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文旅头条
光影绘就新疆团结发展新画卷,“天山放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摄影展在阿克苏开幕
    来源:中国摄影报 发布时间:2025-10-13 09:12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传媒矩阵平台

  光影绘就新疆团结发展新画卷


  金秋时节,天山南北“丰”景如画。

  10月10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阿克苏地区委员会、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共同主办的“天山放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摄影展,在阿克苏地区文化馆正式开幕。

  本次展览是中国文联文化润疆工作机制在文艺领域的生动实践。展览紧密围绕新疆在“五大战略定位”指引下取得的实践成果与发展新貌,深情诠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影像语言,不仅生动讲述新疆大地的发展故事,展现新时代新疆团结进取、开放包容、繁荣发展的崭新气象,也为阿克苏地区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开幕盛典,共筑新篇

  活动现场,嘉宾向“石榴籽 阳光巴郎”希望小学足球季总决赛冠军队——阿图什市松他克镇温吐萨克小学代表福尔凯提·依斯坎旦尔赠送新疆纪实摄影高研班学员创作的作品《一跃而上》,并为入展作者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51e622cc850a0d0f3aca3ae804b43a36.jpg

  活动现场,主办方正式发布阿克苏“旅拍中国”打卡地。图为摄影爱好者与阿克苏“旅拍中国”打卡地标志合影留念。

  摄影是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2025年,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正式启动“旅拍中国”影像征集计划,联动全国景区打造摄影打卡地。经严格遴选,阿克苏五大景区凭借独特的文旅资源成功入选。开幕式上正式宣布,温宿县天山托木尔大峡谷、阿克苏市老街、库车市热斯坦老街、沙雅县沙雁洲景区、拜城县克孜尔红石林景区将与中国摄影出版传媒共建“旅拍中国”打卡地。未来,双方将通过联合创作、主题活动和推广传播,吸引更多人因摄影走进阿克苏,因影像读懂这片土地的山河壮丽与人间烟火。

  四大篇章,光影盛会

  本次展览分为主题展与邀请展两大部分在阿克苏文化馆1、2号展厅集中呈现。主题展聚焦“天山放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全国征集的38000余件投稿中精选出百余件优秀作品,同时特邀30件来自高级研修班导师、学员与新疆本土摄影名家的力作共同展出。展览分为“民族团结”“发展振兴”“生活和美”“生态共享”四大篇章,分别以不同色彩展墙区分,多维度展现新疆新时代风貌。“民族团结”篇章展现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发展振兴”篇章记录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的蓬勃气象;“生活和美”篇章定格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建共享的日常生活;“生态共享”篇章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山河。四大主题交相辉映,共同勾勒出新时代新疆团结进步、安居乐业的动人图景。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为每幅作品均配有详实的图片说明,引导观众在欣赏光影之美的同时,深入理解影像背后的时代故事与精神内涵,增强展览的传播深度与观看体验。

  采风摄影作品展汇集了中国摄影报摄影研修班导师、学员以及新疆本土摄影家的精品力作。今年8月,30余名学员经选拔后在导师带领下,深入阿克苏地区开展为期9天的创作。他们以天山南麓为画卷,将镜头对准奋斗中的各族群众,记录乡村振兴的坚实脚步,捕捉孩童灿烂纯真的笑容,定格壮丽山河的灵动神韵。这些作品经媒体传播,向全国观众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新疆。新疆本土摄影家则以长期的坚守与细腻的视角,将镜头化为书写家乡的笔触。他们捕捉天山光影的流转,镌刻帕米尔高原的苍茫,将雪峰草原与大漠绿洲的壮美凝为永恒;他们也聚焦人间烟火的温暖瞬间,用影像留存“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场景——集市中不同民族群众相视而笑、校园里各族孩子共绘长卷、喀什古城中琴声与快门交织……乡村振兴的生机、产业创新的活力,在他们的镜头下化为生动的作品,深情讲述着新时代新疆的发展故事。

  展览还特设“阿克苏地区专题”,集中呈现反映当地自然风光、人文风貌与建设成就的摄影作品,以真实影像讲述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感人故事,是文化润疆机制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也成为展现新疆70年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


b707bdddeb27ae210cddeaecc1777b52.jpg

  群众观展

  这些展览作品,既是新疆团结进步历程的生动缩影,也是摄影艺术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见证。它们以光影礼赞发展,以画面传递温情,映照出天山南北各民族如石榴籽般紧紧相依的动人图景。当镜头跨越山川人海,所见不仅是新疆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更是多民族共同体心手相牵、共赴未来的美好愿景。

  来自多地的摄影爱好者与参展摄影师纷纷表示,本次展览策划新颖、编辑精心、展陈设计独具匠心,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式的观展感受。展览不仅以震撼视角呈现新疆壮美山河,更通过镜头语言生动记录多民族文化共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辉煌成就,艺术化诠释了新疆各族人民共建美好家园、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与实践风采。

b923c5dd8b9109fd9083a1dffdc5386a.jpg

  展览现场

  “镜头能装下的风景有限,但新疆的美,没有边界。”来自东北的参展摄影师高紫梁在接受采访时说到。作为已在新疆工作生活5年的摄影爱好者,他坦言走过许多地方,但唯有新疆让他对“辽阔”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特别提到旅途中一位递来热馕的哈萨克族小朋友,“那个纯真的笑容,比任何荣誉都更珍贵。”高紫梁表示,这份荣誉属于所有让他的快门充满温度的新疆乡亲。“是这片土地教我明白,真正的风景不在取景器里,而在每一次相遇时的心动之中。”采访最后,他表达真挚祝愿:“愿我们永远保持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共同期待新疆的明天更加美好。”

  摄影训练,影像体验

4e7d15c2d701d11593049fdfb63a6af0.jpg

  摄影训练营公益讲座现场

  为配合本次摄影展成功举办,中国摄影报社、阿克苏地区文联在活动期间举办 “丝路古道 天山秘境”阿克苏摄影训练营暨vivo手机影像专场体验活动。中国摄协副主席、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宋靖,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新疆摄协主席李嘉宾应邀授课,分别以《天山放歌》《创意摄影的表达》为题,结合自身创作,解析拍摄思路与手法,为学员提供灵感与实践方向。同期举办的摄影擂台赛,征集反映阿克苏地区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民幸福生活、城乡发展成就等内容的摄影作品。主办方将评选优秀作品在《中国摄影报》专版刊登,为摄影人搭建交流平台。

  从2021年“天山放歌——新疆各族人民幸福生活”摄影展,到2023年“新疆是个好地方”旅游摄影大展,再到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中国摄影家协会与新疆自治区文联、自治区文旅厅并肩同行,以一系列精彩的影像实践,生动诠释“文化润疆”的深刻内涵。立足新起点,中国摄协将在中国文联的指导下,继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镜头为笔,深情描绘新疆大地的发展成就与民族团结的温暖图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摄影艺术的深厚力量。

  本次摄影展由中国摄影报社承办,新疆摄影家协会、中共拜城县委员会、中共沙雅县委员会、中共温宿县委员会、中共阿克苏地委宣传部、阿克苏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阿克苏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阿克苏文旅集团、阿克苏地区摄影家协会协办,展期持续至10月20日,后续将精选作品在各地举办巡展。同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新疆自治区文联、中共阿克苏地区委员会、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和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主办的“情系塔里木”美术作品展览在阿克苏市新雕大厦1号商业楼二楼展厅开幕,展期持续至10月30日。

e631034bcd13eef499b210be541b1bc8.png

  “天山放歌”主题摄影展VR在线影展二维码

  识别二维码观看在线影展

  文:吴平

  现场图片:阿克苏融媒体中心、周小强、曾小丽、岳洋

  展览 图赏

5ce9c3c071e50430b081ebe6c18c6b0b.jpg

  《新疆阿瓦提县:非遗展演引客打卡》  包良廷 摄

  2025年4月15日,非遗传承人在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刀郎部落景区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刀郎木卡姆。近期,刀郎部落景区以“花”为媒,开展杏花节、消费季、非遗展演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游玩,景区人气持续攀升。近年来,阿瓦提县大力推动非遗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传承,通过开展非遗文化进景区等系列活动,助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d699192bb90a580d90268001275f3972.jpg

  《春天的旋律》林武旦 摄

  2024年4月摄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作品展现塔吉克族姑娘在杏花树下翩翩起舞的欢乐场景。


692f017c2758a44555ddf45622019891.jpg

  《T4机场》 王志清 摄

  2025年4月17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正式投用,首架客机当日启航。该机场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空中门户,改扩建工程自2019年启动,历时6年建成50万平方米航站楼、2条跑道、177个机位站坪、9.3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及25.1万平方米停车场,年旅客吞吐量可达4800万人次、货邮55万吨、起降36.7万架次,综合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同步建成的西北地区最大机场区域分布式光伏电站,年发电约1211万千瓦时,年减碳8924吨。


5e59b736bcf888767afc5cfa379ba4da.jpg

  《油田的交响诗篇》(组照之一) 王永生  摄

  作品在2021年9月拍摄于克拉玛依油田。油田奏响雄浑交响诗篇,抽油机日夜不停躬身劳作,钻塔如钢铁森林般矗立。即使凛冽寒风,地底热油依然奔涌,谱写能源奉献激昂乐章。


2e7759f024ea3a4a6c97e2eac9edc600.jpg

  《大国重器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千人大检修》组照之一  林晓麟 摄

  昌吉至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作为世界首个±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最高电压、最长距离、最大容量、最先进技术,刷新世界电网技术高度,被誉为“电力珠峰”。工程承担西电东送、新能源消纳重任,额定功率12000兆瓦,线路全长3293公里,横跨6省区至安徽古泉站。2024年10月26日起,昌吉换流站开展第5次年度大检修,近千名检修人员在10天内对换流变、换流阀等关键设备展开高空车、升降平台协同作业,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呈现大国重器维护的繁忙图景。


d957b8125c89acca7ed63c823d910b9b.jpg

  《援疆寄深情》组照之一  刘文莉 摄

  2025年7月在新疆塔城第三中学的校园里,援疆英语老师车丽娜用从辽宁带来的先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板书;夜晚自习课上,她耐心的辅导学生们英语;在她离开这个班的最后一堂课,学生们手棒鲜花依依惜别。这些感人的瞬间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契合,车丽娜用自己的一份深情,在边疆播下希望的种子。


c9e1a94189f539777b549e96c26123dd.jpg

  《“农村新貌”伊宁市苏拉宫村全景》 刘宇平  摄

  2023年9月2日拍摄于伊宁市潘津镇苏拉宫村。这座新疆唯一的满语命名村落,承载着二百年前满族官兵携眷屯垦戍边的历史。从昔日满族后裔聚居的古老村落到如今政府统筹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赋能的现代化民族新村,鳞次栉比的民居与浓郁的民族风情相映成辉,镜头定格下村容焕新、民生殷实的时代蝶变。


91916ca288447dd21263399a1265fcce.jpg

  《硅基产业绘就新篇章》组照之一 杨建发 摄

  2025年5月,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硅基产业园内,高科技的先进设备与员工专注执着的身影,共绘硅基产业的新篇章。


1dbefc7c9a755b62d3aa0078616f8f80.jpg

  《2025温宿峡谷音乐会》组照之一  王拓 摄

  2025年7月,首届温宿峡谷音乐节在新疆阿克苏成功举办,演出以壮丽的红层峡谷为天然舞台,打造了一场融合自然奇观与音乐激情的西部盛宴。


e25acc63a807666da07133922331a1bf.jpg

  《天路》 肖志林 摄

  2023年9月,新疆伊犁霍城县果子沟牧场,晨曦中的果子沟大桥与赛里木湖沐浴柔光。一图双景横跨两州,云雾间桥似天路,车如穿行,湖水澄澈。这座“一带一路”枢纽,既是致富要道,亦是艺术珍宝,绘就绝美画卷。

责任编辑:钱一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光影绘就新疆团结发展新画卷,“天山放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摄影展在阿克苏开幕
来源:中国摄影报 2025-10-13 09:12:49
      光影绘就新疆团结发展新画卷金秋时节,天山南北“丰”景如画。10月10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阿克苏地区委员会、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共同主办的“天山放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摄影展,在阿克苏地区文化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是中国文联文化润疆工作机制在文艺领域的生动实践。展览紧密围绕新疆在“五大战略定位”指引下取得的实践成果与发展新貌,深情诠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影像语言,不仅生动讲述新疆大地的发展故事,展现新时代新疆团结进取、开放包容、繁荣发展的崭新气象,也为阿克苏地区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幕盛典,共筑新篇活动现场,嘉宾向“石榴籽阳光巴郎”希望小学足球季总决赛冠军队——阿图什市松他克镇温吐萨克小学代表福尔凯提·依斯坎旦尔赠送新疆纪实摄影高研班学员创作的作品《一跃而上》,并为入展作者代表颁发荣誉证书。活动现场,主办方正式发布阿克苏“旅拍中国”打卡地。图为摄影爱好者与阿克苏“旅拍中国”打卡地标志合影留念。摄影是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2025年,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正式启动“旅拍中国”影像征集计划,联动全国景区打造摄影打卡地。经严格遴选,阿克苏五大景区凭借独特的文旅资源成功入选。开幕式上正式宣布,温宿县天山托木尔大峡谷、阿克苏市老街、库车市热斯坦老街、沙雅县沙雁洲景区、拜城县克孜尔红石林景区将与中国摄影出版传媒共建“旅拍中国”打卡地。未来,双方将通过联合创作、主题活动和推广传播,吸引更多人因摄影走进阿克苏,因影像读懂这片土地的山河壮丽与人间烟火。四大篇章,光影盛会本次展览分为主题展与邀请展两大部分在阿克苏文化馆1、2号展厅集中呈现。主题展聚焦“天山放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全国征集的38000余件投稿中精选出百余件优秀作品,同时特邀30件来自高级研修班导师、学员与新疆本土摄影名家的力作共同展出。展览分为“民族团结”“发展振兴”“生活和美”“生态共享”四大篇章,分别以不同色彩展墙区分,多维度展现新疆新时代风貌。“民族团结”篇章展现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发展振兴”篇章记录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的蓬勃气象;“生活和美”篇章定格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建共享的日常生活;“生态共享”篇章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山河。四大主题交相辉映,共同勾勒出新时代新疆团结进步、安居乐业的动人图景。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为每幅作品均配有详实的图片说明,引导观众在欣赏光影之美的同时,深入理解影像背后的时代故事与精神内涵,增强展览的传播深度与观看体验。采风摄影作品展汇集了中国摄影报摄影研修班导师、学员以及新疆本土摄影家的精品力作。今年8月,30余名学员经选拔后在导师带领下,深入阿克苏地区开展为期9天的创作。他们以天山南麓为画卷,将镜头对准奋斗中的各族群众,记录乡村振兴的坚实脚步,捕捉孩童灿烂纯真的笑容,定格壮丽山河的灵动神韵。这些作品经媒体传播,向全国观众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新疆。新疆本土摄影家则以长期的坚守与细腻的视角,将镜头化为书写家乡的笔触。他们捕捉天山光影的流转,镌刻帕米尔高原的苍茫,将雪峰草原与大漠绿洲的壮美凝为永恒;他们也聚焦人间烟火的温暖瞬间,用影像留存“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场景——集市中不同民族群众相视而笑、校园里各族孩子共绘长卷、喀什古城中琴声与快门交织……乡村振兴的生机、产业创新的活力,在他们的镜头下化为生动的作品,深情讲述着新时代新疆的发展故事。展览还特设“阿克苏地区专题”,集中呈现反映当地自然风光、人文风貌与建设成就的摄影作品,以真实影像讲述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感人故事,是文化润疆机制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也成为展现新疆70年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群众观展这些展览作品,既是新疆团结进步历程的生动缩影,也是摄影艺术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见证。它们以光影礼赞发展,以画面传递温情,映照出天山南北各民族如石榴籽般紧紧相依的动人图景。当镜头跨越山川人海,所见不仅是新疆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更是多民族共同体心手相牵、共赴未来的美好愿景。来自多地的摄影爱好者与参展摄影师纷纷表示,本次展览策划新颖、编辑精心、展陈设计独具匠心,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式的观展感受。展览不仅以震撼视角呈现新疆壮美山河,更通过镜头语言生动记录多民族文化共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辉煌成就,艺术化诠释了新疆各族人民共建美好家园、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与实践风采。展览现场“镜头能装下的风景有限,但新疆的美,没有边界。”来自东北的参展摄影师高紫梁在接受采访时说到。作为已在新疆工作生活5年的摄影爱好者,他坦言走过许多地方,但唯有新疆让他对“辽阔”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特别提到旅途中一位递来热馕的哈萨克族小朋友,“那个纯真的笑容,比任何荣誉都更珍贵。”高紫梁表示,这份荣誉属于所有让他的快门充满温度的新疆乡亲。“是这片土地教我明白,真正的风景不在取景器里,而在每一次相遇时的心动之中。”采访最后,他表达真挚祝愿:“愿我们永远保持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共同期待新疆的明天更加美好。”摄影训练,影像体验摄影训练营公益讲座现场为配合本次摄影展成功举办,中国摄影报社、阿克苏地区文联在活动期间举办“丝路古道天山秘境”阿克苏摄影训练营暨vivo手机影像专场体验活动。中国摄协副主席、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宋靖,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新疆摄协主席李嘉宾应邀授课,分别以《天山放歌》《创意摄影的表达》为题,结合自身创作,解析拍摄思路与手法,为学员提供灵感与实践方向。同期举办的摄影擂台赛,征集反映阿克苏地区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民幸福生活、城乡发展成就等内容的摄影作品。主办方将评选优秀作品在《中国摄影报》专版刊登,为摄影人搭建交流平台。从2021年“天山放歌——新疆各族人民幸福生活”摄影展,到2023年“新疆是个好地方”旅游摄影大展,再到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中国摄影家协会与新疆自治区文联、自治区文旅厅并肩同行,以一系列精彩的影像实践,生动诠释“文化润疆”的深刻内涵。立足新起点,中国摄协将在中国文联的指导下,继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镜头为笔,深情描绘新疆大地的发展成就与民族团结的温暖图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摄影艺术的深厚力量。本次摄影展由中国摄影报社承办,新疆摄影家协会、中共拜城县委员会、中共沙雅县委员会、中共温宿县委员会、中共阿克苏地委宣传部、阿克苏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阿克苏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阿克苏文旅集团、阿克苏地区摄影家协会协办,展期持续至10月20日,后续将精选作品在各地举办巡展。同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新疆自治区文联、中共阿克苏地区委员会、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和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主办的“情系塔里木”美术作品展览在阿克苏市新雕大厦1号商业楼二楼展厅开幕,展期持续至10月30日。“天山放歌”主题摄影展VR在线影展二维码识别二维码观看在线影展文:吴平现场图片:阿克苏融媒体中心、周小强、曾小丽、岳洋展览图赏《新疆阿瓦提县:非遗展演引客打卡》 包良廷摄2025年4月15日,非遗传承人在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刀郎部落景区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刀郎木卡姆。近期,刀郎部落景区以“花”为媒,开展杏花节、消费季、非遗展演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游玩,景区人气持续攀升。近年来,阿瓦提县大力推动非遗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传承,通过开展非遗文化进景区等系列活动,助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春天的旋律》林武旦摄2024年4月摄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作品展现塔吉克族姑娘在杏花树下翩翩起舞的欢乐场景。《T4机场》王志清摄2025年4月17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正式投用,首架客机当日启航。该机场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空中门户,改扩建工程自2019年启动,历时6年建成50万平方米航站楼、2条跑道、177个机位站坪、9.3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及25.1万平方米停车场,年旅客吞吐量可达4800万人次、货邮55万吨、起降36.7万架次,综合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同步建成的西北地区最大机场区域分布式光伏电站,年发电约1211万千瓦时,年减碳8924吨。《油田的交响诗篇》(组照之一)王永生 摄作品在2021年9月拍摄于克拉玛依油田。油田奏响雄浑交响诗篇,抽油机日夜不停躬身劳作,钻塔如钢铁森林般矗立。即使凛冽寒风,地底热油依然奔涌,谱写能源奉献激昂乐章。《大国重器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千人大检修》组照之一 林晓麟摄昌吉至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作为世界首个±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最高电压、最长距离、最大容量、最先进技术,刷新世界电网技术高度,被誉为“电力珠峰”。工程承担西电东送、新能源消纳重任,额定功率12000兆瓦,线路全长3293公里,横跨6省区至安徽古泉站。2024年10月26日起,昌吉换流站开展第5次年度大检修,近千名检修人员在10天内对换流变、换流阀等关键设备展开高空车、升降平台协同作业,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呈现大国重器维护的繁忙图景。《援疆寄深情》组照之一 刘文莉摄2025年7月在新疆塔城第三中学的校园里,援疆英语老师车丽娜用从辽宁带来的先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板书;夜晚自习课上,她耐心的辅导学生们英语;在她离开这个班的最后一堂课,学生们手棒鲜花依依惜别。这些感人的瞬间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契合,车丽娜用自己的一份深情,在边疆播下希望的种子。《“农村新貌”伊宁市苏拉宫村全景》刘宇平 摄2023年9月2日拍摄于伊宁市潘津镇苏拉宫村。这座新疆唯一的满语命名村落,承载着二百年前满族官兵携眷屯垦戍边的历史。从昔日满族后裔聚居的古老村落到如今政府统筹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赋能的现代化民族新村,鳞次栉比的民居与浓郁的民族风情相映成辉,镜头定格下村容焕新、民生殷实的时代蝶变。《硅基产业绘就新篇章》组照之一杨建发摄2025年5月,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硅基产业园内,高科技的先进设备与员工专注执着的身影,共绘硅基产业的新篇章。《2025温宿峡谷音乐会》组照之一 王拓摄2025年7月,首届温宿峡谷音乐节在新疆阿克苏成功举办,演出以壮丽的红层峡谷为天然舞台,打造了一场融合自然奇观与音乐激情的西部盛宴。《天路》肖志林摄2023年9月,新疆伊犁霍城县果子沟牧场,晨曦中的果子沟大桥与赛里木湖沐浴柔光。一图双景横跨两州,云雾间桥似天路,车如穿行,湖水澄澈。这座“一带一路”枢纽,既是致富要道,亦是艺术珍宝,绘就绝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