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们的吃饭大事,不仅关系着一个孩子的健康,也关系着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让营养餐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孩子们身上,我们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近日发布的2023年度审计工作报告中,审计发现部分地区存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较为混乱的现象,部分供餐单位和学校还存在违规经营、供餐监管不够规范严格等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国家大力支持的民生工程,自2011年启动实施以来,数千万农村学子受益于该项政策,营养状况普遍改善,身体素质明显提升。近年来,补助标准也在不断调整提高,从2011年每个农村学生每天3元,到2014年的4元,2021年又提高到现在的5元,农村学生营养餐供应也从最开始单一的鸡蛋牛奶变成现在较为普遍的“一荤一素一汤”搭配。然而,本次审计暴露出,一些地方将营养餐专项资金视为一块“肥肉”,不顾农村学生利益挪用侵占专项资金,导致这项民生工程在落实中打了折扣。
这些本该花在孩子们身上的钱去了哪?审计工作报告显示,此次审计的159个县中,有66个县都出现专项资金被县里直接挪用于偿还政府债务、基层“三保”等支出,除此之外,还有个别地方通过虚构采购业务变相截留挤占专项资金,甚至是县教育部门与中标供应商串通套取资金用于发放福利。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挪用专项资金,或是将资金挪用到什么地方,这些行为都侵犯了农村学生的权益,反映了农村学生营养餐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存在的监管漏洞。从前者来看,尽管地方政府挪用专项资金后没有揣进自己的口袋,而是用于维持政府部门运转以及其他民生事项,但专项资金挪用了就是挪用了,只要没有花在孩子们身上,任何理由都站不住脚,以牺牲农村孩子的营养健康为代价换取发展成果的行为,不应该,也长久不了。而后者在营养餐资金里中饱私囊的行为更是令人愤慨。不仅如此,还有部分地区为截留资金压低营养餐供应标准,部分供应商和学校食堂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供餐,更是对农村学生健康的不负责任,损害的是地方政府的形象。试想一下,由这样的政府来统筹基层发展资金怎能让公众放心?由他们来落实民生工程岂能获得群众的信任?
要知道,让农村学生到点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是一件大事。孩子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每一顿饭都糊弄不得。许多研究表明,向农村欠发达地区的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餐,是降低儿童营养不良率、提高认知能力与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从国家每年拿出数百亿资金专门用来增强农村学生营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也足以说明对农村孩子教育和成长的重视程度。对农村孩子们来说,这些补助资金看似落在一个人身上只有一两块钱的增量,但是放在全国、一个县乃至一所农村学校,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能变着花样让农村学生的每顿饭都吃得好一点。正是因为如此,地方必须不打折扣地落实好这项民生工程,对任何克扣挪用营养餐专项资金,导致农村学生营养餐“缺斤少两”的行为,都要“零容忍”。
从眼下来看,各地各部门,尤其是审计中发现问题的地方,亟须严格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堵住专项资金管理漏洞,确保补助资金“应发尽发”,专款专用,同时常态化监督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供餐,确保农村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营养。对于审计中发现问题的相关责任主体,也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务必让钻空子、谋利益的责任人付出应有代价。从长远来看,未来为避免这类问题再次出现,还需要各地将农村学生营养餐的责任持续压牢压实,将压力层层传导到各级责任主体,指导县级有关执行部门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对此,可在用好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开发适合本地情况的县级管理平台,将资金管理使用、供应商选择、采购招标、原料供应等关键环节全部纳入线上管理,让营养餐供应情况全程公开、全员可视,既有利于上级部门管理,也便于学生、家长参与监督。
农村孩子们的吃饭大事,不仅关系着一个孩子的健康,也关系着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让营养餐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孩子们身上,我们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