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提示
科技是核心战斗力,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未来战争,谁占据科技优势,谁就能掌握制胜战场的金钥匙。在科技比拼中,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是至为宝贵的战略资源。打赢明天的战争,应从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入手,完善人才培育环境、流动机制和配置原则,努力造就一大批站在世界军事科技发展前沿、具备强大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在未来战争中夺取竞争优势奠定人才基础。
当前,一些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推进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前沿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能够大幅提升军事能力优势的颠覆性技术。同军事强国相比,我们创新能力还存在一定差距,如果不抢抓机遇、迎头赶上,就可能形成新的技术鸿沟。而要实现有效创新、持续创新,没有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是不行的。培育和造就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需要从人才的培育环境、流动机制和配置原则入手,实现创新人才科技素养与军事素养的有机融合,将兴趣导向与任务导向有效结合,并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激励体系。
营造师徒传承和项目牵引互补的育才环境
国防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存在两种不同的育才环境。一种是传统的师徒传承式的育才环境,另一种则是依托大型科研项目牵引的育才环境。前者主要存在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导师通过向学生授课的方式,传授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理念;后者主要存在于大型国防工程中,老专家在与青年学者共同工作的过程中,传授解决工程难题的实践技能。
就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而言,两种育才环境各有千秋。前者有助于构筑完备的知识结构和厚实的基础研究功底;后者有助于提升应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以及相应的操作能力。在“两弹一星”的科技精英群体中,多人曾为师生关系。叶企孙、吴有训、赵忠尧、吴大猷等被称为“两弹一星”的鼻祖,23位科技精英早期的成长几乎都与他们密切相关,他们多人师从同一个导师,或师生共同研制“两弹一星”。
聚焦打赢,造就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不仅需要接受导师言传身教,同样也需要参与科研团队的集体攻关,应该是两种育才环境相互融合的结果。要实现两种育才环境的互补,需要以军队综合性大学的重点实验室为纽带,联结大学课堂与工程研发部门,整合高等院校和国防工程的育才资源,既汇聚高等院校优质的导师资源,又利用大工程的平台支撑,实现两者育才优势的互补。应该看到,两种育才环境的互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聚合。要实现由简单组合向深度聚合的有效转变,既要确立解决科学领域基本问题与推动应用领域最新进展紧密联系的理念,并将其贯穿至高校教学工作和国防工程的研发进程中,更要在机制整合上有所作为,以国防重点实验室为蓝本,打造融合共生的多元化育才平台,使之真正成为培育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的基地。
构建产学研深度交流互通的人才流动机制
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经历不同的研发机构和创新氛围的磨砺。长于基础研究的大学、长于开发研究的科研院所以及长于应用研究的工业研发部门,都是创新人才成长不可或缺的沃土。许多科技人才在参加大型国防科技工程时面临专业不对口的问题,为之转换专业的科学家不在少数。钱伟长作为世界级弹性力学专家和奇异摄动理论的创造者,从1957至1976年,没有发表一篇论文,却从事过潜艇龙骨设计、飞机颤振、化工管板设计、氧气顶吹的转炉炉盖设计、大型电机零件设计、高能电池等多项应用研究,并参与了首都钢铁厂的技术改造,被誉为“万能科学家”。在民用科技领域,产学研机构之间人才的交流与互通,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源。
聚焦打赢,造就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关键在于如何在综合性大学、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构建交互式的人才流动机制。为此,一方面要遵循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宏观规律,建立跨学科的人才汇聚模式。交叉领域各类产学研部门之间被忽视的无人区,是一个相对空白的领域,也是在科技创新方面能够获取最大效益的领域,需要以汇聚多学科的研发项目作为未来装备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并借此构建研发团队和交流合作平台。另一方面,要尽可能打破原有产学研部门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研发建制,改变科技人员应动不能动的局面,鼓励科技人员基于兴趣与优长的自主流动,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人尽其才。通过将交互式人才流动机制贯穿于从基础理论到装备构想再到工程实现的全过程,以充裕研发资源确保创新思想的持续发酵和创新路径的连贯展开,最终实现创新人才个人能力素质的整体跃升。
确立任务导向与兴趣导向结合的人才配置原则
国防科研通常会有明确且限期完成的任务目标。因此,任务导向就成为军事领域创新人才配置的一个重要原则。从一战期间的原创性武器装备研发项目来看,无论是由英法两国的著名物理学家老布拉格和郎之万主持的反潜声呐技术研究,还是由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在法恩巴勒的皇家航空研究中心主持的航空动力学研究,都是以任务而非兴趣为导向,由杰出科学家作为科研基干,由政府和军方全力支持的研究。以任务为导向施行人才配置,能够使青年科研人员较快地融入国防科研实践中来,在短期内缓解军队关键岗位专业科技人才紧缺的局面。然而,单纯依靠任务目标的牵引来造就人才,也可能束缚个人研究的自主性,频繁的任务变更,使得中长期的基础研究难以进行。创新人才参与国防研究的持久度和研究水平,既与其从事国防研究的任务使命密切关联,也取决于个人兴趣优长与研发方向的匹配程度。
聚焦打赢,造就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应该确立任务导向与兴趣导向结合的人才配置原则。为此,一方面是在顶层设计方面,要着眼于科学前沿的军事前景,对创新人才团队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摒弃片面追求短期任务而忽视中长期基础研究的做法,从创新人才队伍的数量规模、能力素质、队伍结构和效能作用四个方面入手,实现基础研究与军事应用的协调发展、同步提高。另一方面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从跨军兵种、跨建制、跨部门甚至跨层级组织实施的重大国防工程入手,在明确任务目标的前提下,维系适当的研发自主性,通过制定相对灵活的研发预案和弹性化的日程安排,确立“科学前沿进展—军事应用前景—任务项目规划—研发资源配置”无缝连接的战略发展模式,在科学前沿进展向现实战斗力的转化生成过程中,实现创新人才的涌现。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短评
一般而言,在抽象概括的科学理论和纷繁复杂的国防工程技术问题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逻辑通道。自然科学进展与国防工程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看似很短,实则需要高强度创造性的研究工作来实现。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通常既通晓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前沿理论,又熟知国防工程的实际需求,能够在二者之间搭建桥梁,从技术科学角度为突破武器装备研发瓶颈提供解决方案,是国防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更是制胜未来战争的攻坚力量。制胜明天的战争,往往在今天的实验室早已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