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应急管理报》披露了一则案例:某县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后,竟有基层乡镇未知晓相关情况。这一事件暴露出预警机制在部分基层地区“静音”失灵,引发了许多人对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和效率的反思。
基层预警机制,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失灵,怎不令人后怕?在上述案例中,相关防汛工作负责人,或是“已读未转发”,或是发了但无人反馈,导致预警失效于“最后一公里”。类似情形因何而致?笔者有以下思考。
高效及时传递信息,是预警机制顺利发挥作用的关键。然而,在许多基层乡镇,由于通信设施不完备、信息传递渠道不畅等,其预警系统建设尚不完善,预警信息往往难以迅速、准确抵达一线。此外,一些单位在接收信息后,处理不及时、传达不到位导致预警信息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基层对相关信息的重视程度,也直接影响预警效果。个别基层工作人员的“马虎”应付、一读了事,导致预警的“红灯”亮一亮就过了。这种心态,极易让重要信息被忽视,影响基层应急响应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不可不谓一大危害。
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笔者认为,要确保“警铃”及时抵达基层,就要想方设法构建预警机制的响应闭环。
首先,要加大对基层通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度。其次,加强对基层单位的培训和指导,强化其对预警信息的科学认知。此外,还要建立基层应急管理的长效机制,如,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和实战训练等,多管齐下提高基层应急响应能力。同时,也要发挥群众在预警机制中的作用,提高群众的应急避险能力。
基层预警机制之困,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和认识问题。破解此类困境,需要相关部门真正重视起来、落实下去,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基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切实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系西南科技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