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教育在线
代表委员谈教育科技人才
增机会挑大梁,让青年成为创新生力军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刘垠 陆成宽 发布时间:2023-03-09 14:23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3个月前,31岁的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副教授申涛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发表的论文,引起国际同行广泛关注。该研究有望实现廉价大宗石化原料到药物的高价值转化,并为某些化工行业的“卡脖子”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该成果的取得,离不开雪中送炭的50万元经费。在实验室建设初期经费急缺时,申涛的研究成功入选针对青年科研人员的首批“交大2030”计划C类项目。


  “在减负行动3.0国家新政策下,青年科研人员切实享受到了政策‘福利’,除了经费支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机会也更多了。”3月8日,申涛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很庆幸赶上了好时候。如今,自己也能沉下心、有信心开展原创性探索型研究了,减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童金南也有很深的感受。他以所在学院为例说,每年超过半数水平较高的科研成果,是青年科研人员完成的。


  “在国家减负赋能系列政策大力支持下,青年科研人员成了成果产出的主力军。”童金南说。


  减负增机会


  2022年8月8日,科技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这是近四年来,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开展的第三轮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又称减负行动3.0。


  来自科技部的调查问卷显示,减负行动3.0实施半年来,近六成受访科研人员感受到该行动在减轻青年科研人员非必要负担方面带来的效果:近5年来,53.3%的科研人员认为青年人员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机会更多了,54.8%认为新入职科研岗位的青年人员的科研启动经费覆盖面更广了……


  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戴庆看来,减负行动3.0不仅保障青年科研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科研,减少不必要的事务性工作和应酬性活动,鼓励开展原创性、探索性、前沿性研究,还优化评价体系和奖励政策,提升青年人的职业发展前景等。


  压担子挑大梁


  “减负行动3.0在‘减负担’的同时,还通过提供更多参与国家重大任务、接受稳定资助的机会,给青年人才‘压担子’。”科技部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一级调研员孔江涛说。


  值得关注的是,在挑大梁方面,目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岁以下青年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已超2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进一步扩大支持范围,2022年在66个专项中部署设立了432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涉及国拨经费超12.8亿元。


  一系列政策红利,让不少青年人在学术生涯初期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童金南的学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宋海军就是其中之一。


  宋海军主导的研究团队,2月初在《科学》上发表了一项关于贵阳生物群的重要研究,为理解最大规模灭绝后的生命恢复速度和模式提供了新认识。


  “这项研究得益于几代人的接续努力,在团队里,我算第三代,宋海军是第四代,他成长得很快。”童金南强调,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唱主角,不仅需要项目、平台支持,还需要有人带、团队合作,也要有好的科研氛围以及国际合作条件。


  戴庆所在的纳米光子学学科领域,活跃在研究最前沿的大部分为30—40岁的青年科技人员。“很多30岁左右的年轻科研人员在国家重大任务中挑大梁、担大任,充分说明减负政策有效激发了年轻人的活力。”他说。


  还需打通关键一环


  “减负行动3.0刚刚开展半年,实际效果还在传导中,有些行动措施还未真正惠及青年科研人员。”孔江涛坦言,调查表明,逾六成科研人员认为评价考核的频率没有降低、评价考核负担没有减轻,“这些都是我们未来推进行动落实的工作重点。”


  如何进一步加大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力度?申涛希望,提高科研经费资助体系对青年人才的资助比例,在容错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空间。考核评价中,尽量以培养人才为导向,而非项目快速结题、出成果为导向。


  “与减负行动1.0和2.0不同的是,除了国家有关部门、地方管理部门要改进完善管理制度,科研单位是减负行动3.0落实的关键一环,需要通过科研单位落实达到行动效果。”孔江涛强调。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一直在为青年科研人才鼓与呼。“经费和政策方面向青年人倾斜很重要,但也不能忽视长期稳定的支持以及相应的支撑平台建设。”他强调,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方面,只有让青年科技人员切身感受到上升的空间和盼头,大家才会心无旁骛。(记者:刘垠、陆成宽)

责任编辑:陈钇彤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增机会挑大梁,让青年成为创新生力军
来源:科技日报 2023-03-09 14:23:16
      3个月前,31岁的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副教授申涛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发表的论文,引起国际同行广泛关注。该研究有望实现廉价大宗石化原料到药物的高价值转化,并为某些化工行业的“卡脖子”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值得一提的是,该成果的取得,离不开雪中送炭的50万元经费。在实验室建设初期经费急缺时,申涛的研究成功入选针对青年科研人员的首批“交大2030”计划C类项目。“在减负行动3.0国家新政策下,青年科研人员切实享受到了政策‘福利’,除了经费支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机会也更多了。”3月8日,申涛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很庆幸赶上了好时候。如今,自己也能沉下心、有信心开展原创性探索型研究了,减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童金南也有很深的感受。他以所在学院为例说,每年超过半数水平较高的科研成果,是青年科研人员完成的。“在国家减负赋能系列政策大力支持下,青年科研人员成了成果产出的主力军。”童金南说。减负增机会2022年8月8日,科技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这是近四年来,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开展的第三轮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又称减负行动3.0。来自科技部的调查问卷显示,减负行动3.0实施半年来,近六成受访科研人员感受到该行动在减轻青年科研人员非必要负担方面带来的效果:近5年来,53.3%的科研人员认为青年人员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机会更多了,54.8%认为新入职科研岗位的青年人员的科研启动经费覆盖面更广了……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戴庆看来,减负行动3.0不仅保障青年科研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科研,减少不必要的事务性工作和应酬性活动,鼓励开展原创性、探索性、前沿性研究,还优化评价体系和奖励政策,提升青年人的职业发展前景等。压担子挑大梁“减负行动3.0在‘减负担’的同时,还通过提供更多参与国家重大任务、接受稳定资助的机会,给青年人才‘压担子’。”科技部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一级调研员孔江涛说。值得关注的是,在挑大梁方面,目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岁以下青年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已超2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进一步扩大支持范围,2022年在66个专项中部署设立了432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涉及国拨经费超12.8亿元。一系列政策红利,让不少青年人在学术生涯初期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童金南的学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宋海军就是其中之一。宋海军主导的研究团队,2月初在《科学》上发表了一项关于贵阳生物群的重要研究,为理解最大规模灭绝后的生命恢复速度和模式提供了新认识。“这项研究得益于几代人的接续努力,在团队里,我算第三代,宋海军是第四代,他成长得很快。”童金南强调,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唱主角,不仅需要项目、平台支持,还需要有人带、团队合作,也要有好的科研氛围以及国际合作条件。戴庆所在的纳米光子学学科领域,活跃在研究最前沿的大部分为30—40岁的青年科技人员。“很多30岁左右的年轻科研人员在国家重大任务中挑大梁、担大任,充分说明减负政策有效激发了年轻人的活力。”他说。还需打通关键一环“减负行动3.0刚刚开展半年,实际效果还在传导中,有些行动措施还未真正惠及青年科研人员。”孔江涛坦言,调查表明,逾六成科研人员认为评价考核的频率没有降低、评价考核负担没有减轻,“这些都是我们未来推进行动落实的工作重点。”如何进一步加大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力度?申涛希望,提高科研经费资助体系对青年人才的资助比例,在容错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空间。考核评价中,尽量以培养人才为导向,而非项目快速结题、出成果为导向。“与减负行动1.0和2.0不同的是,除了国家有关部门、地方管理部门要改进完善管理制度,科研单位是减负行动3.0落实的关键一环,需要通过科研单位落实达到行动效果。”孔江涛强调。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一直在为青年科研人才鼓与呼。“经费和政策方面向青年人倾斜很重要,但也不能忽视长期稳定的支持以及相应的支撑平台建设。”他强调,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方面,只有让青年科技人员切身感受到上升的空间和盼头,大家才会心无旁骛。(记者:刘垠、陆成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