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黄埔区怡园小学的学生身着汉服庆祝中华传统节日元宵节,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供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在学校构建全环境育人场域,发挥课程、主体、环境等各场域要素的合力,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继承者、发扬者?这是新时代具有战略意义的理论命题,也是一项需要躬行实践的重要任务。
对学校而言,场域不仅仅是具有物理空间意义的场所,更是各种复杂矛盾的多元位置之间存在的多元关系网络。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不能仅寄希望于某一种场域,需要依靠全环境育人场域的合力。构建全环境育人场域,就是要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高速发展与普及的背景,逐步建立起“课程+课堂+个体+网络”的全环境育人网络结构,最终指向学生的主体性理解、认同与创造,指向学生个体生命的自觉生长。
课程单设与课程渗透并行,形成协同力
当前,一些小学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依然存在为开发而开发、盲目跟风,课程安排随意性较强、不考虑小学生接受能力而直接以深奥的古代文化著作为教材,照搬学科传统教学模式、教条化和灌输性较为严重等问题。究其根本,在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孤立起来,进而桎梏了教师能动性和学生精神世界的自由发展。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文化体验涵养学生的人性,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从而构建积极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审美体验和审美价值观是推动学生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发挥自身主动性与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个体之所以能成为独立的个体,并使得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区分的标志。广州市怡园小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课程单设与课程渗透两种模式相结合,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与学科教学相辅相成,充分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生命力。
在课程单设与课程渗透两种模式并行思路之下,学校建立了以“怡”为主旨、以“融”为路径,既包括显性课程又覆盖隐性内容的传统文化课程超市。学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超市”,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建设传统文化“课程超市”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生活化原则。学校践行杜威“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主张,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创设传统文化学习情境,回归生活世界的意识与人文关怀,让学生的生命得到自然展现。学校的传统文化课程既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不断丰富和积累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日常生活环境、动手实践环境、探究创造环境的创设,加强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每个学生身体、心理、品德和谐发展。二是综合化原则。过度的学科本位意识影响传统文化教育向学科教育的渗透,影响学科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至语文、艺术、体育、数学等学科课程中,借助与传统文化知识相关的故事、人物、事件,实现潜移默化和熏陶渐染的效果。
怡乐教学与自主团队结合,激发内生力
为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枯燥乏味、流于形式甚至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等问题,学校借鉴游戏化的思路,让学生在快乐中增长知识、提升素养。对于小学生而言,人性的塑造与心灵的成长,不能依靠刻板的律令和教条。打造以“乐”为内在的传统文化课堂,让教育过程充满快乐,才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怡”的本义是内心喜悦而宁静,因此怡乐课堂应该是微笑的、赏识的、安静的。
怡乐课堂是微笑的课堂。微笑是善良、友好的象征,是对他人的理解、关心和爱的表达,也是中华文明和悠久历史文化内涵传承的符号。在课堂上,教师的微笑不仅有助于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缓解课堂上的紧张气氛,带给学生自信和向上的力量,而且还能感染学生,让学生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能够带着微笑快乐地学习。
怡乐课堂是赏识的课堂。赏识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美德,也是文化传承的动力,如今亦成为一种教育理念。不少课堂的赏识往往是单向的,只有教师赏识学生,没有学生赏识教师。怡乐课堂的赏识是怡己怡人的,因此是双向的,既有教师对学生的及时表扬和鼓励,这种表扬和鼓励能让学生感受到身心的愉悦、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又有学生对教师的及时赞扬和鼓励,这种赞扬与鼓励不仅能让教师感到快乐,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肯定和鞭策。在怡乐课堂上,教师除了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成为课堂氛围管理的专家,教师要有这种情绪调节和情绪管理能力。
怡乐课堂是安静的课堂。“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儒家之“静”乃自省、致中和,静能生慧。安静的课堂不是不让学生说话,而是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善于思考的学生往往表现得比较安静,因为安静更有利于对文化内蕴的体悟与思考。现在的很多课堂为了追求教学效果,教学环节的安排过于紧凑,学生疲于合作、展示、回答问题,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学生参与度高,实际上没有给学生思考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影响了知识、文化的体验和生成。怡乐课堂要有“静”,有“留白”,要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给知识生成和素养养成留出空间。
怡园小学不仅成立自主学习小组,设置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学习分享互动环节,还把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作为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以确保学习中的分享交流扎实开展。例如节庆文化之“秋天的收获”是一场秋色秋实的分享盛会;“走遍中国”主题分享让学生敞开心扉,尽情展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围绕传统文化的手工课、实践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在分享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这是对怡园小学“怡心怡身,至善至美”办学理念的诠释。
总之,主体性视角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文化知识和价值、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更多的是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交织,发挥拓展力
审美心理结构最初都是从活动中获得,而后逐渐转化,变形为静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应该从幼儿的游戏性劳作、歌舞动作活动开始,而后进入对文化的静观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在实践中积累和沉淀,以激发个体对文化与美的感悟,进而探求生命的价值。
怡园小学在怡文化的指导下,以怡德、怡智、怡身、怡美为课程目标,把第二课堂场域作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范畴,立志培养具有“黄埔精神、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怡美少年”。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渗透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内容的活动;有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活动;有中华传统音乐、舞蹈、书法技艺、绘画活动等。学校多年如一日,坚持每周在固定时段开展全校第二课堂活动,并持续地优化课程设置与资源。
怡园小学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一定的取舍,选取适合学生接受特点的国学经典融入各教育环节,带领学生在各学科社团活动、朗诵比赛、书法竞赛等第二课堂环境场域中体验文化之美,涵育文化素养。学校打造“悦美社团”,其中包含水墨社、书法社、广绣社等,为学生提供国粹赏析与研学的场所。学校成为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与创作”传承基地第一批实验学校,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实验教师培训,开展吟诵教学研究。学校重拾传统,举办“成童礼”“开笔礼”,学生着汉服、行汉礼、点朱砂、启童智、拜先师、诵经典,触摸传统文化,感受立身行道的智慧,感受中华传统礼仪的庄重、神圣和震撼人心。
另一方面注重对当地优秀文化的挖掘和利用。怡园小学地处广州黄埔,南海神庙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玉岩书院传承着千年书香文脉,在这片丰富而厚重的岭南大地上,多姿多彩的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无不在浩瀚的传统文化中绽放出迷人的魅力,这些都是可以发掘利用的课程资源。就拿粤语方言来讲,其本身就是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学校开展古诗文吟诵教学,发现用粤语读诵古诗更能体现出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因此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不仅教学生学习普通话吟诵,也引导学生学习粤语吟诵。此外,客家山歌被誉为“汉族传统歌曲活化石”,教师积极尝试把客家山歌引入课堂,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学校还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虚拟环境,让孩子在多元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感受传统文化,将实体空间与虚拟场景相结合,给予学习更多的主动性和自由度。比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参加全国语文名师公益微课“古诗文吟诵”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线上场域不间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除了进行在线学习,还指导学生对照书上的吟诵谱,扫描二维码播放收听吟诵音频,实行自主练习,同时引导各班家长录制孩子吟诵古诗文的小视频(音频),在班级微信群、学校吟诵教学实验群进行展示交流。
学校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虚拟场景的课堂和第二课堂,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构建起多维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场景,充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美学价值展现出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与赛事,在潜移默化中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获得了怡心怡身、至善至美的审美体验。(作者: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