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理论前沿
发挥有效投资带动作用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郭丽岩 发布时间:2023-10-19 10:40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金九银十”施工旺季,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的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显著,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左右,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出近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明显加快,1月份至9月份同比增长6.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3%和11.8%,民间投资(剔除房地产)同比增速在9.1%左右。基础设施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加快投资建设重大基础设施,短期内有利于扩内需和稳增长,中长期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点项目集中于交通、能源、水利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在项目落地过程中,大力实施了以工代赈,带动就业和促进增收的效果也很明显。


  同时,重点区域和经济大省在稳投资和推动加速形成实物量方面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按照“开工一批、技改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实施项目清单化管理,加强重点项目统调力度,推动有效投资滚动接续。各地针对科技型企业和技改加大了财税支持力度。例如,设立面向技改项目的融资支持专项和面向小微企业的“提质增效贷”,采用贷款贴息、风险补偿、利率优惠等多种形式降低技改和高技术产业项目的融资成本,企业普遍反映效果好。在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方面,央地联动统一搭建了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强化重点民间投资项目要素保障,拓宽问题归集和解决渠道,通过稳预期增信心来提振民间投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扩内需空间广阔,基础设施投资将保持稳中有进,制造业投资提质增效潜力巨大。客观上,增强有效投资后劲仍有挑战,需要因地制宜和分类施策。例如,针对部分项目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压力,各地要积极推进形式多样的产融、产研、产销对接活动,定期向产业基金、金融机构、链主企业等精准推送项目。又如,针对民间投资增速放缓,要加快政策“组合拳”落地见效,通过“一企一策”及时解决龙头企业遇到的具体问题,为广大小微企业精准提供普惠服务。有的地方通过做优“政策找企”平台,建立了惠企政策分析和匹配推送机制,确保企业及时知晓。


  下一步,关键是要将内需潜力优势加速转化成发展动能,不断拓展有效投资新空间、发掘新动能。


  要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投向与重点。鼓励地方谋划储备和启动实施一批长期想干但未干成的重大项目,可考虑继续下达和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予以支持。持续将更多有市场前景和预期回报的项目纳入全国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确保民间资本平等进入基础设施、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对民营企业发行基础设施REITs的支持力度。


  还要进一步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贴息贷款等支持力度,加快推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行业发展,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拓宽实体企业融资渠道,支持银行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商标权、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服务创新。更好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补短板惠民生领域。加快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燃气管道、地下管网等老旧基础设施更新与城市内涝治理,拓展地方专项债对新型消费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支持。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钇彤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发挥有效投资带动作用
来源:经济日报 2023-10-19 10:40:42
      “金九银十”施工旺季,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的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显著,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左右,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出近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明显加快,1月份至9月份同比增长6.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3%和11.8%,民间投资(剔除房地产)同比增速在9.1%左右。基础设施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加快投资建设重大基础设施,短期内有利于扩内需和稳增长,中长期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点项目集中于交通、能源、水利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在项目落地过程中,大力实施了以工代赈,带动就业和促进增收的效果也很明显。同时,重点区域和经济大省在稳投资和推动加速形成实物量方面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按照“开工一批、技改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实施项目清单化管理,加强重点项目统调力度,推动有效投资滚动接续。各地针对科技型企业和技改加大了财税支持力度。例如,设立面向技改项目的融资支持专项和面向小微企业的“提质增效贷”,采用贷款贴息、风险补偿、利率优惠等多种形式降低技改和高技术产业项目的融资成本,企业普遍反映效果好。在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方面,央地联动统一搭建了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强化重点民间投资项目要素保障,拓宽问题归集和解决渠道,通过稳预期增信心来提振民间投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扩内需空间广阔,基础设施投资将保持稳中有进,制造业投资提质增效潜力巨大。客观上,增强有效投资后劲仍有挑战,需要因地制宜和分类施策。例如,针对部分项目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压力,各地要积极推进形式多样的产融、产研、产销对接活动,定期向产业基金、金融机构、链主企业等精准推送项目。又如,针对民间投资增速放缓,要加快政策“组合拳”落地见效,通过“一企一策”及时解决龙头企业遇到的具体问题,为广大小微企业精准提供普惠服务。有的地方通过做优“政策找企”平台,建立了惠企政策分析和匹配推送机制,确保企业及时知晓。下一步,关键是要将内需潜力优势加速转化成发展动能,不断拓展有效投资新空间、发掘新动能。要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投向与重点。鼓励地方谋划储备和启动实施一批长期想干但未干成的重大项目,可考虑继续下达和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予以支持。持续将更多有市场前景和预期回报的项目纳入全国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确保民间资本平等进入基础设施、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对民营企业发行基础设施REITs的支持力度。还要进一步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贴息贷款等支持力度,加快推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行业发展,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拓宽实体企业融资渠道,支持银行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商标权、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服务创新。更好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补短板惠民生领域。加快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燃气管道、地下管网等老旧基础设施更新与城市内涝治理,拓展地方专项债对新型消费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支持。(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