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多位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在网上发帖称,有一位老师在教室发传单推荐自己在B站上开设的《社会科学概论》网络课程。这位老师叫陈志新,是北师大的副教授。他在传单上写道:网络课,免费的,没有学分,没有作业,没有问答,没有考试,想来就来,想去就去。随后陈志新一夜涨粉20万。
在B站主页可以看到,陈志新的这门社会科学概论涵盖哲学、美学、新闻传播学、人工智能、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军事、文学艺术等多门内容,最长一个视频时长超过一个小时,每节课都会在下课的课件上打上“再见”两个字,仪式感满满。
可以看出,陈志新主讲的知识,正是当下公众的热门需求。这一“热需”,网上社科类书籍消费情况也有折射。去年,有知名电商平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大型知识普惠活动。结果显示,社科历史类书籍颇受青睐,消费者中“90后”和“00后”占比近七成。
然而,面对颇具热度的人文社科类知识需求,当前网络上高质量的公益性产品供给并不充足。特别是一些所谓传播人文社科知识的直播者和视频号,自身专业性不足,又一味追求流量,不仅是对知识文化的不尊重,甚至会对网友产生误导。因此,陈志新公益网络课的出现,一方面顺应了大众的知识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对当下网络传播的有益补充。
高校教师的舞台,不仅是在校园内面向学生传播知识,关注现实社会,服务和影响大众,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成果,推动社会发展与文化进步,也是其在培养专门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之外所担负的重要功能和使命。
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传播载体多元且丰富,为学者走出学术研究的“深闺”,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知识思想与研究成果提供了条件。实际上,像陈志新这样通过短视频形式,普及专业知识而走红的高校教师不止一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专业化打底,大众化表达,通过网络平台使学者更接地气,使公众获取知识。
这种知识普惠型的网红,无疑也是互联网时代,大学教育回归教育本源的新表征。但也要指出,目前来看,高校教师、科研机构专业人员,并不都愿意在业余时间去做专业知识普及的工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知识普及难以被认为是学术成果,多数时候不被纳入教学科研绩效考评的范畴,更别说那些网络课程了。这就提出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建立高校科研机构人员进行知识普及的激励机制,不断推动大学教育走出书斋、走向大众,夯实文化强国建设的社会基础。
还要认识到,作为一种传播形式,短视频天然具有碎片化传播的特点,它既有信息受限的短板,也存在使碎片化时间得到有效使用的优长。面对大众日益提升的知识需求,关键是如何充分发挥好它的效用。随着技术进步和时代发展,传播工具和平台也会迭代演变,未来或许不单单是短视频,还会有更多更新的传播方式。而永恒不变的,当是大学的社会责任和人文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