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精读党报
瞄准下沉市场后,旅行社更要守规矩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赵宇恒 发布时间:2024-09-18 14:29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咨询的是‘国旅’,签约的是‘中旅’,带团的却是‘张家界风光’。”近日,有媒体报道,有消费者报名参加旅行团,却发现一趟旅程前前后后托给了三家旅行社,消费者还在旅行中遭遇甩客、重复收费、强制消费等不合理行为。经协调,这名消费者获得了包括2000元当地“旅游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奖金在内的5000元赔偿。对涉事旅行社伪造合同等争议,当地工作人员回应,执法人员正在核查案件,并将于近期反馈执法结果。


  这起事件并非孤例,近来时常有网友吐槽类似遭遇。前不久笔者也在某在线旅游平台选购了一款“自营”旅游产品,旅游合同的落款是平台自营旅行社,但细看其中条款,此次行程被委托给了北京某旅行社来安排,再看出团通知书,还涉及一家四川成都的地接社。组团社、委托社、地接社本就已让人眼花缭乱,临近出发时却发现,对接具体行程的工作人员并非上述三家旅行社中任何一家的员工。


  从消费者的感性认知来看,明明报团时是冲着大品牌旅行社的名气和保障来的,最终却发现还是到了“小作坊”,即便是旅途顺利结束,旅行社这样将游客“层层转包”的行为也着实让人有些“闹心”。但从当前国内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类似“转包”的做法在业内并不算稀罕事,只要旅行社有相应资质、是合法合规的旅行社,单是“委托”“转包”,也称不上违法。


  事实上,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相关信息,今年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达27.25亿,而全国旅行社前两个季度国内旅游共接待7463.12万人次。这就是说,按照这两组数据计算,上半年全国旅行社在国内旅游市场份额仅为2.7%。尽管两组数据测算口径不一致,估算出的结果未必精确,但也可以明显看出,选择“自由行”的旅客更多了,旅行社的日子并不好过。要知道,近年来,我国旅行社数量逐年递增,目前已有6万多家旅行社,较2019年的3.89万家增加了56.3%,但在旅游市场中占据的市场份额反倒是下降的。哪怕仅从数据上来看,在“僧多粥少”的旅游市场,游客遭遇“转包”也是有迹可循的。


  这里并非要为这一现象做辩解,但要注意的是,面对当前这种市场形势,不少旅行社将目光瞄准了下沉市场,既做农村居民的生意,也在与农村居民一起做生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国内出游人次6.38亿,同比增长21.5%,农村居民出游花费0.42万亿元,同比增长32.6%,两者增幅均大于城镇居民,来自农村的旅客更多了,消费能力也更强了。而某在线旅游平台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其新开门店位置不断下沉,有473家新开门店位于县城。与此同时,近年来,乡村正在成为各地旅行社新的合作对象。一方面,面对散客多、团队少的“团队散客化”新趋势,旅行社调整与乡村旅游目的地餐饮、住宿的对接,期待通过深挖特色旅游产品进行“自救”。另一方面,不少村庄也在努力向旅行社“自我推销”,期望旅行社能多带游客来村里吃顿饭、歇歇脚,为村庄带来客流量,帮助村庄更好发展。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场旅行社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也要看到,不管是作为消费者的农村居民,还是作为生意伙伴的农村相关从业者,他们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相对较弱。当旅行社与乡村的联系更加密切时,规范旅行社的经营行为,保护好农民的权益,就显得更加要紧了。为此,管理部门要强化监督执法,从严整治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消费、擅自改变行程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当下普遍存在的旅游服务“转包”模式,要建立健全全链条监管机制,确保游客权益不受损害。更重要的是,面对当下消费者日益多元的旅游需求,旅行社也要相应做好产品规划,提供更加细分化、定制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在提供乡村游相关产品服务时,可以与农业产业加强跨界联动,推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组合。


  眼下,不少地方瓜果已经成熟,乡村游正“火”,中秋假期刚过,国庆假期将至,旅游行业更要少些“套路”、多些真诚,让更多农村居民分享旅游市场的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高海仙审核:戴靖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瞄准下沉市场后,旅行社更要守规矩
来源:农民日报 2024-09-18 14:29:53
      “咨询的是‘国旅’,签约的是‘中旅’,带团的却是‘张家界风光’。”近日,有媒体报道,有消费者报名参加旅行团,却发现一趟旅程前前后后托给了三家旅行社,消费者还在旅行中遭遇甩客、重复收费、强制消费等不合理行为。经协调,这名消费者获得了包括2000元当地“旅游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奖金在内的5000元赔偿。对涉事旅行社伪造合同等争议,当地工作人员回应,执法人员正在核查案件,并将于近期反馈执法结果。这起事件并非孤例,近来时常有网友吐槽类似遭遇。前不久笔者也在某在线旅游平台选购了一款“自营”旅游产品,旅游合同的落款是平台自营旅行社,但细看其中条款,此次行程被委托给了北京某旅行社来安排,再看出团通知书,还涉及一家四川成都的地接社。组团社、委托社、地接社本就已让人眼花缭乱,临近出发时却发现,对接具体行程的工作人员并非上述三家旅行社中任何一家的员工。从消费者的感性认知来看,明明报团时是冲着大品牌旅行社的名气和保障来的,最终却发现还是到了“小作坊”,即便是旅途顺利结束,旅行社这样将游客“层层转包”的行为也着实让人有些“闹心”。但从当前国内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类似“转包”的做法在业内并不算稀罕事,只要旅行社有相应资质、是合法合规的旅行社,单是“委托”“转包”,也称不上违法。事实上,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相关信息,今年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达27.25亿,而全国旅行社前两个季度国内旅游共接待7463.12万人次。这就是说,按照这两组数据计算,上半年全国旅行社在国内旅游市场份额仅为2.7%。尽管两组数据测算口径不一致,估算出的结果未必精确,但也可以明显看出,选择“自由行”的旅客更多了,旅行社的日子并不好过。要知道,近年来,我国旅行社数量逐年递增,目前已有6万多家旅行社,较2019年的3.89万家增加了56.3%,但在旅游市场中占据的市场份额反倒是下降的。哪怕仅从数据上来看,在“僧多粥少”的旅游市场,游客遭遇“转包”也是有迹可循的。这里并非要为这一现象做辩解,但要注意的是,面对当前这种市场形势,不少旅行社将目光瞄准了下沉市场,既做农村居民的生意,也在与农村居民一起做生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国内出游人次6.38亿,同比增长21.5%,农村居民出游花费0.42万亿元,同比增长32.6%,两者增幅均大于城镇居民,来自农村的旅客更多了,消费能力也更强了。而某在线旅游平台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其新开门店位置不断下沉,有473家新开门店位于县城。与此同时,近年来,乡村正在成为各地旅行社新的合作对象。一方面,面对散客多、团队少的“团队散客化”新趋势,旅行社调整与乡村旅游目的地餐饮、住宿的对接,期待通过深挖特色旅游产品进行“自救”。另一方面,不少村庄也在努力向旅行社“自我推销”,期望旅行社能多带游客来村里吃顿饭、歇歇脚,为村庄带来客流量,帮助村庄更好发展。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场旅行社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也要看到,不管是作为消费者的农村居民,还是作为生意伙伴的农村相关从业者,他们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相对较弱。当旅行社与乡村的联系更加密切时,规范旅行社的经营行为,保护好农民的权益,就显得更加要紧了。为此,管理部门要强化监督执法,从严整治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消费、擅自改变行程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当下普遍存在的旅游服务“转包”模式,要建立健全全链条监管机制,确保游客权益不受损害。更重要的是,面对当下消费者日益多元的旅游需求,旅行社也要相应做好产品规划,提供更加细分化、定制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在提供乡村游相关产品服务时,可以与农业产业加强跨界联动,推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组合。眼下,不少地方瓜果已经成熟,乡村游正“火”,中秋假期刚过,国庆假期将至,旅游行业更要少些“套路”、多些真诚,让更多农村居民分享旅游市场的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