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各地以“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举办了各式各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的特色活动。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承载着各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艺术表达及风俗习惯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它们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与辛勤劳动之中,是世代相传的智慧结晶,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情感与文化记忆。
非遗的形成和发展,始于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创造,对社会变迁的反映与记录。无论是传统节日的欢庆、民间艺术的表演,还是手工技艺的磨炼、地方美食的烹制,每一项都是人民智慧与情感的具象化表达,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见证。非遗不仅由人民创造,更由人民持有和传承。每一代人都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使之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这个传承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更是人与人情感与价值的共享,是社会凝聚力与文化认同感的源泉。
借着“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契机,各地集中宣传展示非遗保护成果,提高全社会的非遗保护意识和理念,可以说活动花样层出不穷,热闹非凡。上海在10家电影院举办非遗传统戏曲电影展映周;江苏宿迁在55个“乡村书场”开展苏北琴书经典曲目和新创曲目巡演;陕西举办“跟着非遗美食去旅行”非遗旅游线路体验等活动……这些都是推动非遗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鲜活实践。
在推动文化遗产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做法上,云南也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经验。在此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中,云南省70余项传统工艺、传统医药、传统饮食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同时进行活态展示、现场体验和产品销售。市民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非遗作品,还能亲身参与到非遗技艺的现场制作和体验中。此外,民族民间歌舞乐、传统戏剧曲艺展演,非遗实物展、线上非遗公开课与云展播等,省、州(市)、县(区)联动,以“非遗+”动静结合的宣传模式,用心诠释“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的理念。
在笔者看来,要让来自民间的非遗更好融入生活、润泽人民,最应该做好的就是非遗知识内涵和技艺价值的普及工作。我们的博物馆、众创空间等公共教育场所要持续优化服务,提升办展水平,让大众有更加多样的现场体验感;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应鼓励和支持科普博主,使其成为文化传播传承队伍中的一员,创作生产出更多有趣易懂的科普视频;同时,应该充分考虑群众参与活动的便捷性,除了以演出、讲座等方式让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外,还应积极推广当下流行的主题市集,让更多非遗文创产品通过市集走向大众。当然,还应该把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融入城市建设发展,我们不妨学习福建泉州的做法,通过立法先行、“非遗+”传播方式等,把触角延伸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激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使之成为文化遗产的观察员、志愿者、守护人。
让我们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角度出发,以更有创意的形式、更多的应用场景、更细的人性化需求,推动非遗广泛传播传承,真正实现“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