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教育在线
积极探索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作业设计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胡庆芳 发布时间:2022-03-01 08:55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双减”后,各地各学校在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作业设计,特别是在寒暑假这段相对比较长的业余时间,如何有效利用和引导学生持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是一个需要足够重视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学生作业可以设计为多种类型


  不同的教师往往会表现出迥异的个性,每一门学科又有自身特点,因此不同学科的教师总是能够设计出富有创造性的、鲜活生动的作业,并由此引导学生经历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基础巩固类作业,一般紧扣学生在校学习所涉及的内容或技能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和巩固,或转换情境促进已学新知的应用,或变换条件引导习得技能的迁移。此类作业成为课内学习的叠加,起到及时复习巩固的学习效果。


  知识拓展类作业,常常针对课堂学习所涉及的内容或技能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增补,或补充相关背景信息以丰富课堂所学,或进一步拓展课堂所学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此类作业作为课内学习的扩充,起到灵活增益、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活动探究类作业,总是源于明确问题,经由一系列活动的探究,或单学科纵深揭秘,或跨学科协同攻关,从而最终完成新知的发现和问题的解决。此类作业侧重相关问题的攻关,指向深度学习和知识建构。


  动手创作类作业,倾向于设计思维的发展、想象品质的赋能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或成平面画作,或成人工造物。此类作业构成表现型学习的全过程,强调学习“作品”的可见。


  综合实践类作业,侧重直接经验的获得,倾向身体力行的活动体验,凸显社会的参与与服务,强调社会学习和实践学习。此类作业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发挥了社会大课堂的教育功效。


  对于假期作业而言,知识拓展、活动探究、创意创作以及综合实践都会因为可以利用和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更为宽裕和自由,而更能收获理想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基础巩固也需要适当涉及,以避免生疏或淡忘。


  科学地设计学生作业


  多样类型的作业背后一定蕴含共同遵循的设计标准,既要回应课程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要体现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要求。


  从目标视角着眼,作业的首要标准应该是课时目标的关联性。教师布置任何作业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都是和课堂的课时目标密切相关的,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作业作为一种学习活动的循序渐进,以及作业完成与课内学习的相辅相成。作业目标的第二条标准是学生学情的针对性。唯有回应学生学情的作业才能保证作业任务的精准和不可或缺。作业目标的第三条标准是功能目标的整合性。林林总总的作业目标要尽可能实现整合,一个学习目标设计一个学习作业的“加法式思维”无疑将导致不堪重负的作业负担,因此,要求教师富有智慧地设计作业,尽可能让学生通过一个作业的完成达成多个环环相扣的学习目标,实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难度要求的层次性构成了作业设计在目标方面的第四个标准。在回应学生学情和考虑学生群体差异性的过程中,只有作业的不同要求充分引导了不同层次学生持续而有意义的学习时,这样的作业目标才体现出应有的适切性。


  从内容视角着眼,内容设计的鲜活性成为作业在内容方面的设计标准。作业内容的设计也需要脱离“唯书本”的窠臼,积极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让学生通过作业能够体验和感知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即作业的完成过程也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同时正是由于现实生活的情境,作业过程本身也能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内容设计鲜活,既基于课内所学,又与课外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有力彰显学习的意义。


  从形式视角着眼,作业形式的设计同样要求丰富多样。这提醒教师在进行作业形式的设计时,既可以是书写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有朗读或背诵的形式;既可以是逻辑思辨的过程,也可以穿插形体艺术或语言艺术的表达形式;既可以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形式,也可以是采访或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形式。


  (作者:胡庆芳,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邱阳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积极探索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作业设计
来源:光明日报 2022-03-01 08:55:36
      “双减”后,各地各学校在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作业设计,特别是在寒暑假这段相对比较长的业余时间,如何有效利用和引导学生持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是一个需要足够重视和深入思考的问题。学生作业可以设计为多种类型不同的教师往往会表现出迥异的个性,每一门学科又有自身特点,因此不同学科的教师总是能够设计出富有创造性的、鲜活生动的作业,并由此引导学生经历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基础巩固类作业,一般紧扣学生在校学习所涉及的内容或技能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和巩固,或转换情境促进已学新知的应用,或变换条件引导习得技能的迁移。此类作业成为课内学习的叠加,起到及时复习巩固的学习效果。知识拓展类作业,常常针对课堂学习所涉及的内容或技能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增补,或补充相关背景信息以丰富课堂所学,或进一步拓展课堂所学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此类作业作为课内学习的扩充,起到灵活增益、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活动探究类作业,总是源于明确问题,经由一系列活动的探究,或单学科纵深揭秘,或跨学科协同攻关,从而最终完成新知的发现和问题的解决。此类作业侧重相关问题的攻关,指向深度学习和知识建构。动手创作类作业,倾向于设计思维的发展、想象品质的赋能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或成平面画作,或成人工造物。此类作业构成表现型学习的全过程,强调学习“作品”的可见。综合实践类作业,侧重直接经验的获得,倾向身体力行的活动体验,凸显社会的参与与服务,强调社会学习和实践学习。此类作业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发挥了社会大课堂的教育功效。对于假期作业而言,知识拓展、活动探究、创意创作以及综合实践都会因为可以利用和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更为宽裕和自由,而更能收获理想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基础巩固也需要适当涉及,以避免生疏或淡忘。科学地设计学生作业多样类型的作业背后一定蕴含共同遵循的设计标准,既要回应课程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要体现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要求。从目标视角着眼,作业的首要标准应该是课时目标的关联性。教师布置任何作业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都是和课堂的课时目标密切相关的,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作业作为一种学习活动的循序渐进,以及作业完成与课内学习的相辅相成。作业目标的第二条标准是学生学情的针对性。唯有回应学生学情的作业才能保证作业任务的精准和不可或缺。作业目标的第三条标准是功能目标的整合性。林林总总的作业目标要尽可能实现整合,一个学习目标设计一个学习作业的“加法式思维”无疑将导致不堪重负的作业负担,因此,要求教师富有智慧地设计作业,尽可能让学生通过一个作业的完成达成多个环环相扣的学习目标,实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难度要求的层次性构成了作业设计在目标方面的第四个标准。在回应学生学情和考虑学生群体差异性的过程中,只有作业的不同要求充分引导了不同层次学生持续而有意义的学习时,这样的作业目标才体现出应有的适切性。从内容视角着眼,内容设计的鲜活性成为作业在内容方面的设计标准。作业内容的设计也需要脱离“唯书本”的窠臼,积极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让学生通过作业能够体验和感知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即作业的完成过程也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同时正是由于现实生活的情境,作业过程本身也能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内容设计鲜活,既基于课内所学,又与课外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有力彰显学习的意义。从形式视角着眼,作业形式的设计同样要求丰富多样。这提醒教师在进行作业形式的设计时,既可以是书写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有朗读或背诵的形式;既可以是逻辑思辨的过程,也可以穿插形体艺术或语言艺术的表达形式;既可以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形式,也可以是采访或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形式。(作者:胡庆芳,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