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作为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问题,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发展方向,必须以中国共产党为坚强领导核心,在党的领导下统筹全局、稳步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论述,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为网信事业发展举旗定向的政治保证,是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坚强底气,也是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
党的领导是确保网信事业正确方向的政治保证
方向问题是根本性问题,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管理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讲政治是对网信部门第一位的要求。”党始终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规划者、领航者、决策者的关键作用。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在引领信息革命、建设网络强国的进程中,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切实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党的领导是我国开展网信事业必须坚持的根本遵循。
推动我国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突破,网络信息技术成为世界主要大国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能不能适应和引领互联网发展,成为决定大国兴衰的一个关键”。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工作,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成就,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当前,我国正处于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网民规模、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均为全球第一,互联网发展水平居全球第二。但目前我国互联网发展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在网络自主创新、核心技术研发、信息资源共享和产业实力等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其中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的最大“命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掌握核心技术,网络强国建设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成为沙滩上的城堡,经不起半点风浪”。作为国之重器和信息化发展的基石,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水平决定我国能否掌握互联网主动权、发展权和话语权。因此,必须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针对当前我国互联网核心技术短板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尽快实现互联网核心技术的自立自强,积极抢占网络技术发展制高点,加快推动数字中国建设,支撑我国互联网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民造福共享网信事业发展成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原则下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时代以来,我国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互联网应用成本,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着力发展“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农业”等民生领域的新模式新业态,补齐民生短板,优化公共服务,让亿万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正能量、主旋律充盈网络空间。同时,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信息化时代,网信工作者需要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不仅要学网、懂网,更要切实提高管网、治网、用网水平,成为符合“讲政治、懂网络、敢担当、善创新”标准的网信铁军。当前,网络空间已成为民情民意的最主要载体,网信队伍通过网络走进群众、深入群众、贴近民心、倾听民意,网络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互动,能及时发现社会治理的盲点、难点和优化起点,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党的领导是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坚强底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高度,提出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论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新时代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已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关键,在于占领网上阵地、赢得网上主导权。因此,必须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
将“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全球网络空间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网络诈骗、隐私侵犯等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猖獗,意识形态领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在对立思维的主导下,西方敌对势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进步视为对西方价值体系和国际话语霸权的威胁,利用互联网进行意识形态输出,用抹黑、丑化、妖魔化中国的手段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颠覆,企图让互联网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最大变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充分体现了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是一场必须坚决打赢的生死斗争。而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网信事业的全面领导,我们才能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从而占领网上阵地,赢得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守护国家主权和政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思想基础。
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高效、全面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是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必然要求,也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的时代之责。当前互联网舆论格局发生颠覆性改变,又恰逢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对提升党对网络舆论的正面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凝聚社会思想共识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和价值导向,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是党的网信工作的重点和支点。这需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宣传的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质量和水平,理念上既谈成绩也说问题;内容上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形式上采用融媒体等复合传播方式,丰富报道形式,使网络空间中的公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激发网络舆论阵地释放正能量、凝聚民心的作用,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领导是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全面变革社会生产生活的同时,也为国家治理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新课题。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到哪里,互联网治理就要跟进到哪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要发挥其在这个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本身就是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信息时代发展潮流,探索我国互联网发展规律,作出全面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的重大部署,为网信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构建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提供有力支撑。
提供中央顶层部署和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及《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等配套的规范性文件,从顶层设计角度加快我国网络综合治理制度的建设步伐,为网络综合治理提供了高屋建瓴的顶层部署和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制定多项国家标准并积极推动发布我国主导和参与的国际标准,细化监管和治理规则,加快推进网络综合治理的法治化进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
推动多方协同参与的治理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需要发挥多方参与主体的作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中央、省级、地市级党委均成立网信委员会,搭建全国一体、上下协同的三级网信工作体系,强化党对网络综合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压实互联网平台的主体责任,强化平台企业的行业自律,规范平台内容审核和算法推荐机制规则,坚持技术向善,探索技术伦理风险的边界,积极承担起平台网络内容安全的责任,助力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网民作为网络活动中数量庞大的参与主体,一方面,需要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规范个人网络行为,强化对网络不良信息的鉴别能力,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广大网民的主体能动性,积极举报网络不良信息和违法活动,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清朗网络空间的良好局面。(作者 黄楚新、贺文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