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精读党报
回击极限施压关键要保持战略定力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闫维民 发布时间:2024-05-15 10:13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利用保护主义手段限制他国产品进口,即便在短期内能够庇护本国缺乏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但温室培育不出劲松,过度保护会削减企业危机意识,增加依赖心理,反而令其失去改进技术的动力。以“去风险”之名搞“脱钩断链”,以“高关税”之行筑“小院高墙”,只会导致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只会制造经济割裂,拖累世界经济发展。


  美国政府14日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加征关税,其中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税率将在今年从25%增至100%。但由于目前中国出口至美的乘用车数量“几乎为零”,气势汹汹的所谓新关税,被认为更多只有恐吓意义。


  从炮制“产能过剩论”,到炒作“加征新关税”,很显然,美方大棒开始聚焦中国电动汽车。与之相对的,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亮眼表现——2021年、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连续迈上200万辆、300万辆台阶,2023年中国更是跨越了两个百万级台阶,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特别是在全球减碳大背景下,汽车产业电动化势不可挡,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可能性不断加大。面对行业版图的变化,昔日领跑者自然不会无动于衷。他们没有将“黑马”视作自我鞭策的信号,而是转向抹黑与围剿。美国已出台《两党基础设施法案》《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等,其中都包含了一系列歧视性电动汽车补贴条款。从此前种种放风鼓噪,到如今靴子落地,美方所为,显然就是试图将对中国电动汽车等新兴优势产业的极限施压拉到顶。


  如此歇斯底里,原因不难推知。一方面是幻想“内病外治”,通过遏制中国优势产能对美国的“冲击”,掩盖美国绿色转型不力和传统产业逐渐落后的尴尬现实;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选票,试图通过打击中国产品来塑造强硬人设,扭转政治上的颓势。这样的思路其实并不新鲜。美国上届政府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反复启动对华301调查并对华加征关税。本届美国政府虽然声称“无意遏制打压中国”,但却挖空心思制造出“精准脱钩”“小院高墙”等一堆新词。无论如何包装,也掩盖不了美国违反国际贸易规则的事实,不过是持续坐实美国“世贸组织管理体系破坏者”的角色。


  身处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大搞贸易保护无法真正解决自身产业之弊。就一般规律而言,利用保护主义手段限制他国产品进口,即便在短期内能够庇护本国缺乏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但温室培育不出劲松,过度保护会削减企业危机意识,增加依赖心理,反而令其失去改进技术的动力。相较之下,被针对的其他国家的相关行业和企业会采取更多措施来提升竞争力。就拿电动汽车来说,“美国制造”均价高达5万美元左右,车用电池依赖进口,公共充电站增长寥寥。玛莎拉蒂母公司斯泰兰蒂斯集团CEO唐唯实此前曾表示,尽管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构成了严峻挑战,但他并不认为增加关税能保护他的公司,“我唯一的选择就是正面战斗”。可见,对于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企业主比政客看得清楚。


  有优势时就大谈自由市场,优势不足或处于劣势时就大搞保护主义,如此做派让美国的国家公信力降到谷底。从历史上看,自19世纪90年代美国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以来,哪个国家跃升为第二,或者在中高端价值链对美国构成挑战,哪个国家就会被其视作最重要的,也是必须遏制的对手。但时移世易,大势难挡,自由贸易、分工协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如今美国的生产和消费链在华有着巨大利益,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一些政客的对华激进战略,为维护中美关系的平稳提供空间。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首任院长格雷厄姆·艾利森曾一针见血地说:只要中国不放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就将继续挑战美国在各个层面的统治。拉长目光可以看到,眼下的打压既不是第一遭,也不会是终结版,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还有不少。但太多事实已经证明,越是风高浪急,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强大的制造业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重要保证。从“老三样”到“新三样”,世界货架上的中国制造之变,生动诠释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用好用足这些优势,加强技术研发,不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当中国制造“骨骼”更强健,新增长极定会层出不穷。


  风物长宜放眼量。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各国真正需要的是用开放的心态、开放的行动、开放的合力,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谁藐视经济规律,谁就会自讨苦吃。以“去风险”之名搞“脱钩断链”,以“高关税”之行筑“小院高墙”,只会导致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只会制造经济割裂,拖累世界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高海仙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回击极限施压关键要保持战略定力
来源:北京日报 2024-05-15 10:13:49
      利用保护主义手段限制他国产品进口,即便在短期内能够庇护本国缺乏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但温室培育不出劲松,过度保护会削减企业危机意识,增加依赖心理,反而令其失去改进技术的动力。以“去风险”之名搞“脱钩断链”,以“高关税”之行筑“小院高墙”,只会导致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只会制造经济割裂,拖累世界经济发展。美国政府14日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加征关税,其中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税率将在今年从25%增至100%。但由于目前中国出口至美的乘用车数量“几乎为零”,气势汹汹的所谓新关税,被认为更多只有恐吓意义。从炮制“产能过剩论”,到炒作“加征新关税”,很显然,美方大棒开始聚焦中国电动汽车。与之相对的,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亮眼表现——2021年、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连续迈上200万辆、300万辆台阶,2023年中国更是跨越了两个百万级台阶,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特别是在全球减碳大背景下,汽车产业电动化势不可挡,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可能性不断加大。面对行业版图的变化,昔日领跑者自然不会无动于衷。他们没有将“黑马”视作自我鞭策的信号,而是转向抹黑与围剿。美国已出台《两党基础设施法案》《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等,其中都包含了一系列歧视性电动汽车补贴条款。从此前种种放风鼓噪,到如今靴子落地,美方所为,显然就是试图将对中国电动汽车等新兴优势产业的极限施压拉到顶。如此歇斯底里,原因不难推知。一方面是幻想“内病外治”,通过遏制中国优势产能对美国的“冲击”,掩盖美国绿色转型不力和传统产业逐渐落后的尴尬现实;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选票,试图通过打击中国产品来塑造强硬人设,扭转政治上的颓势。这样的思路其实并不新鲜。美国上届政府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反复启动对华301调查并对华加征关税。本届美国政府虽然声称“无意遏制打压中国”,但却挖空心思制造出“精准脱钩”“小院高墙”等一堆新词。无论如何包装,也掩盖不了美国违反国际贸易规则的事实,不过是持续坐实美国“世贸组织管理体系破坏者”的角色。身处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大搞贸易保护无法真正解决自身产业之弊。就一般规律而言,利用保护主义手段限制他国产品进口,即便在短期内能够庇护本国缺乏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但温室培育不出劲松,过度保护会削减企业危机意识,增加依赖心理,反而令其失去改进技术的动力。相较之下,被针对的其他国家的相关行业和企业会采取更多措施来提升竞争力。就拿电动汽车来说,“美国制造”均价高达5万美元左右,车用电池依赖进口,公共充电站增长寥寥。玛莎拉蒂母公司斯泰兰蒂斯集团CEO唐唯实此前曾表示,尽管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构成了严峻挑战,但他并不认为增加关税能保护他的公司,“我唯一的选择就是正面战斗”。可见,对于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企业主比政客看得清楚。有优势时就大谈自由市场,优势不足或处于劣势时就大搞保护主义,如此做派让美国的国家公信力降到谷底。从历史上看,自19世纪90年代美国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以来,哪个国家跃升为第二,或者在中高端价值链对美国构成挑战,哪个国家就会被其视作最重要的,也是必须遏制的对手。但时移世易,大势难挡,自由贸易、分工协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如今美国的生产和消费链在华有着巨大利益,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一些政客的对华激进战略,为维护中美关系的平稳提供空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首任院长格雷厄姆·艾利森曾一针见血地说:只要中国不放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就将继续挑战美国在各个层面的统治。拉长目光可以看到,眼下的打压既不是第一遭,也不会是终结版,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还有不少。但太多事实已经证明,越是风高浪急,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强大的制造业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重要保证。从“老三样”到“新三样”,世界货架上的中国制造之变,生动诠释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用好用足这些优势,加强技术研发,不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当中国制造“骨骼”更强健,新增长极定会层出不穷。风物长宜放眼量。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各国真正需要的是用开放的心态、开放的行动、开放的合力,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谁藐视经济规律,谁就会自讨苦吃。以“去风险”之名搞“脱钩断链”,以“高关税”之行筑“小院高墙”,只会导致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只会制造经济割裂,拖累世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