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1日这一波新冠肺炎疫情开始,上海陆续有高校进入闭环管理状态。排队测核酸、等待餐食配送、宿舍互助自学等,成了不少上海大学生的“常态”。
记者注意到,10多天来,上海的大学生“创意无限”:他们有人编出了有趣的小口诀,让同学“笑着把鼻子捅了”;有人在核酸检测体育馆的二楼进行阿卡贝拉合唱,给同学送去温暖;还有人制作了“高校疫情互助文档模板”,4天就有20万人次访问。
这些上海高校闭环管理中的一抹抹亮色,彰显的是背后光芒四射的青春力量。
“笑着把鼻子捅了”
“手持健康云,口罩要戴紧,进门往里走,人多咱不挤,缺位就补齐,大白很温柔,捅完莫哭泣,结束不要紧,宿舍……在等你。”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一只只摆放在操场上、教室里、食堂里的小喇叭,播放着这段让人忍俊不禁的“土味”小广播,让正排队做核酸的学生“笑着把鼻子捅了”。
这段广播,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青年志愿者精心制作的成果。
“紧急情况需要大家帮助!请现在所有在校的部员立刻到师生活动中心218集合!”学校封闭当天,许多大学生穿上橙色志愿背心,加入志愿者团队,开始接受情况讲解和紧急培训。
“好像真有‘出征’的感觉。”上海外国语大学2021级日语专业学生倪骁颖说,前述广播是志愿者一起动脑筋想出来的,“时间紧,我们匆忙修改流程,最后给出一套及时合理的方案,让全校师生能够尽快开始检测”。
除了小广播,志愿者还负责为师生配送免费爱心餐,从宿舍楼一楼至12楼一层层配送。不少等待“盲盒晚餐”的学生对志愿者表示感谢。
在上海交通大学,一款由该校学生自主上传的“在线互助文档”迅速上线。这里记录、承载、传播着越来越多的信息、故事和温暖,短短4天,已有20万人次上线参与这份文档的完善。“实习可以外出吗”“食堂还开吗”“图书馆可以借书吗”……学生最关心的吃饭和学习问题,都能在这份文档里找到最新的解答。
楼下做核酸,楼上艺术团唱歌、拉琴
这两天,一段视频在上海市民的朋友圈里火了起来。视频中,学生在体育馆一楼做核酸检测,二楼传来了优美的合唱和小提琴演奏声——这是上海政法学院闭环管理中的动人一幕。
“考虑到学生在闭环管理中可能会心情不好,再加上对一轮轮测核酸可能会有抵触情绪,我们设计了这个暖心环节,希望给大家带来愉悦的心情。”上海政法学院团委书记蒋存耀告诉记者,在核酸检测现场进行演出的是学校艺术团的成员,他们演出的曲目包括《一步之遥》《玫瑰少年》《喀秋莎》等。
记者看到,视频中演出人员的脚边有一个扩音设备。这个重约20公斤的“大喇叭”,是学生一起搬到体育馆二楼的。有学生在他们的视频下留言:“音韵将原本沉寂的场馆点燃,为看似乏味的重复工作增添了些许轻松,这是属于上政人的浪漫。”
“SH加油!”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旁,出现了一面为上海打气的“加油墙”。这面墙由一个个可拨动的蓝橙双色圆筒组成,随着圆筒的转动,墙面会显现出不同的图案色彩。这是一个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外聘讲师郭泠设计的创意交互装置。
因毗邻校园,这面墙上过去出现最多的是“表白”。但近日,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师和热心市民一同拼出了这句为上海加油打气的心声。“拼完后,大家都很感动,纷纷在那里合影留念。”同济大学创意学院教师倪旻卿说,学校师生正在疫情管控下共克时艰,校外的教师想要借此表达对校内师生的鼓励,“我们在一起”。
团委书记做爱心早餐,辅导员配送“晚餐盲盒”
3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辅导员的《交大战疫日记》在朋友圈传开,让不少正在闭环管理中的高校教师感动。这名辅导员在日记中称,自己的故事“不是一个人的故事”。
上海交大闵行校区自3月9日开始进行闭环管理,不久学校防控措施升级。这名辅导员在日记中写道,3月12日中午学校还采取发放出入券的方式执行寝室代表取餐制,到了下午,封楼政策严格起来,学生的晚餐全部由志愿者教师负责配送。
“我和我大哥两个人负责两栋楼二三百份盒饭,一袋5盒,一手两袋,两人每次能送40份盒饭。等到送完,两人已筋疲力尽。”他说,结束配送后,身边放着四五瓶矿泉水空瓶。这一夜,与他一起送盒饭的“大哥”接到新任务,晚上通宵驻守另一栋楼。而他则留守原楼栋,欣赏学生的封楼“音乐会”,“或许,这就是青春。虽有疫情寒冬,但终会绚烂绽放”。
这名辅导员介绍,后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医生和校外教师又“逆行冲锋”,从校外进入交大进行核酸检测,三餐配送全部由交大“逆行”教师接手。
3月14日一早,闭环管理中的东华大学团委志愿者醒来,收到了学校团委书记沈洁准备的爱心早餐——一片面包、一个荷包蛋、两只小番茄、两片香蕉、一根蟹肉棒、一片火腿肠,摆盘精美,分量不大。这是沈洁当天一早在物资有限的情况下为志愿者准备的。
“我们志愿者中有几个人自己也身体不适,但都坚持在一线,为同学们服务。我想今天新的一周开始了,给大家打打气。”沈洁说。
教师的心意,学生都能感受到。闭环管理中,上海外国语大学34号楼驻楼教师田老师收到学生带给她的洗漱用品和小零食,“我们第一时间逆行驻楼,外面的同学主动送来日用品和吃的,我们也发自内心地感动。”田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