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接获多个领域学者爆料,一名自称“辽宁理工大学教授魏新河”的人士,近年来频频参加多地传统文化、思政、新闻、法学等领域学术论坛。不过,我国并无“辽宁理工大学”,其所宣称“任职”的辽宁省乡村振兴专委会等单位也是无中生有。“魏新河”的身份、头衔系虚构。
有网友用“华威先生”来讥讽这类学术混子。张天翼笔下空挂十多个“委员”头衔的“华威先生”,同样热衷于出席各种会议,对正经工作却“包而不办”,他的发言内容贫乏、重复啰唆,让人生厌。当下,现代版“华威先生”依旧有市场,他们活跃在各大学术论坛,有的通过“混脸熟”、攀附关系,打通自己的学术晋级之路,有的则希望在博取名利之后,通过捞取讲课费、咨询费等实现“名气”变现。
“魏新河”因其夸张、露骨形迹成为学术圈笑谈,要发现这类骗子并不难,只要查证其工作单位、过往作品、申报成果等,就不难看出个中问题。有些学术会议程序不规范,没有对参会人员身份和成果严加审核,导致“魏新河”钻了空子。不过,比他更难被甄别的是,很多作者有真实可考的身份头衔,但其成果空洞、乏味,没有学术性、创新性可言,也能入选会议和刊物。
执教于普通本科高校、毕业于顶尖高校的某老师,曾向其学生吐槽,自己毕业后发论文竟比在校时期要难,原因竟是某些会议和刊物发不发论文要“看单位”,让人郁闷不已。更有某些学生,对外投稿期刊或学术会议,必须加挂导师头衔才能增加投中概率,让人唏嘘。现实中,有会议舍本逐末,不以学术论文和成果论高下,而是从参会人员职称、职务入手审核筛选,对人员单位、人员头衔等极为看重,生怕“无名小辈”拉低会议“规格”。
学术会议乱象丛生不止于“看单位、看头衔”:有会议为完成考核指标、突击使用经费、制造影响力等而召开,沦为大咖表演的舞台和“跑圈子”“拜码头”的平台,学术交流反被置于次要地位;有的学术会议主题设置宽泛、涉及领域众多,研讨内容边界模糊甚至无所不包,这为“专家”跨界参会提供了便利。这些问题淡化了学术会议的学术性,当会议门槛缺少学术标准而产生真空,头衔身份、人情因素等都可能影响参与会议的公正性客观性。
“魏新河”和不良会风污染了学术圈,也浪费了科研资金,对创新氛围和创新动能贻害无穷。要脱下“魏新河”的马甲,就要严正学术会议风气,既要引导各方树立正确学术观,营造风清气正、严谨求实的学术氛围,也要从经费、考核等方面,优化对学术会议的评价,提高学术会议的学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