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众议院所谓“中国问题特设委员会”召开听证会,寻求对抗“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会上,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高级副总裁丹尼尔·伦德直言,“我讨厌它,因为这是个绝妙构想,它鼓舞了全球南方的人们,可它并不是我们提出来的。”
大道通途,硕果累累,“一带一路”倡议的号召力与影响力日渐显现,也越发让一些人如鲠在喉。有的装“人间清醒”,鼓噪“债务陷阱论”“新殖民主义论”,将自己之恶行强扣在别人头上。有的试图取而代之,但“重建美好世界”“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等诸般计划,最终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为何对“一带一路”倡议如此不依不饶,无非是将之视为对自身霸权的挑战。
在这些人看来,所谓“美国优先”,即一切都需要围绕美国利益转,美国也需要手握所有领域绝对的领先权和支配权。华为势头强劲?那就动用国家机器极尽打压;TikTok风生水起?那就强制中国母公司与之剥离;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大增?那就渲染“产能过剩”、加征高额关税……冷战结束已30多年,美国一些政客却仍然固守冷战思维,热衷零和博弈,习惯于从竞争和对抗的视角看待世界。他们对新兴力量崛起心存抵触,认为新兴国家改变了他们的游戏规则,动了他们的“奶酪”。这种偏执与傲慢,不仅暴露出“自由”之“双标”,也让世人看清,霸权是多么蛮横丑陋。
而这种对抗思维、霸道做派,恰是其无法提出合作构想的原因。“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应者如云,在于其饱含着和合共生、天下大同的中华传统价值基因,让世界看到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完全可以交织相融、和谐并行,也让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看到了“西方中心论”“霸权稳定论”“文明优越论”等西方国际关系处理模式之外的另一种可能。反观美国,天天以意识形态划线,拉这样那样的小圈子,拿什么将不同政治体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发展阶段的国家联结在一起?事事论国家大小尊卑,又怎会助力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进步?只拨弄利己主义的算盘,只注重短期私利最大化,难度不小、费时费力的大型工程又如何落实推进?
事实证明,只有坚持计利天下、美美与共的国度,只有不渝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国家,才能抛却唯我独尊的一己之私,提出饱含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等价值追求的国际公共产品。相反,一些国家只想拆桥、筑墙、“抢蛋糕”,或搞损人不利己的认知战舆论战,或打着基础设施建设旗号推进地缘政治算计,都不会受欢迎,更不会得逞。长此以往,“为什么不是我”的嗟叹只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