能积极主动地面对各种矛盾和困难,打有准备之战,直至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