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教育在线
中国儿童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将建设100个儿童友好城市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汪文正 发布时间:2021-10-21 09:18
生成海报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儿童人口大国,儿童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人民群众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弱有所扶”等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亿万家庭期盼孩子们成长得更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托育、卫生健康等公共服务。


  如何建设对儿童更友好的城市,促进广大儿童健康茁壮成长、共享美好未来?日前,国家发改委会同22个部门研究制定《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其中,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儿童友好要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到2035年,预计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超过50%,100个左右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儿童友好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儿童友好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和全民自觉,广大儿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如何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魏义方介绍说,《指导意见》着眼于儿童及其家庭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需求,围绕普惠托育服务、基础教育、儿童健康保健、儿童看病就医和医疗保障、儿童文体服务五个方面,提出推进公共服务友好、充分满足儿童成长发展需要的任务举措。一方面,突出全周期,全面覆盖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青少年期等儿童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成长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体现全方位,涵盖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文体服务保障等面向儿童的公共服务各大领域。此次《指导意见》中提出的“1米高度看城市”“社区为儿童打造适合其游戏、阅读等微空间”等举措引发广泛关注。魏义方认为,这一系列举措描绘了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蓝图,为高质量发展面向儿童的公共服务、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提供了指引。


  哪些城市将率先建成儿童友好城市?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透露,首批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将在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中选取改革意愿强、经济基础实、建设条件成熟的作为试点,先行开展建设。欧晓理说,不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儿童工作基础条件各不相同,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因城施策。要坚持系统观念,将儿童友好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市政建设、公共建筑等方面明确儿童空间、设施等“硬标准”,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提升服务质量“软标准”。其次,创新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重点要规划建设提供儿童学习、游戏、体育锻炼、劳动实践、科技体验等寓教于乐的儿童活动场地设施,拓展亲近自然的户外空间,加强城市空间和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此外,还将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坚持公益性定位前提下,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可以市场化的领域,参与开发和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项目,不断丰富扩大有效供给,既要让孩子享受得好,又要让家长承受得起。


  “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体作用,注重个性化探索、差异化建设路径和建设模式。另一方面又要注重提炼总结共性制度建设、标准构建成果,上升为全国性制度安排,以便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欧晓理说。(记者 汪文正)


责任编辑:邱阳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中国儿童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将建设100个儿童友好城市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10-21 09:18:20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儿童人口大国,儿童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人民群众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弱有所扶”等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亿万家庭期盼孩子们成长得更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托育、卫生健康等公共服务。如何建设对儿童更友好的城市,促进广大儿童健康茁壮成长、共享美好未来?日前,国家发改委会同22个部门研究制定《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其中,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儿童友好要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到2035年,预计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超过50%,100个左右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儿童友好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儿童友好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和全民自觉,广大儿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如何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魏义方介绍说,《指导意见》着眼于儿童及其家庭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需求,围绕普惠托育服务、基础教育、儿童健康保健、儿童看病就医和医疗保障、儿童文体服务五个方面,提出推进公共服务友好、充分满足儿童成长发展需要的任务举措。一方面,突出全周期,全面覆盖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青少年期等儿童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成长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体现全方位,涵盖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文体服务保障等面向儿童的公共服务各大领域。此次《指导意见》中提出的“1米高度看城市”“社区为儿童打造适合其游戏、阅读等微空间”等举措引发广泛关注。魏义方认为,这一系列举措描绘了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蓝图,为高质量发展面向儿童的公共服务、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提供了指引。哪些城市将率先建成儿童友好城市?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透露,首批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将在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中选取改革意愿强、经济基础实、建设条件成熟的作为试点,先行开展建设。欧晓理说,不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儿童工作基础条件各不相同,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因城施策。要坚持系统观念,将儿童友好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市政建设、公共建筑等方面明确儿童空间、设施等“硬标准”,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提升服务质量“软标准”。其次,创新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重点要规划建设提供儿童学习、游戏、体育锻炼、劳动实践、科技体验等寓教于乐的儿童活动场地设施,拓展亲近自然的户外空间,加强城市空间和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此外,还将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坚持公益性定位前提下,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可以市场化的领域,参与开发和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项目,不断丰富扩大有效供给,既要让孩子享受得好,又要让家长承受得起。“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体作用,注重个性化探索、差异化建设路径和建设模式。另一方面又要注重提炼总结共性制度建设、标准构建成果,上升为全国性制度安排,以便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欧晓理说。(记者汪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