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教育在线
2023高考情报局|上海大学:以拔尖人才培养为牵引 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3-06-15 14:42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近日,上海大学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主任陆瑾在线做客新华网2023高考情报局,向广大考生和家长介绍2023年学校的招生政策和特色专业等情况。


  陆瑾表示,近年来,上海大学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坚持先行先试,走在教育教学改革前沿;始终聚焦一流,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栋梁。


  Q1:请简单介绍一下上海大学的基本情况?


  陆瑾:上海大学诞生于1922年,是中国共产党主导创办并实际领导的第一所正规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理、工、文、艺、经、管、法等12个学科门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5个,本科专业101个。学校现有在校学生近4万名,教职员工5300余名,全职两院院士6名、海外院士10名,国家级人才240余名。


  Q2: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有哪些特色?


  陆瑾:一是实施以“三制”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进程,自主选择教师、课程和学习时间,学校强化实践环节、注重课外培养,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学校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成立12个本科生书院;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系统推进导师全员参与、全程陪伴和全方位指导的“三全育人”,与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相融相促,服务国家战略、对接人才需求。


  二是建立以“拔尖”为牵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目前已构建了基础学科拔尖/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卓越创新工程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及创新人才培养四个可供学生选择的人才培养模式。


  钱伟长学院作为国家试点学院实施“基础学科”和“前沿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未来技术学院瞄准未来智能无人系统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未来科技卓越创新人才;微电子学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集成电路领域卓越创新工程人才。学校按“OBE”理念,全面优化培养方案,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构建校企合作育人,科教融合育人,国际交流合作育人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同时以双学士学位项目和辅修专业为载体培养复合型人才。


  三是深化以“卓越”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内涵。


  (1)坚持质量为先,学校重视本科专业建设,目前已有55个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属材料工程等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4个专业通过AACSB(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国际认证。思政课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和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校。


  (2)完善通识教育,构建贯穿本科四年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2011年以来,学校开始全面实施按类招生与通识教育,构建由“政治文明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等六大模块组成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50多门核心通识课、260多门通选课和400余门教授领衔的新生研讨课。


  (3)改革教学模式,构建研究型挑战性教学模式,全校500余门课程采用研究型挑战性教学模式,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研究式教学,建立拔尖培养和普遍能力提升相统一的研究型挑战性教学模式,实现科教、产教在第一课堂的融合。


  (4)推进创新教育,学校面向“工商文艺管”全学科,建设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的大工程实践平台,以“国之重器”重大装备的设计、制造、检测、应用实际场景为基础,引入国家大工程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为学生提供产业级的工程实践和劳动教育基础设施,为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和思维的国家重大领军人才和卓越人才提供坚实的支撑。


  Q3:上海大学国际化特色鲜明,请您简要介绍下?


  陆瑾:学校立足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办学目标,不断优化全球合作网络,与55个国家和地区的251所院校或机构签署校际合作协议,与世界前200高校的合作总数达到52所;与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沃顿商学院、多伦多大学等海外合作伙伴大学建立了交换生、联合培养等长短期项目。


  Q4:学校有哪些特色学院和专业?


  陆瑾: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是全国17所“国家试点学院”之一、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试点院(系)之一和上海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实施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采用3+1+X的学制模式,(其中3为本科阶段,X为研究生阶段,中间的1年为本科与研究生的融合阶段)。通过“大师引领、大项目牵引、大平台支撑”构建“一体两翼”的培养模式,探索并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前沿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23年钱伟长学院继续按理科试验班类、理科试验班进行招生。其中“理科试验班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和材料设计科学与工程四个专业;“理科试验班”包含应用化学和生物工程两个专业。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行业顶尖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建立五位一体的产教深度融合管理机制,实施“科学技术+产业实践”的“准工业化”培养模式,培养集成电路领域卓越创新工程人才。学院已获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入选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国“芯”路》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


  上海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瞄准未来智能无人系统的前沿性、突破性、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以国家双一流学科为支撑,以未来智能无人系统为载体,通过本硕博贯通的、通过基于挑战性项目牵引的进阶式研究和学习体系,全过程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3年实施“未来智能无人系统领军计划”,按电子信息类招生,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机械电子工程3个专业。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聚焦城市社会治理,致力于打造“新都市社会学学派”,努力建设成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型学院。学院建有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上海大学文学院具有完备的全建制学科体系,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历史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传承1912年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的海派美术精神,依托上海大学综合性多学科优势,以“构建国际都市艺术中国坐标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艺术专门人才。现任院长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学院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建筑学),1个专业学位(艺术硕士/MFA)。学院现有美术学等17个本科专业,其中美术学、雕塑、中国画、绘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7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筑学、城乡规划、艺术与科技3个专业为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首任院长为陈凯歌导演,前身为成立于1995年由著名导演谢晋担任院长的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学院拥有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数字媒体创意工程等3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艺术硕士(MFA)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点;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数字媒体创意工程等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建有戏剧与影视学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覆盖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完整的教育体系。设表演、戏剧影视导演、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动画、数字媒体技术、电影制作等9个本科专业,其中广播电视编导、动画、数字媒体技术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Q5:学校今年的招生政策是否有调整?


  陆瑾:上海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规模继续维持稳定,总计划4800人,兼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服务全国、支援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


  学校以按类和专业相结合的方式招生,将部分专业按学科门类等因素分为理学工学I类(新增城市设计专业)、理学工学II类、经济管理类、人文社科类。新增的城市设计专业,立足于新时期高品质城乡空间营造的国家战略需求,体现工程技术与人文艺术的融合,培养具善于创新并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


  2023年学校增设“电子信息类”,含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机械电子工程3个专业,依托未来技术学院,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战略思维、全球视野、勇于创新的未来智能无人系统及其拓宽领域的领军人才。


  上海大学本科普通批,坚持两大举措保证考生最大利益。一是除内蒙古外的招生省市,录取坚持“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方式,即按平行志愿方式录取。各专业之间无级差。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可遵循个人专业志趣填报。内蒙古自治区本科第一批次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的专业志愿清”录取规则。


  二是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市,对投档至上海大学的考生,愿意服从所有专业调剂、体检不受限制且高考外语单科成绩达要求者,不会退档。建议考生选择“愿意服从所有专业调剂”。


  Q6: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陆瑾:上海大学有35万校友遍布全球,每年输送近万名毕业生服务上海及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学校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21年入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百篇典型经验和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基地。


  上海大学建立了“生涯领航、就业攀登”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体系,突出价值引领,重视生涯教育,聚焦分类需求,全方位助力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高质量就业,每年有许多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建功立业。


  上海大学毕业生兼备硬核心和软实力,知识面广、适应力强,专业扎实上手快、视野开阔有魄力,受到用人单青睐。


  本科生深造率约为四成,其中,“双一流”高校录取本科毕业生占本科境内升学人数的93%以上。除本校外,录取我校毕业生超过10名的“双一流”高校主要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境外深造主要集中在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德国、加拿大。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等。在世界大学排名前50位的境外高校深造的占境外深造总人数的比例超过30%。


  直接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85%以上选择在长三角地区就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金融业,建筑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是位居前五的行业门类。2022年,本科毕业生服务于集成电路制造、专/通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生物医药制造等重点产业的集聚度达到59.15%。

责任编辑:陈钇彤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2023高考情报局|上海大学:以拔尖人才培养为牵引 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
来源:新华网 2023-06-15 14:42:28
      近日,上海大学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主任陆瑾在线做客新华网2023高考情报局,向广大考生和家长介绍2023年学校的招生政策和特色专业等情况。陆瑾表示,近年来,上海大学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坚持先行先试,走在教育教学改革前沿;始终聚焦一流,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栋梁。Q1:请简单介绍一下上海大学的基本情况?陆瑾:上海大学诞生于1922年,是中国共产党主导创办并实际领导的第一所正规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理、工、文、艺、经、管、法等12个学科门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5个,本科专业101个。学校现有在校学生近4万名,教职员工5300余名,全职两院院士6名、海外院士10名,国家级人才240余名。Q2: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有哪些特色?陆瑾:一是实施以“三制”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进程,自主选择教师、课程和学习时间,学校强化实践环节、注重课外培养,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学校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成立12个本科生书院;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系统推进导师全员参与、全程陪伴和全方位指导的“三全育人”,与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相融相促,服务国家战略、对接人才需求。二是建立以“拔尖”为牵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目前已构建了基础学科拔尖/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卓越创新工程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及创新人才培养四个可供学生选择的人才培养模式。钱伟长学院作为国家试点学院实施“基础学科”和“前沿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未来技术学院瞄准未来智能无人系统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未来科技卓越创新人才;微电子学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集成电路领域卓越创新工程人才。学校按“OBE”理念,全面优化培养方案,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构建校企合作育人,科教融合育人,国际交流合作育人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同时以双学士学位项目和辅修专业为载体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深化以“卓越”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内涵。(1)坚持质量为先,学校重视本科专业建设,目前已有55个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属材料工程等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4个专业通过AACSB(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国际认证。思政课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和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校。(2)完善通识教育,构建贯穿本科四年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2011年以来,学校开始全面实施按类招生与通识教育,构建由“政治文明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等六大模块组成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50多门核心通识课、260多门通选课和400余门教授领衔的新生研讨课。(3)改革教学模式,构建研究型挑战性教学模式,全校500余门课程采用研究型挑战性教学模式,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研究式教学,建立拔尖培养和普遍能力提升相统一的研究型挑战性教学模式,实现科教、产教在第一课堂的融合。(4)推进创新教育,学校面向“工商文艺管”全学科,建设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的大工程实践平台,以“国之重器”重大装备的设计、制造、检测、应用实际场景为基础,引入国家大工程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为学生提供产业级的工程实践和劳动教育基础设施,为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和思维的国家重大领军人才和卓越人才提供坚实的支撑。Q3:上海大学国际化特色鲜明,请您简要介绍下?陆瑾:学校立足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办学目标,不断优化全球合作网络,与55个国家和地区的251所院校或机构签署校际合作协议,与世界前200高校的合作总数达到52所;与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沃顿商学院、多伦多大学等海外合作伙伴大学建立了交换生、联合培养等长短期项目。Q4:学校有哪些特色学院和专业?陆瑾: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是全国17所“国家试点学院”之一、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试点院(系)之一和上海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实施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采用3+1+X的学制模式,(其中3为本科阶段,X为研究生阶段,中间的1年为本科与研究生的融合阶段)。通过“大师引领、大项目牵引、大平台支撑”构建“一体两翼”的培养模式,探索并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前沿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23年钱伟长学院继续按理科试验班类、理科试验班进行招生。其中“理科试验班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和材料设计科学与工程四个专业;“理科试验班”包含应用化学和生物工程两个专业。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行业顶尖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建立五位一体的产教深度融合管理机制,实施“科学技术+产业实践”的“准工业化”培养模式,培养集成电路领域卓越创新工程人才。学院已获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入选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国“芯”路》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上海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瞄准未来智能无人系统的前沿性、突破性、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以国家双一流学科为支撑,以未来智能无人系统为载体,通过本硕博贯通的、通过基于挑战性项目牵引的进阶式研究和学习体系,全过程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3年实施“未来智能无人系统领军计划”,按电子信息类招生,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机械电子工程3个专业。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聚焦城市社会治理,致力于打造“新都市社会学学派”,努力建设成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型学院。学院建有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上海大学文学院具有完备的全建制学科体系,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历史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传承1912年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的海派美术精神,依托上海大学综合性多学科优势,以“构建国际都市艺术中国坐标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艺术专门人才。现任院长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学院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建筑学),1个专业学位(艺术硕士/MFA)。学院现有美术学等17个本科专业,其中美术学、雕塑、中国画、绘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7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筑学、城乡规划、艺术与科技3个专业为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首任院长为陈凯歌导演,前身为成立于1995年由著名导演谢晋担任院长的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学院拥有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数字媒体创意工程等3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艺术硕士(MFA)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点;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数字媒体创意工程等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建有戏剧与影视学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覆盖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完整的教育体系。设表演、戏剧影视导演、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动画、数字媒体技术、电影制作等9个本科专业,其中广播电视编导、动画、数字媒体技术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Q5:学校今年的招生政策是否有调整?陆瑾:上海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规模继续维持稳定,总计划4800人,兼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服务全国、支援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学校以按类和专业相结合的方式招生,将部分专业按学科门类等因素分为理学工学I类(新增城市设计专业)、理学工学II类、经济管理类、人文社科类。新增的城市设计专业,立足于新时期高品质城乡空间营造的国家战略需求,体现工程技术与人文艺术的融合,培养具善于创新并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2023年学校增设“电子信息类”,含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机械电子工程3个专业,依托未来技术学院,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战略思维、全球视野、勇于创新的未来智能无人系统及其拓宽领域的领军人才。上海大学本科普通批,坚持两大举措保证考生最大利益。一是除内蒙古外的招生省市,录取坚持“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方式,即按平行志愿方式录取。各专业之间无级差。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可遵循个人专业志趣填报。内蒙古自治区本科第一批次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的专业志愿清”录取规则。二是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市,对投档至上海大学的考生,愿意服从所有专业调剂、体检不受限制且高考外语单科成绩达要求者,不会退档。建议考生选择“愿意服从所有专业调剂”。Q6: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陆瑾:上海大学有35万校友遍布全球,每年输送近万名毕业生服务上海及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学校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21年入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百篇典型经验和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基地。上海大学建立了“生涯领航、就业攀登”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体系,突出价值引领,重视生涯教育,聚焦分类需求,全方位助力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高质量就业,每年有许多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建功立业。上海大学毕业生兼备硬核心和软实力,知识面广、适应力强,专业扎实上手快、视野开阔有魄力,受到用人单青睐。本科生深造率约为四成,其中,“双一流”高校录取本科毕业生占本科境内升学人数的93%以上。除本校外,录取我校毕业生超过10名的“双一流”高校主要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境外深造主要集中在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德国、加拿大。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等。在世界大学排名前50位的境外高校深造的占境外深造总人数的比例超过30%。直接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85%以上选择在长三角地区就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金融业,建筑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是位居前五的行业门类。2022年,本科毕业生服务于集成电路制造、专/通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生物医药制造等重点产业的集聚度达到5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