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不对码”“天价研学”“走马观花”“过度商业化”……这个暑期,研学产业一方面延续着炙手可热的态势,另一方面却遭遇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舆论阻击”。许多“被收割”、体验感差的家长对研学口诛笔伐,在社交媒体呼吁大家“不要踩坑”“千万不要来”。
家长的愤怒可以理解,花了大价钱想让孩子们开拓视野、学习知识、锤炼合作本领,到头来却发现孩子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去拍照打卡、买文创产品,学习成效甚微,反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众多负面评价折射出研学市场迅速扩张背后从业者鱼龙混杂、内容设计欠缺的短板。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后,研学产业便走上发展“快车道”。有旅行社瞄准这一商机,略加粉饰便踏进研学市场,景区讲解员也“改头换面”成为研学旅游指导师,说是研学,但走的还是旅游团的老路:重在景点介绍、知识灌输,忽略了孩子们作为研学主体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在研中学”的体验感。从另一方面看,少数家长对研学的态度也值得商榷:去高校,是为树立孩子远大考学志向;去博物馆,是为对历史典故熟稔于心;去境外游,是为开阔眼界、借机提高外语能力……研学时间不长,期望却不小,让本应放松身心的研学之行成为“上任务”的应试教育的延伸。
研学是一种教育方式,并非是某些机构“赚快钱”,或是助长、迎合家长教育焦虑的手段,应当以学生为主体,遵从自然秩序和成长规律。中小学生尚处于好玩好动的年龄,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正应该得到有力的疏导与培植。研学课程如果设计得当,孩子们能够沉浸其中,去体验、去参与,好的教育在自然而然中便可发生。有趣的是,笔者曾调研走访过数个发展乡村研学游的村庄,发现许多乡村研学活动收获了不少家长的积极评价。有家长说:“对小孩子而言,能和小伙伴一起去乡下玩,哪怕种菜种出一身泥,也是开心的!”还有此前云南大理的采菌热潮,有家长惊喜发现,相比成年人,孩子们在采菌活动中展现出更强的发现力和行动力。
乡村研学何以收获好评?笔者认为,这与其本身的特点分不开。乡村研学带着孩子深入乡村,在广袤田野间拥抱自然,符合孩童的天性。从学生个体来看,乡野间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各有特点,当远离城市喧嚣,这种平时很容易被忽略的不同被放大,孩子们可以静下心来仔细观察,满足探索欲,收获宝贵体验,真正在“研”中有所收获。同时,参与农业生产劳动的过程会自然生发出孩子们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孩子们需要细心照料作物并耐心等待结果,这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懂得珍惜成果。期间和小伙伴们的团队合作,也能增进友谊,培养团队精神,懂得关心关爱他人,帮助孩子们塑造健全人格。更重要的是,这种农业生产劳动的体验强化了城市孩子与乡村乃至自然世界的联系,孩子们在勤四体、分五谷的过程中,加深对农业农村的认识,知晓农耕不易、农民不易,可以有效避免类似前段时间越野车碾麦等事件发生。
如此看来,即便是在百花齐放的研学形式中,乡村研学也有其独特价值,它所附着的教育意义与社会效益确需引起重视。当然,回到文章开头的话题,研学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乡村研学同样要避免在发展中被异化。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与市场监管部门可通力合作,制定严格行业准则与标准;研学领域从业者需在打造文化品牌、优化行程规划、提升内容质量等方面重点发力;家长群体也应擦亮眼睛,加强甄别,勿要将功利、机械性的知识灌输思维再强加于研学之上,为孩子们的每一次出发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