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教育在线
年轻人“花钱买自觉”:长三角悄兴付费自习室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朱晓颖 孙权 发布时间:2022-11-09 14:29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比居家更有“组团学习”的氛围,比图书馆时间更灵活,比咖啡厅环境更安静私密。付费自习室在长三角各地悄然兴起。


  带专业灯光的隔间桌椅、用餐桌椅、文具、寄存柜……“80后”青年陆文婷在江苏无锡开设的研习社提供44个读者座位,读书间里增设有饮水机、微波炉,提供小憩茶水、糖果、小点心等。


  “考研族基本每天都来签到,考证族集中在某个时间段‘打卡’,上学族主要在寒暑假来,作家实打实天天来……”陆文婷对记者分析:对大多数上班族而言,电子产品、娱乐活动诱惑大,“充电”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不二选择。


  今年全国预计有超过500万学生考研。考研族、考证大军等人群对舒适读书环境的需求,催生出付费自习室这一新业态。


  天眼查数据显示,全国付费自习室相关企业已超3700家。近5年内新成立的付费自习室相关企业占比超90%,新兴产业属性明显。


  “之所以‘花钱买自觉’,是因为在这里能沉浸式阅读。自习室里左邻右座都在埋头苦读,感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为共享的学习氛围而付费,成为受访者们的典型心态。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高校和科研机构密集,也是就学、劳务输入重地。民众更愿为舒适的“充电”环境埋单。


  记者搜索发现,在大众点评、小红书等平台上,已有长三角各地众多付费自习室的排名、点评、攻略。


  美团统计数据显示,上海成为长三角付费自习室数量居前的头部城市,年复合增长率高;在江苏,南京、苏州、徐州、淮安、无锡的民众最爱付费自习,其中25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占40.4%。


  与此同时,共享自习室市场正有下沉传导到三、四线城市的趋势。


  考察过上海、广州、苏州等地的陆文婷认为,在一、二线城市中开设付费自习室,房租、电费较贵,占了运营成本的大头。一些经营不善、盈利不佳的店面正在经历市场筛选。


  “有的小县城,付费自习室反而更火。长三角的三、四线城市,开店门槛低、需求大,有很大潜力。”陆文婷说。


  付费自习室有“遍地开花”之势,竞争也日趋升级。有的店家甚至开始提供住宿、24小时无人智能化预约等服务,拟吸引更多进驻者。


  艾媒咨询发布的有关中国付费自习室行业发展现状和消费趋势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前付费自习室渗透率仍较低,但用户规模或已超700万人,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记者:朱晓颖、孙权)

责任编辑:陈钇彤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年轻人“花钱买自觉”:长三角悄兴付费自习室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11-09 14:29:25
      比居家更有“组团学习”的氛围,比图书馆时间更灵活,比咖啡厅环境更安静私密。付费自习室在长三角各地悄然兴起。带专业灯光的隔间桌椅、用餐桌椅、文具、寄存柜……“80后”青年陆文婷在江苏无锡开设的研习社提供44个读者座位,读书间里增设有饮水机、微波炉,提供小憩茶水、糖果、小点心等。“考研族基本每天都来签到,考证族集中在某个时间段‘打卡’,上学族主要在寒暑假来,作家实打实天天来……”陆文婷对记者分析:对大多数上班族而言,电子产品、娱乐活动诱惑大,“充电”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不二选择。今年全国预计有超过500万学生考研。考研族、考证大军等人群对舒适读书环境的需求,催生出付费自习室这一新业态。天眼查数据显示,全国付费自习室相关企业已超3700家。近5年内新成立的付费自习室相关企业占比超90%,新兴产业属性明显。“之所以‘花钱买自觉’,是因为在这里能沉浸式阅读。自习室里左邻右座都在埋头苦读,感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为共享的学习氛围而付费,成为受访者们的典型心态。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高校和科研机构密集,也是就学、劳务输入重地。民众更愿为舒适的“充电”环境埋单。记者搜索发现,在大众点评、小红书等平台上,已有长三角各地众多付费自习室的排名、点评、攻略。美团统计数据显示,上海成为长三角付费自习室数量居前的头部城市,年复合增长率高;在江苏,南京、苏州、徐州、淮安、无锡的民众最爱付费自习,其中25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占40.4%。与此同时,共享自习室市场正有下沉传导到三、四线城市的趋势。考察过上海、广州、苏州等地的陆文婷认为,在一、二线城市中开设付费自习室,房租、电费较贵,占了运营成本的大头。一些经营不善、盈利不佳的店面正在经历市场筛选。“有的小县城,付费自习室反而更火。长三角的三、四线城市,开店门槛低、需求大,有很大潜力。”陆文婷说。付费自习室有“遍地开花”之势,竞争也日趋升级。有的店家甚至开始提供住宿、24小时无人智能化预约等服务,拟吸引更多进驻者。艾媒咨询发布的有关中国付费自习室行业发展现状和消费趋势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前付费自习室渗透率仍较低,但用户规模或已超700万人,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记者:朱晓颖、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