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档案馆里,有一处神秘的“超豪华”办公室——每一张“办公桌”都是宽1.5米、长2.5米的超大尺寸,里头布置了各种各样的黑科技产品,如中国画装裱机、纸浆补洞机、低压修复台、洗画池等。这间办公室的墙面上,随便“捞”上一幅不带外框的画作,很大概率就是某某名家所作的大尺寸真迹。
这间神秘的办公室里藏着的所有作品,全都“有待修复”或“正在修复”。
“一直都是忙忙碌碌、走来走去的,这里可能是最不像办公室的办公室。”上海市档案馆保护技术部的工作人员孟烨从上海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先是在一家企业从事五金件销售工作,后来通过考试进入了档案馆工作,“寻寻觅觅好多年,发现自己还是喜欢手工活、喜欢老物件,做档案修复工作既是我喜欢的,也很有意义。”
孟烨介绍,这间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不过30岁上下,都是一群喜欢修复档案的“发烧友”。其中,有一名工作人员主动从档案馆的文档研究部门“转岗”来此,就是为了圆自己一个“档案修复梦”。
他们总是第一波看到珍贵档案的人——一群年轻人每天都聚在一起,拿着一个个放大镜,像老学究似的“审视”每一份档案。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一个个霉斑、一个个虫洞,还有一个个细微的档案缺失。
“先要把它放在水池里清洗一下,再一点一点将老旧的背纸揭去、用糨糊托上新背纸,重新裱起来。”孟烨正在修复的,是一幅已经满是霉点的大尺寸国画,她要把这幅长度超过2米的画浸到一个巨大的洗画池里,一点一点洗干净。一遍洗不干净,就再洗一遍,直到霉点全部消失、画作一点不受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对红色珍档的保护和开发,近年来得到了上海市档案部门的高度重视。上海市档案部门推动形成了完备、周密、系统的制度体系,确保红色档案保护利用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孟烨和小伙伴们的工作量也大了起来。很多珍贵档案从封存的盒子里被转运到了档案保护技术部的办公室里。这其中,有著名画家沈亚洲的画作;有1926至1927年行军陕甘的革命工作写真;还有清朝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的租界地契合同……每一份档案的背后,都有一个个或有趣、或动人的故事。“我想尽量把这些档案修得完善一些,让每一个故事在被公之于世之时,都能找到多张翔实的珍档图片,有图有真相嘛!”孟烨说。
为让档案工作更加亲民、接地气,孟烨已多次以“修档案”的形象出现在电视新闻中,“能让老百姓读懂档案,也能让他们读懂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这份热爱”。
仅以上海当时各个租界的地契为例,孟烨和小伙伴们已经至少修复了有大约2000张。这些地契在抵达上海市档案馆前,很多已经被折叠得非常小,折痕部分都已经断裂了。
孟烨要做的,是用各种工具,把断裂的地方用皮纸重新连上,那些没有被太多损坏的地契,稍加修复恢复平整后就能重新保存起来。而那些破损严重的,修复起来大约要花半天到一整天的时间。“先要将碎片按原样拼好,在字少的一面用糨糊托上一层非常薄的皮纸,背面裂痕再用较透明的纸带加固。”孟烨一边操作,一边说,“这些档案未来都有可能在珍档陈列展上展出,总是尽量修复完整一些,并且尽量减少修复的痕迹,不影响观看档案字迹信息。”
档案修复是对已损坏或有不利于永久保存因素的档案材料进行处理,以恢复其原来面貌,提高其耐久性的技术。包括去污、去酸、加固、档案字迹的显示与恢复、档案修裱等项。
但多年来,这项工作一直是一个对操作细致度要求极高的手工活儿。这些技术,从师傅传给徒弟、徒弟再传给徒弟,一代一代往下传。如今,接力棒交到了像孟烨一样的80后、90后们的手中。
这群年轻人,用着最传统的棕刷、排笔、马蹄刀和开发出新功能的油画毛刷、牙医调刀、手术刀等工具,一点一点修复那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珍贵文档。
与老一辈“修复人”不同的是,为让档案工作更加亲民、接地气,档案馆保护技术部的年轻人们已经多次从幕后走向了台前,他们以“修档案”的形象出现在各类新闻中。“能让老百姓读懂档案,也能让他们读懂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这份热爱。”孟烨说。
“一方面要把档案保护好,另一方面也要让更多的珍档为人所知、活起来,讲好党的伟大历史,讲好上海故事。”上海市档案馆馆长徐未晚介绍,针对青少年群体,档案馆还联合上海戏剧学院推出话剧《渔阳里的“大人物”》,联合上海音乐学院创排以“中央文库”历史为蓝本的音乐剧《忠诚》,打造了“跟着档案学党史”“红色之城人民之城”系列教育课程等。(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周冠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