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理论前沿
全面挖掘中华文明宝库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商志晓 发布时间:2023-07-27 09:58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须充分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须大力传承中华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挖掘中华文明宝库。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这既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指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新文化、创造新文明的基本任务和努力方向。


  中华文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内在品质和精神气韵,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在全球最古老的四大文明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的语言文字未能承续,典籍与理念未能传后,唯有中华文明不曾中断、传承不息。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一种独有的文明形态并逐渐向四方辐射影响力。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持续累积,历经各朝各代一脉相承,创造出延绵五千多年的辉煌奇迹,孕育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中华文明蕴藏着数不胜数且具有世界意义的丰厚元素,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宝库。以文明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宽广内容在内的综合体来论,中华文明在物质产品创造、政治制度创建、精神文化创新等诸多方面,展示出蔚为大观的文明成就,映现出绚丽多彩的文化气象。如制度层面的礼仪文明,中华民族不仅高度重视,像孔子强调“不学礼,无以立”,《晏子春秋》认为“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而且将一系列规范要求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人都能够深刻体悟并言传身教。若深入到精神层面的文明成果之中,中华文明这座巨大宝库则让人叹为观止。且不说包含在中华武术、戏曲、服饰、书画、医药中的文明元素,保存至今的文献典籍都已是恒河沙数,一部《四库全书》就达8万卷、8亿字之巨。有统计说,我国保存的古书约5000万册,数量之多超过所有其他国家的数量之和。这一巨大无比的文明宝库,实乃人类唯有、世所仅存。


  面对浩瀚厚重、磅礴大气的中华文明,我们必须以无比珍视的姿态去检视、去挖掘,以独立自主的作为去传承、去弘扬,从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以求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习近平总书记寄望,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全面挖掘中华文明宝库,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需要,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由相互契合到互相成就的需要,是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需要,是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造就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的需要,是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需要。这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的时代责任,是我们在新时代必须担当起的新的文化使命。


  全面挖掘中华文明宝库,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本在于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同时将中华民族传承不息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过程之中,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要求我们进一步传承彰显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增强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增强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坚定中国人民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华文明宝库进行系统整理、科学分析,进行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通过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有效贯通,由以聚变为新的理论创新优势,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作者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陈钇彤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全面挖掘中华文明宝库
来源:光明日报 2023-07-27 09:58:46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须充分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须大力传承中华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挖掘中华文明宝库。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这既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指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新文化、创造新文明的基本任务和努力方向。中华文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内在品质和精神气韵,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在全球最古老的四大文明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的语言文字未能承续,典籍与理念未能传后,唯有中华文明不曾中断、传承不息。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一种独有的文明形态并逐渐向四方辐射影响力。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持续累积,历经各朝各代一脉相承,创造出延绵五千多年的辉煌奇迹,孕育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华文明蕴藏着数不胜数且具有世界意义的丰厚元素,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宝库。以文明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宽广内容在内的综合体来论,中华文明在物质产品创造、政治制度创建、精神文化创新等诸多方面,展示出蔚为大观的文明成就,映现出绚丽多彩的文化气象。如制度层面的礼仪文明,中华民族不仅高度重视,像孔子强调“不学礼,无以立”,《晏子春秋》认为“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而且将一系列规范要求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人都能够深刻体悟并言传身教。若深入到精神层面的文明成果之中,中华文明这座巨大宝库则让人叹为观止。且不说包含在中华武术、戏曲、服饰、书画、医药中的文明元素,保存至今的文献典籍都已是恒河沙数,一部《四库全书》就达8万卷、8亿字之巨。有统计说,我国保存的古书约5000万册,数量之多超过所有其他国家的数量之和。这一巨大无比的文明宝库,实乃人类唯有、世所仅存。面对浩瀚厚重、磅礴大气的中华文明,我们必须以无比珍视的姿态去检视、去挖掘,以独立自主的作为去传承、去弘扬,从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以求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习近平总书记寄望,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全面挖掘中华文明宝库,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需要,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由相互契合到互相成就的需要,是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需要,是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造就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的需要,是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需要。这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的时代责任,是我们在新时代必须担当起的新的文化使命。全面挖掘中华文明宝库,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本在于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同时将中华民族传承不息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过程之中,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要求我们进一步传承彰显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增强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增强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坚定中国人民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华文明宝库进行系统整理、科学分析,进行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通过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有效贯通,由以聚变为新的理论创新优势,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作者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