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教育在线
落实“双减”要为班主任增力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胡欣 发布时间:2021-11-16 10:33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学校教育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学校教育各项工作都与班主任密切相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中小学贯彻“双减”政策过程中,最具体、最繁重、最复杂的大量工作都需要中小学班主任落实。作为学校教育第一线的骨干,中小学班主任既是班级事务管理者、班集体建设指导者,又是学生健康成长引领者、家校社沟通联络者,是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的重要力量,地位特殊、责任重大。与此同时,“双减”使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时限延长、工作强度增大、心理负担加重,长此以往将成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制约。由此,充分关注中小学班主任群体的工作生活和职业发展,强化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争做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减负”学校“增负”,中小学班主任面临多重挑战


  实施“双减”政策的目的,是让学校回归教育主阵地、让学生学习场域回归校园,这意味着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减轻的同时,必然带来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负担的增加。中小学班主任除了承担正常的学科教学任务之外,还要负责维护班级良好的教学管理秩序,组织开展班集体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和各类文体活动,处理各种各样的家校矛盾,完成学校布置的考核、检查、评比等工作,更要关注班级每名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了解学生烦恼、倾听学生声音、满足学生合理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简而言之,中小学班主任承担着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大量兜底工作,处于高负荷运转工作状态,心理和情绪都极度疲劳。


  从工作时间维度来看,中国教科院曾做过调查统计,“双减”政策实施前中小学教师每周工作时间达到52.5小时,远超劳动法规定的40小时,很多教师已经是在超负荷工作。根据“双减”政策要求,中小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5+2”模式,每周5天、每天开展2小时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还要提供延时托管服务,这意味着包括班主任在内的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将进一步延长。特别是在课后服务结束后,中小学班主任除了完成作业批改、隔天备课、教研等工作之外,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与学生家长沟通学生在校情况、与学科教师协调班级管理事务、完成学校要求的各种管理统计等工作,常常工作到晚上10点甚至更久,次日很多班主任还要在早晨7点前赶到学校做各种准备,基本的休息时间难以保障。


  从工作强度维度来看,很多学校管理模式建立在班主任管理基础之上,日常管理基本上全部由班主任包揽,甚至有些学校规定班主任必须做到早自习到、课间操到、上下午眼保健操到、午休到、放学到……导致班主任时间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杂、乱、散成为工作常态。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既要应对自身教学教研的各类检查,还要应对班级的卫生、纪律、安全等各方面工作,班主任工作与教学工作矛盾突出,难以专注集中精力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这些易导致班主任压力增大。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后,无论是“加强作业完成指导”,还是“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客观上都大大增加了班主任的教育教学难度。要求包括班主任在内的中小学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课堂教学的设计、重视备课与教研活动、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由此带来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强度压力进一步加大。


  从心理负担维度来看,中小学班主任承受着来自社会舆论、学生家长和自身家庭的三重精神压力,不堪重负。一方面,社会普遍认为班主任是学生在校期间一切事务的具体管理者,任何一点工作失误都容易被放大,成为社会舆论针对的对象。另一方面,学生家长认为中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了解最深,是学生在校的第一责任人,因此“有事找班主任”成为学生家长的普遍认知,经常把孩子成绩不好、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或者孩子之间发生小矛盾的责任全部归咎于班主任。此外,中小学班主任除去教师身份之外,很多人也是为人父母,但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导致几乎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难以兼顾自己的家庭,家庭矛盾突出、心理负担加重。


  “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亟待关注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


  中小学班主任群体承受的高强度工作和巨大心理压力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全社会要关心关注中小学班主任群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切实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为不断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作出积极贡献。


  “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充分发挥学校主体作用,明确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是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解决中小学班主任困境的关键突破。2018年的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也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


  在家庭层面上,要重新明确家庭教育的定位与功能,积极承担家庭的育人职责。学生家长应言传身教,提高自身的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孩子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同时,家长应当彻底摒弃“教育是学校的事儿”的错误观念,要深刻认识到“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双减”政策减的是家长的负担,而不是家长的责任。每个家庭都应当努力做好孩子的理想引领者、品格锻造者、习惯培养者、阅读陪伴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关注与孩子的心灵沟通与行为互动,在积极和谐的氛围中给予孩子潜移默化影响,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和规律,自觉担当更重要的教育责任,与学校和班主任协同联动,共同给予孩子更全面、更健康的教育。


  在学校层面上,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中小学班主任的激励保障机制,稳定班主任队伍,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和队伍建设。要完善考评体系,将班主任带班绩效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评价指标,加大班主任年限在职称晋升的比重,在评优、评奖等方面向班主任倾斜,与各类先进推荐、荣誉称号授予挂钩。要提高福利待遇,增加班主任的绩效工资和岗位津贴,建立班主任专项奖励基金,使班主任能够获得与其工作付出相匹配的经济地位。要建立时间保障,合理安排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为其提供能够专注于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所必需的时间和空间,保障班主任有时间、有精力、有热情做好建班育人工作。例如,可以将部分临时性工作适当分配给非班主任教师,还可以设立副班主任,帮助主班主任分担统计、接龙、填表等大量事务性的工作,从而避免主班主任的工作时间严重碎片化。


  在社会层面上,要加强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创建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为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因此,要普及和强化“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观念,充分营造“班主任工作是主业、专业”“当班主任是成就教师育人价值的最好体现”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纸质媒体刊发专栏文章,电视媒体播出专题节目、深度访谈,微博等网络媒体发布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真实一天和困境所在,让社会各界了解教师职业的意义与价值,尊重和维护中小学班主任的合法权益以及教育管理学生的合法权利,引导社会舆论正确处理家校矛盾、师生冲突以及管理问题。(作者:胡欣,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邱阳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落实“双减”要为班主任增力
来源:光明日报 2021-11-16 10:33:02
      学校教育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学校教育各项工作都与班主任密切相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中小学贯彻“双减”政策过程中,最具体、最繁重、最复杂的大量工作都需要中小学班主任落实。作为学校教育第一线的骨干,中小学班主任既是班级事务管理者、班集体建设指导者,又是学生健康成长引领者、家校社沟通联络者,是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的重要力量,地位特殊、责任重大。与此同时,“双减”使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时限延长、工作强度增大、心理负担加重,长此以往将成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制约。由此,充分关注中小学班主任群体的工作生活和职业发展,强化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争做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具有重要意义。家庭“减负”学校“增负”,中小学班主任面临多重挑战实施“双减”政策的目的,是让学校回归教育主阵地、让学生学习场域回归校园,这意味着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减轻的同时,必然带来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负担的增加。中小学班主任除了承担正常的学科教学任务之外,还要负责维护班级良好的教学管理秩序,组织开展班集体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和各类文体活动,处理各种各样的家校矛盾,完成学校布置的考核、检查、评比等工作,更要关注班级每名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了解学生烦恼、倾听学生声音、满足学生合理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简而言之,中小学班主任承担着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大量兜底工作,处于高负荷运转工作状态,心理和情绪都极度疲劳。从工作时间维度来看,中国教科院曾做过调查统计,“双减”政策实施前中小学教师每周工作时间达到52.5小时,远超劳动法规定的40小时,很多教师已经是在超负荷工作。根据“双减”政策要求,中小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5+2”模式,每周5天、每天开展2小时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还要提供延时托管服务,这意味着包括班主任在内的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将进一步延长。特别是在课后服务结束后,中小学班主任除了完成作业批改、隔天备课、教研等工作之外,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与学生家长沟通学生在校情况、与学科教师协调班级管理事务、完成学校要求的各种管理统计等工作,常常工作到晚上10点甚至更久,次日很多班主任还要在早晨7点前赶到学校做各种准备,基本的休息时间难以保障。从工作强度维度来看,很多学校管理模式建立在班主任管理基础之上,日常管理基本上全部由班主任包揽,甚至有些学校规定班主任必须做到早自习到、课间操到、上下午眼保健操到、午休到、放学到……导致班主任时间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杂、乱、散成为工作常态。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既要应对自身教学教研的各类检查,还要应对班级的卫生、纪律、安全等各方面工作,班主任工作与教学工作矛盾突出,难以专注集中精力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这些易导致班主任压力增大。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后,无论是“加强作业完成指导”,还是“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客观上都大大增加了班主任的教育教学难度。要求包括班主任在内的中小学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课堂教学的设计、重视备课与教研活动、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由此带来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强度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心理负担维度来看,中小学班主任承受着来自社会舆论、学生家长和自身家庭的三重精神压力,不堪重负。一方面,社会普遍认为班主任是学生在校期间一切事务的具体管理者,任何一点工作失误都容易被放大,成为社会舆论针对的对象。另一方面,学生家长认为中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了解最深,是学生在校的第一责任人,因此“有事找班主任”成为学生家长的普遍认知,经常把孩子成绩不好、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或者孩子之间发生小矛盾的责任全部归咎于班主任。此外,中小学班主任除去教师身份之外,很多人也是为人父母,但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导致几乎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难以兼顾自己的家庭,家庭矛盾突出、心理负担加重。“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亟待关注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小学班主任群体承受的高强度工作和巨大心理压力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全社会要关心关注中小学班主任群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切实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为不断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作出积极贡献。“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充分发挥学校主体作用,明确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是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解决中小学班主任困境的关键突破。2018年的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也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在家庭层面上,要重新明确家庭教育的定位与功能,积极承担家庭的育人职责。学生家长应言传身教,提高自身的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孩子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同时,家长应当彻底摒弃“教育是学校的事儿”的错误观念,要深刻认识到“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双减”政策减的是家长的负担,而不是家长的责任。每个家庭都应当努力做好孩子的理想引领者、品格锻造者、习惯培养者、阅读陪伴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关注与孩子的心灵沟通与行为互动,在积极和谐的氛围中给予孩子潜移默化影响,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和规律,自觉担当更重要的教育责任,与学校和班主任协同联动,共同给予孩子更全面、更健康的教育。在学校层面上,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中小学班主任的激励保障机制,稳定班主任队伍,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和队伍建设。要完善考评体系,将班主任带班绩效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评价指标,加大班主任年限在职称晋升的比重,在评优、评奖等方面向班主任倾斜,与各类先进推荐、荣誉称号授予挂钩。要提高福利待遇,增加班主任的绩效工资和岗位津贴,建立班主任专项奖励基金,使班主任能够获得与其工作付出相匹配的经济地位。要建立时间保障,合理安排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为其提供能够专注于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所必需的时间和空间,保障班主任有时间、有精力、有热情做好建班育人工作。例如,可以将部分临时性工作适当分配给非班主任教师,还可以设立副班主任,帮助主班主任分担统计、接龙、填表等大量事务性的工作,从而避免主班主任的工作时间严重碎片化。在社会层面上,要加强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创建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为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因此,要普及和强化“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观念,充分营造“班主任工作是主业、专业”“当班主任是成就教师育人价值的最好体现”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纸质媒体刊发专栏文章,电视媒体播出专题节目、深度访谈,微博等网络媒体发布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真实一天和困境所在,让社会各界了解教师职业的意义与价值,尊重和维护中小学班主任的合法权益以及教育管理学生的合法权利,引导社会舆论正确处理家校矛盾、师生冲突以及管理问题。(作者:胡欣,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