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教育在线
怎么看待大学生徜徉社交网络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颖 金子鑫 发布时间:2021-11-02 10:17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在科技化、信息化、网络化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交媒体也迎来了飞速发展。从80、90年代的“笔友”,到天涯、博客交流平台的盛行,进而人人网风靡校园成为一代大学生的回忆。贴吧、论坛的兴起让人与人的交流变得简单而快捷,圈层文化开始显现,社交成为了全新的风尚。随着智能手机逐渐普及,大学生们社交方向从电脑转向移动互联网,随之而来的是微博、QQ和微信的接续兴盛,成为当今大学生社交的主要渠道。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成为社会新风尚,从而社会结构“扁平化”,价值取向“多元化”,抖音、公众号、Soul、探探、Falo不断成为大学生交流交往的新时尚,随着蓝城兄弟赴美上市,仅国内就高达4900万用户的Blued引人注目,社交网络的多元化发展趋向不断延伸。与此同时,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依赖愈来愈甚,聊天、交友、“面基”不断在校园流行,课堂、宿舍、食堂、道路上,“低头族”们随时都在关注着自己的社交信息;传统的“你好”变成了手机中的“哈喽”,常见的握手变成了软件中的“向左划”,口语的“吃了么”变成了网络中的“换照片”,愈来愈多的人将线下互动转换成了线上交互,“宅”成为大学生的新名词。全球42亿社交媒体用户中一般用户平均社交媒体花费时长为2小时25分,而青春昂扬、时间自由的大学生却较此指数成倍增长,由此带来的心理和健康风险不容忽视。那么,怎么看待大学生徜徉社交网络的问题呢?


  网上社交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心的一部分


  对于大学生而言,网上社交已成为生活中心的一部分。学校通知传达、社团活动组织、日常交流无不依赖社交网络,学习、生活、恋爱、交往无不需要社交网络应用。如果说“80、90后”使用社交网络进行沟通依靠的是市场引导,那么“00后”使用社交网络进行沟通更具有“原生性”。“00后”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自出生时起就享受着社交网络带来的便利。到了大学,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层出不穷的新兴社交软件因其便捷的操作被广泛的应用。因此,相较于其他年龄层,“00后”大学生对于网络交流的认同感更高。


  网上社交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心的一部分,还因为从社会发展需求看,仍处在青年阶段的大学生在心智、思维和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上仍处于懵懂状态,处于从未知向已知过渡的状态。大学生渴望得到认同,渴望与世界、他人建立联系,而社交媒体的出现正好与大学生强烈的社会交往需求相匹配。社交媒体依据对用户设置、浏览记录等数据的精准测算,软件会主动促进圈层化,让大学生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随着媒介技术创新与差异化发展,社交媒体之间的信息分享链接更趋人性化,用户可在各类社交圈层间“自由穿越”,进行信息生产与分享。因而社交网络成为大学生快速了解和认识世界,并获得群体内部认同与成就感的重要社交场合。


  此外,从大学生人际交往需求看,大学是从“学生族”到“职场人”的过渡期,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掌握和具备的重要社会技能。大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汇聚着不同的价值观,也面临着语言、生活习惯等不同而带来的疏离。与传统社交相比,网络社交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面对面容易产生“火花”,而虚拟网络社交可以将摩擦与隔阂降到最低,不用担心尴尬、害羞,矛盾的冲突和激情的碰撞,心中的温情和内心的想法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社交媒体的出现对于内向不善社交的大学生更是一次质的突破,让他们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变得简单。


  大学生徜徉社交网络应当注意的问题


  社交网络整合了网络、手机平台的优势,融合了音频、视频、图解、H5、小程序等多样形式,突破了地域的壁垒和时间的限制,通过对用户点对点的精准推送,满足受众“快餐式”的信息接收需求。同时,社交网络的转发、评论、点赞、分享等互动功能,能够建立起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多重沟通反馈渠道,实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使受众从单向的接受者成为双向的参与者,因而社交网络成了大学生展现自我的重要平台。大学生们在指尖下的屏幕互动中提高了自己的“被关注度”,满足了大学生自我表达的需求和渴望。并且,大学生在“点赞”与“评论”之间,更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内心的“代入感”,这使得大学生们格外注重社交网络平台中“个体形象”的塑造。


  然而,当虚假的美颜、滤镜横行、“晒图”变成修图,当分享成为炫耀、交流成为宣泄,虚拟的“朋友圈”似乎正在走向扭曲,而沉迷于虚拟“朋友圈”的大学生更容易在网络的洪流中迷失自我。而且,网络社交归根到底属于“虚拟社交”,“虚拟社交”虽然在形式上扩大了社交圈,实质上却缩小了大学生的“有效交际圈”。因为这种“虚拟社交”大部分属于“点赞式”或“广播式”的社交,徜徉在社交网络的大学生可能前一刻享受着娱乐与喧嚣,下一刻放下手机却变得更加寂寥而孤独。


  此外,社交媒体的理念是“如何使软件消耗用户更多的时间和有意识的注意力”,并运用了人类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的心理需求,同时通过快速迭代的方式,不断丰富社交网络的玩法。这种设计思路使得它具有容易使人“上瘾”的属性,而相比中学时代,大学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相对宽松,如果大学生本身自制力不足,让各种五花八门的社交媒体成为强势一方,加速入侵到自己的学习生活,有事无事就拿出手机各种刷,从微信朋友圈、跳到知乎、豆瓣,再到抖音、B站,乐此不疲、情不自禁,“永远在线”,强迫性使用现象愈演愈烈,那么他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社交网络所绑架。而沉迷的背后不仅是社会技能学习的忽略,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疏远,还会干扰大学生的认知及情绪控制,致使真实社会中社交技能水平的降低,甚至会引发抑郁等心理问题。


  营造网络社交良好“生态环境”


  社交网络改变了传统“人-人”的社交方式模式,为大学生拓展了社交的选择和可能性。现今大学生的网络社交,就像茶余饭后人们的谈天侃地、冬日咖啡厅里的聚会交际,这是现代青年的一种文化选择。因而尊重大学生社交网络文化,应当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成长空间,肯定和接纳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同时,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使用社交网络,还有必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首先,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和社交网络专门立法,鼓励和推动网络运营者、服务提供者制定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准则,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切实履行网络监管责任,并积极备案和建立举报、防御机制,通过多方协作,全面净化网络空间,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传播正能量。其次,要充分挖掘大学生更深层次的“自”力量,通过促进大学生意向性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实现其自检、自查、自反省、自教育、自认知、自净化、自纠偏,提高其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有效防范网络沉迷。最后,作为承载大学生活的高校要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多举办一些助力大学生释放青春活力,多样化、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娱乐活动,还要积极鼓励学校社团的发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现实交往活动来增加大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大学生从现实的沟通与分享互动中“扩列”交友,获得情感陪伴,建立和朋辈之间的亲密关系,找到群体的归属感。同时也要注意对大学生的情感疏导,帮助大学生改变消极的自我认知,提高社交技能、减少社交焦虑,让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健康社交、知识社交、兴趣社交,树立起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担负起新时代的使命和责任。(作者:王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金子鑫,系该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邱阳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怎么看待大学生徜徉社交网络
来源:光明日报 2021-11-02 10:17:36
      在科技化、信息化、网络化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交媒体也迎来了飞速发展。从80、90年代的“笔友”,到天涯、博客交流平台的盛行,进而人人网风靡校园成为一代大学生的回忆。贴吧、论坛的兴起让人与人的交流变得简单而快捷,圈层文化开始显现,社交成为了全新的风尚。随着智能手机逐渐普及,大学生们社交方向从电脑转向移动互联网,随之而来的是微博、QQ和微信的接续兴盛,成为当今大学生社交的主要渠道。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成为社会新风尚,从而社会结构“扁平化”,价值取向“多元化”,抖音、公众号、Soul、探探、Falo不断成为大学生交流交往的新时尚,随着蓝城兄弟赴美上市,仅国内就高达4900万用户的Blued引人注目,社交网络的多元化发展趋向不断延伸。与此同时,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依赖愈来愈甚,聊天、交友、“面基”不断在校园流行,课堂、宿舍、食堂、道路上,“低头族”们随时都在关注着自己的社交信息;传统的“你好”变成了手机中的“哈喽”,常见的握手变成了软件中的“向左划”,口语的“吃了么”变成了网络中的“换照片”,愈来愈多的人将线下互动转换成了线上交互,“宅”成为大学生的新名词。全球42亿社交媒体用户中一般用户平均社交媒体花费时长为2小时25分,而青春昂扬、时间自由的大学生却较此指数成倍增长,由此带来的心理和健康风险不容忽视。那么,怎么看待大学生徜徉社交网络的问题呢?网上社交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心的一部分对于大学生而言,网上社交已成为生活中心的一部分。学校通知传达、社团活动组织、日常交流无不依赖社交网络,学习、生活、恋爱、交往无不需要社交网络应用。如果说“80、90后”使用社交网络进行沟通依靠的是市场引导,那么“00后”使用社交网络进行沟通更具有“原生性”。“00后”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自出生时起就享受着社交网络带来的便利。到了大学,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层出不穷的新兴社交软件因其便捷的操作被广泛的应用。因此,相较于其他年龄层,“00后”大学生对于网络交流的认同感更高。网上社交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心的一部分,还因为从社会发展需求看,仍处在青年阶段的大学生在心智、思维和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上仍处于懵懂状态,处于从未知向已知过渡的状态。大学生渴望得到认同,渴望与世界、他人建立联系,而社交媒体的出现正好与大学生强烈的社会交往需求相匹配。社交媒体依据对用户设置、浏览记录等数据的精准测算,软件会主动促进圈层化,让大学生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随着媒介技术创新与差异化发展,社交媒体之间的信息分享链接更趋人性化,用户可在各类社交圈层间“自由穿越”,进行信息生产与分享。因而社交网络成为大学生快速了解和认识世界,并获得群体内部认同与成就感的重要社交场合。此外,从大学生人际交往需求看,大学是从“学生族”到“职场人”的过渡期,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掌握和具备的重要社会技能。大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汇聚着不同的价值观,也面临着语言、生活习惯等不同而带来的疏离。与传统社交相比,网络社交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面对面容易产生“火花”,而虚拟网络社交可以将摩擦与隔阂降到最低,不用担心尴尬、害羞,矛盾的冲突和激情的碰撞,心中的温情和内心的想法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社交媒体的出现对于内向不善社交的大学生更是一次质的突破,让他们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变得简单。大学生徜徉社交网络应当注意的问题社交网络整合了网络、手机平台的优势,融合了音频、视频、图解、H5、小程序等多样形式,突破了地域的壁垒和时间的限制,通过对用户点对点的精准推送,满足受众“快餐式”的信息接收需求。同时,社交网络的转发、评论、点赞、分享等互动功能,能够建立起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多重沟通反馈渠道,实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使受众从单向的接受者成为双向的参与者,因而社交网络成了大学生展现自我的重要平台。大学生们在指尖下的屏幕互动中提高了自己的“被关注度”,满足了大学生自我表达的需求和渴望。并且,大学生在“点赞”与“评论”之间,更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内心的“代入感”,这使得大学生们格外注重社交网络平台中“个体形象”的塑造。然而,当虚假的美颜、滤镜横行、“晒图”变成修图,当分享成为炫耀、交流成为宣泄,虚拟的“朋友圈”似乎正在走向扭曲,而沉迷于虚拟“朋友圈”的大学生更容易在网络的洪流中迷失自我。而且,网络社交归根到底属于“虚拟社交”,“虚拟社交”虽然在形式上扩大了社交圈,实质上却缩小了大学生的“有效交际圈”。因为这种“虚拟社交”大部分属于“点赞式”或“广播式”的社交,徜徉在社交网络的大学生可能前一刻享受着娱乐与喧嚣,下一刻放下手机却变得更加寂寥而孤独。此外,社交媒体的理念是“如何使软件消耗用户更多的时间和有意识的注意力”,并运用了人类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的心理需求,同时通过快速迭代的方式,不断丰富社交网络的玩法。这种设计思路使得它具有容易使人“上瘾”的属性,而相比中学时代,大学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相对宽松,如果大学生本身自制力不足,让各种五花八门的社交媒体成为强势一方,加速入侵到自己的学习生活,有事无事就拿出手机各种刷,从微信朋友圈、跳到知乎、豆瓣,再到抖音、B站,乐此不疲、情不自禁,“永远在线”,强迫性使用现象愈演愈烈,那么他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社交网络所绑架。而沉迷的背后不仅是社会技能学习的忽略,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疏远,还会干扰大学生的认知及情绪控制,致使真实社会中社交技能水平的降低,甚至会引发抑郁等心理问题。营造网络社交良好“生态环境”社交网络改变了传统“人-人”的社交方式模式,为大学生拓展了社交的选择和可能性。现今大学生的网络社交,就像茶余饭后人们的谈天侃地、冬日咖啡厅里的聚会交际,这是现代青年的一种文化选择。因而尊重大学生社交网络文化,应当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成长空间,肯定和接纳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同时,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使用社交网络,还有必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首先,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和社交网络专门立法,鼓励和推动网络运营者、服务提供者制定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准则,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切实履行网络监管责任,并积极备案和建立举报、防御机制,通过多方协作,全面净化网络空间,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传播正能量。其次,要充分挖掘大学生更深层次的“自”力量,通过促进大学生意向性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实现其自检、自查、自反省、自教育、自认知、自净化、自纠偏,提高其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有效防范网络沉迷。最后,作为承载大学生活的高校要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多举办一些助力大学生释放青春活力,多样化、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娱乐活动,还要积极鼓励学校社团的发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现实交往活动来增加大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大学生从现实的沟通与分享互动中“扩列”交友,获得情感陪伴,建立和朋辈之间的亲密关系,找到群体的归属感。同时也要注意对大学生的情感疏导,帮助大学生改变消极的自我认知,提高社交技能、减少社交焦虑,让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健康社交、知识社交、兴趣社交,树立起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担负起新时代的使命和责任。(作者:王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金子鑫,系该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