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格木村走出了第一批15名大学生。要知道十来年前,村民都不愿意送孩子上学的!”近日,记者在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采访时,被县教体局工作人员的一句话吸引。那是怎样一个村,如何走出了第一批大学生?
从巴塘县城出发,驱车130余公里,历时两个半小时,记者来到了海拔3900米的格木村。村民世代过着游牧生活,随季节转换牧场。蓝天白云下,格木小学新校舍在牧场定居点显得格外醒目。
2008年,格木小学在村民家的一间小木屋开始办学。有着200多户村民的大村,当时却只有5个学生报名,还都是村干部的孩子。“大家没走出过大山,思想封闭,看不长远。”尼玛次仁是学校第一位教师,他说,由于交通与信息闭塞,有的村民并不重视教育,反而觉得孩子读书耽误放牧、挖虫草。
2012年以来,格木村与外面的路通了,电有了,网络也覆盖了,牧民固有思想开始“动摇”。但居所不固定、采挖虫草等因素依然阻碍着孩子们的上学之路。
为此,当地教育部门和一线教师做了很多努力。
格木小学现任副校长曲批和校长洛绒曲批,分别于2011年和2013年到校任教。为了“劝学”,他们常骑几个小时摩托车,到夏季牧场和虫草山上“家访”,向牧民宣讲教育政策、读书的好处。
为了免去牧民的后顾之忧,格木小学实行寄宿制,教师也全部住校,“既当爹,又当妈”。
在多方不懈努力下,牧民观念逐渐转变,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从最初的5名,逐年增加到今年的156名。2015年,格木村就实现了零辍学。“老师们很负责、很用心,孩子在学校我们很放心。”村民格木曲批的两个女儿正在学校读书,“我自己没文化,吃了很多亏,希望孩子从小受到好的教育。”
在成都市双流区的援建下,格木小学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室有空调,宿舍有浴室,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习事半功倍。丁真冲尼是今年格木村第一批考上大学的15名学生之一,正在阿坝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就读,“毕业后,我要回到家乡教弟弟妹妹们读书,帮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2011年,牧民捐给格木小学6头牦牛、1匹马、1辆摩托车;2014年,学校教师到县城运粮时,大雪封山,村民自发组织牦牛队接应;牧区向来不许跨村采挖虫草,格木村却欢迎教师家属上山采挖……曾被冷落的教师成为当地最受尊敬的人,学校的事成为了村上最重要的事。
“最好的‘虫草’在课堂。”这是过去教育部门和教师对牧民的宣传,如今已成为牧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记者:胥茜;通讯员:何元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