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理论前沿
科普创新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滋养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挺 发布时间:2024-02-22 10:10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其诸多重要元素、思想及其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实践的重视,都是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所需要的重要精神特质。新时代科普工作要善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推动科普工作创新性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为科普创新提供营养和力量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科普工作创新发展的营养和力量,关键在于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以丰富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精神内涵。


  例如,“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和“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个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追求真理和注重实践的重要指导原则。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和“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强调的是整体性、协同性和人民性,提供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胸怀格局和道义境界。这些思想观念鼓励我们关注整个社会的发展,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共赢,有利于推动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全面发展。


  “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和“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这些思想强调的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以及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为我们提供了价值观念和实践策略,引导我们在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中注重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由此可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更好地推动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发展,为社会进步、增进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科普创新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


  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丰富的科学文化和技术发明创造,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推进科普工作创新,要将科技元素和文化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科普作品。其中要注重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古代哲学思想、中医中药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应用领域,更好地将其转化为现代科技知识体系和科学思想及方法的一部分。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创作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科普产品或活动等,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传统文化,推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科普创新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是推动科学普及和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一方面,应该加强科普创新与文化传承的政策支持,加大对科普创新与文化传承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科普创新与文化传承工作。促进科普创新与文化传承的资源共享,实现各类科普资源、文化资源的互联互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科普创新与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科普创新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提供人才保障。加强对科普创新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的理论研究,探索科普创新与文化传承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开创科学文化建设的中国气派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科学普及贯穿教育、科技、人才建设,应充分发挥其贯通联动作用,使之成为教育改革的“点睛之笔”,科技创新的“支撑之基”,创新人才的“成长之力”。应该将科学普及与教育改革、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着力加强科学思维养成,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创新大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要着力构建政府、社会、企业等协同推进的科学普及工作体系,带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理念变革、制度创新、体系完善、机制优化、内容丰富、方法改进以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以高质量科普助力统筹推进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改革发展,促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打造新质生产力。


  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的科学文化,以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坚定创新自信、文化自信,大力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澎湃动力。开创新时代科学文化建设的中国气派,展现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及其中国特色和风格。在世界科技文化舞台上,彰显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文化底蕴,推动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文化品牌,提升国家软实力。建立健全科学文化政策体系,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科学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推动中外科技文化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钇彤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科普创新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滋养
来源:光明日报 2024-02-22 10:10:3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其诸多重要元素、思想及其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实践的重视,都是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所需要的重要精神特质。新时代科普工作要善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推动科普工作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为科普创新提供营养和力量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科普工作创新发展的营养和力量,关键在于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以丰富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精神内涵。例如,“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和“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个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追求真理和注重实践的重要指导原则。“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和“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强调的是整体性、协同性和人民性,提供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胸怀格局和道义境界。这些思想观念鼓励我们关注整个社会的发展,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共赢,有利于推动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全面发展。“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和“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这些思想强调的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以及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为我们提供了价值观念和实践策略,引导我们在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中注重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更好地推动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发展,为社会进步、增进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贡献。科普创新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丰富的科学文化和技术发明创造,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推进科普工作创新,要将科技元素和文化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科普作品。其中要注重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古代哲学思想、中医中药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应用领域,更好地将其转化为现代科技知识体系和科学思想及方法的一部分。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创作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科普产品或活动等,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传统文化,推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科普创新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是推动科学普及和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一方面,应该加强科普创新与文化传承的政策支持,加大对科普创新与文化传承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科普创新与文化传承工作。促进科普创新与文化传承的资源共享,实现各类科普资源、文化资源的互联互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科普创新与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科普创新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提供人才保障。加强对科普创新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的理论研究,探索科普创新与文化传承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开创科学文化建设的中国气派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科学普及贯穿教育、科技、人才建设,应充分发挥其贯通联动作用,使之成为教育改革的“点睛之笔”,科技创新的“支撑之基”,创新人才的“成长之力”。应该将科学普及与教育改革、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着力加强科学思维养成,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创新大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要着力构建政府、社会、企业等协同推进的科学普及工作体系,带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理念变革、制度创新、体系完善、机制优化、内容丰富、方法改进以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以高质量科普助力统筹推进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改革发展,促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打造新质生产力。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的科学文化,以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坚定创新自信、文化自信,大力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澎湃动力。开创新时代科学文化建设的中国气派,展现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及其中国特色和风格。在世界科技文化舞台上,彰显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文化底蕴,推动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文化品牌,提升国家软实力。建立健全科学文化政策体系,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科学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推动中外科技文化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