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受到基层干部群众欢迎。在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的同时,也存在着个别设施因各种原因被荒废和闲置的情况,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影响了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
农村基础设施为何会“睡大觉”?背后原因值得拷问。有些基础设施在建设前缺乏充分调查研究,不了解农村地区现实需求,是“拍脑门”做下的决策;有些是没有长远眼光,只顾眼前效果和效益,项目上马建设容易,却忽略了后期高昂的维护成本,最终只能成为“烂尾项目”;有些则是为了追求政绩,只注重“干了什么”,却忽略了对实际效益的评估,导致基础设施最后无奈成“摆设”。
对农村基础设施闲置现象应给予高度关注。既要追根溯源,制定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又要科学论证、及时整改,让“沉睡”的设施“醒”过来、发挥效能。首先要强化调研、征求民意,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人民群众实际所需要的。其次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全流程监管,充分考虑客观实际,既埋头苦建,也兼顾后续管护。另外要加强考核与跟踪,一旦发现设施出现闲置情况,在充分考察闲置原因情况下科学“止损”,并追究相关责任,继而确保农村基础设施真正发挥效用,为乡村振兴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