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理论前沿
如何理解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清先 发布时间:2024-03-25 10:51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回顾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它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始终,凝结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奋斗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这表明,在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自觉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认识到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将实现人民利益视作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懈追求,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


  如何理解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以及突出现代化方向人民性的重要意义,至少可以从如下两个维度来把握。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是人民,力量源泉来自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要立足党领导人民百余年来的奋斗历程和探索实践,深刻认识“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直接推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马克思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唯物史观肯定了人民大众才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只有人民大众的力量才能促使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变革不是自发、自为地进行,不是按照观念的构想而发生,而是在人民大众的实践之中、在社会生活的关系之中不断实现的。只有发挥人民大众的主体力量,社会历史才能实现接续发展。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提升实践水平,改进生产工具,积累物质财富,改善生存环境,满足利益需求,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实践形成的现代化道路、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在社会各领域不断涌现,不仅创造了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方法技术,而且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动力,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在党领导人民的创造性实践的基础上,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动力作用。马克思强调,人们的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民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推动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人民支持和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人民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变革的过程,由此造就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追求高质量发展、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要求,充分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彰显着人民的创造力和创新性。


  人民的创造性实践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积累了成功经验。纵观古今中外历史,许多伟大的技术发明和精神文明成果都是源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及其经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汲取人民智慧,激发人民创造热情,及时挖掘、总结和概括人民创造性实践的经验,并使之上升为理论和政策来指导新的实践。例如,“三北”沙漠化防治经验、“枫桥经验”等都是借助抽象思维,基于大量的实践素材,通过科学思维方法转化上升成为理性认识,实现了由实践向认识、物质向精神的转变。新时代以来,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始终以巨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投身经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低碳环保等国家治理的各个领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人民群众的实践过程,尊重人民创造、人民智慧,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支持。


  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利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懈追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美好设想逐渐变为现实。1964年,我们党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目的在于快速恢复国民经济、增强国力,进而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服务。1979年,邓小平同志正式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以全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表明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归根到底是为人民争取幸福、实现人民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等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奋斗目标和发展追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顺应人民利益诉求,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关切和实现人民利益的路径。


  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征程中,坚持人民至上就要把群众的呼声和需求作为工作的着力点,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得到实惠,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要走的现代化道路必然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在内的综合发展进程,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以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贯穿人民至上逻辑。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六个必须坚持”之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鲜明品格。只有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党的主张才能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上,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风险挑战,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理论意蕴,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玉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陈钇彤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如何理解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
来源:光明日报 2024-03-25 10:51:06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回顾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它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始终,凝结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奋斗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这表明,在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自觉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认识到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将实现人民利益视作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懈追求,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如何理解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以及突出现代化方向人民性的重要意义,至少可以从如下两个维度来把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是人民,力量源泉来自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要立足党领导人民百余年来的奋斗历程和探索实践,深刻认识“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直接推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马克思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唯物史观肯定了人民大众才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只有人民大众的力量才能促使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变革不是自发、自为地进行,不是按照观念的构想而发生,而是在人民大众的实践之中、在社会生活的关系之中不断实现的。只有发挥人民大众的主体力量,社会历史才能实现接续发展。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提升实践水平,改进生产工具,积累物质财富,改善生存环境,满足利益需求,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实践形成的现代化道路、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在社会各领域不断涌现,不仅创造了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方法技术,而且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动力,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在党领导人民的创造性实践的基础上,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动力作用。马克思强调,人们的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民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推动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人民支持和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人民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变革的过程,由此造就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追求高质量发展、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要求,充分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彰显着人民的创造力和创新性。人民的创造性实践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积累了成功经验。纵观古今中外历史,许多伟大的技术发明和精神文明成果都是源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及其经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汲取人民智慧,激发人民创造热情,及时挖掘、总结和概括人民创造性实践的经验,并使之上升为理论和政策来指导新的实践。例如,“三北”沙漠化防治经验、“枫桥经验”等都是借助抽象思维,基于大量的实践素材,通过科学思维方法转化上升成为理性认识,实现了由实践向认识、物质向精神的转变。新时代以来,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始终以巨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投身经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低碳环保等国家治理的各个领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人民群众的实践过程,尊重人民创造、人民智慧,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支持。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利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懈追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美好设想逐渐变为现实。1964年,我们党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目的在于快速恢复国民经济、增强国力,进而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服务。1979年,邓小平同志正式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以全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表明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归根到底是为人民争取幸福、实现人民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等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奋斗目标和发展追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顺应人民利益诉求,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关切和实现人民利益的路径。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征程中,坚持人民至上就要把群众的呼声和需求作为工作的着力点,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得到实惠,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要走的现代化道路必然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在内的综合发展进程,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以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贯穿人民至上逻辑。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六个必须坚持”之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鲜明品格。只有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党的主张才能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上,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风险挑战,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理论意蕴,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玉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