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理论前沿
从四个维度把握国家安全制度体系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周尚君 发布时间:2024-04-15 16:55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构建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年来,我们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实践探索中逐步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从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的战略思想、领导体制、运行模式和人才保障四个维度,可以深切体悟到十年来我们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政治自觉和实践成就。


  1.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大势,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和当代中国安全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战略文化结合起来,创造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既解决好大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共性安全问题,同时又处理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面临的特殊安全问题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逻辑严密、系统完备,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一方面,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运用系统科学、系统思维、系统方法研究解决国家安全问题,要求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国家安全不是各个领域安全的简单叠加,而是贯穿其中相互影响、传导联动,又超越其上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汇聚党政军民学各战线各方面各层级的强大合力,全社会全政府全体系全手段应对重大国家安全风险挑战,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在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的建构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


  另一方面,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国家安全法科学界定了国家安全的新时代内涵,即“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这个定义充分整合了国家利益、国家内外环境、国际政治等认知视角,明确了维护国家安全的要义在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利益安全,体现了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的要求;明确了国家安全既包括安全状态,也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涉及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生物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数据安全等传统安全领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国家安全概念的丰富拓展,体现在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建构的方方面面。例如,更加强调协同高效,推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以及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应急管理体系相互支撑、相互协调、有机统一。


  2.领导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政治安全的核心是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最根本的就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十年来,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体制不断健全,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更加成熟定型,国家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牢牢掌握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全局性主动。


  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通过不断强化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重点攻坚,持续完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民主协商机制、请示报告机制等领导机制,改进归口领导、直接管理、指导督查等领导方式,推动国家安全工作实现了从分散到集中、迟缓到高效、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变革。


  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设立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中共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这一机构的设立,是党和国家在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建设上的重大创新,对于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和提升国家安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以来,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统筹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构建国家安全体系主体框架,形成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完善国家安全战略体系,建立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与此同时,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的法治体系更加系统完备。国家安全法第4条、第5条明确规定了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的体制机制、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的职权职责,明确了推动国家安全法治建设任务目标。《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规定》明确了各级党委(党组)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责任,凝聚了国家安全“全国一盘棋”的强大合力。《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条例》系统深入地回答了国家安全谁来领导、领导什么、怎么领导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制度上强化了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


  3.运行模式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国家安全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突出实战实用鲜明导向,更加注重协同高效、法治思维、科技赋能、基层基础,推动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集成”。十年来,我国建构起国家安全主体制度框架,形成了完善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安全制度子体系间的协同效能和执行力度。


  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新制定的国家安全法为统领,国家情报法、反恐怖主义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核安全法、出口管制法、反间谍法、反外国制裁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等20多部国家安全法律相继出台,110多部含有国家安全条款的法律法规制定修订,业已形成由宪法、国家安全基本法、国家安全具体领域的专门性立法、其他法律法规中国家安全相关条文等有机组成的结构化体系,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趋于完备。同时,统分结合、协同高效的国家安全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国家安全各领域联动、立体高效的防护体系不断健全,国家安全执法司法体系高质量运行,国家安全法治保障和实施能力切实增强。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国家安全工作只有防患于未然、处置于未萌才能始终掌握战略主动。建立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在做好风险来源识别、性质判断、原因分析、趋势预测前提下,对任何倾向性问题及时发出预警、做好预案,既防控本领域主要安全风险,又防范不同领域安全风险叠加共振,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的核心机制,搭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有助于提高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的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要完善应对国家安全风险综合体,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打好组合拳”。与此同时,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日益完善。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为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组建应急管理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明确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风险防范与化解、应急力量与救援体系建设、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等,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


  4.人才保障


  古人云:“得其人而不得其法,则事必不能行;得其法而不得其人,则法必不能济。人法兼资,而天下之治成。”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的高质量运行,离不开高素质的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国家安全干部队伍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要力量,在保卫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国家安全工作队伍,是推进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的基础性保障。


  加强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坚不可摧的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必须加强国家安全系统党的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国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加强国家安全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全面提升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


  加强国家安全人才培养。2018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为夯实国家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在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置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成为首批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3年,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意见》,对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作出专门部署。在此背景下,应加强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研究,在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治理、国家安全技术等领域,推动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组织编写国家安全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加强国家安全学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熟悉中国国情的高水平国家安全学专家队伍,为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国家安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重庆市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钇彤审核:戴靖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从四个维度把握国家安全制度体系
来源:光明日报 2024-04-15 16:55:22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构建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年来,我们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实践探索中逐步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从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的战略思想、领导体制、运行模式和人才保障四个维度,可以深切体悟到十年来我们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政治自觉和实践成就。1.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大势,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和当代中国安全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战略文化结合起来,创造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既解决好大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共性安全问题,同时又处理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面临的特殊安全问题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逻辑严密、系统完备,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一方面,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运用系统科学、系统思维、系统方法研究解决国家安全问题,要求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国家安全不是各个领域安全的简单叠加,而是贯穿其中相互影响、传导联动,又超越其上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汇聚党政军民学各战线各方面各层级的强大合力,全社会全政府全体系全手段应对重大国家安全风险挑战,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在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的建构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另一方面,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国家安全法科学界定了国家安全的新时代内涵,即“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这个定义充分整合了国家利益、国家内外环境、国际政治等认知视角,明确了维护国家安全的要义在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利益安全,体现了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的要求;明确了国家安全既包括安全状态,也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涉及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生物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数据安全等传统安全领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国家安全概念的丰富拓展,体现在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建构的方方面面。例如,更加强调协同高效,推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以及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应急管理体系相互支撑、相互协调、有机统一。2.领导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政治安全的核心是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最根本的就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十年来,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体制不断健全,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更加成熟定型,国家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牢牢掌握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全局性主动。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通过不断强化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重点攻坚,持续完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民主协商机制、请示报告机制等领导机制,改进归口领导、直接管理、指导督查等领导方式,推动国家安全工作实现了从分散到集中、迟缓到高效、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变革。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设立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中共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这一机构的设立,是党和国家在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建设上的重大创新,对于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和提升国家安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以来,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统筹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构建国家安全体系主体框架,形成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完善国家安全战略体系,建立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与此同时,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的法治体系更加系统完备。国家安全法第4条、第5条明确规定了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的体制机制、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的职权职责,明确了推动国家安全法治建设任务目标。《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规定》明确了各级党委(党组)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责任,凝聚了国家安全“全国一盘棋”的强大合力。《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条例》系统深入地回答了国家安全谁来领导、领导什么、怎么领导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制度上强化了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3.运行模式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国家安全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突出实战实用鲜明导向,更加注重协同高效、法治思维、科技赋能、基层基础,推动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集成”。十年来,我国建构起国家安全主体制度框架,形成了完善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安全制度子体系间的协同效能和执行力度。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新制定的国家安全法为统领,国家情报法、反恐怖主义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核安全法、出口管制法、反间谍法、反外国制裁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等20多部国家安全法律相继出台,110多部含有国家安全条款的法律法规制定修订,业已形成由宪法、国家安全基本法、国家安全具体领域的专门性立法、其他法律法规中国家安全相关条文等有机组成的结构化体系,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趋于完备。同时,统分结合、协同高效的国家安全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国家安全各领域联动、立体高效的防护体系不断健全,国家安全执法司法体系高质量运行,国家安全法治保障和实施能力切实增强。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国家安全工作只有防患于未然、处置于未萌才能始终掌握战略主动。建立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在做好风险来源识别、性质判断、原因分析、趋势预测前提下,对任何倾向性问题及时发出预警、做好预案,既防控本领域主要安全风险,又防范不同领域安全风险叠加共振,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的核心机制,搭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有助于提高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的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要完善应对国家安全风险综合体,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打好组合拳”。与此同时,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日益完善。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为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组建应急管理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明确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风险防范与化解、应急力量与救援体系建设、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等,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4.人才保障古人云:“得其人而不得其法,则事必不能行;得其法而不得其人,则法必不能济。人法兼资,而天下之治成。”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的高质量运行,离不开高素质的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国家安全干部队伍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要力量,在保卫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国家安全工作队伍,是推进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的基础性保障。加强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坚不可摧的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必须加强国家安全系统党的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国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加强国家安全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全面提升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加强国家安全人才培养。2018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为夯实国家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在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置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成为首批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3年,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意见》,对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作出专门部署。在此背景下,应加强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研究,在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治理、国家安全技术等领域,推动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组织编写国家安全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加强国家安全学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熟悉中国国情的高水平国家安全学专家队伍,为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国家安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重庆市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