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精读党报
准确把握“因地制宜”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王庆峰 发布时间:2024-03-07 15:06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今年两会首次到团组,习近平总书记再谈新质生产力,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因地制宜”四个字?


  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那么,传统产业算不算新质生产力?长久以来,社会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人认为只有高科技、高精尖才够得上“新质”,传统则是“旧质”。一些地方把传统产业等同于“低端产业”,“姥姥不疼,舅舅不爱”,鼓励退出甚至强令退出;而对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概念则一拥而上,“只追热的,不追对的”,不看自身基础,什么火就搞什么,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开门见山,直指错误认识和观点,清晰表明了对传统产业的态度。毋庸置疑,低端产业确实存在,但不能与传统产业画等号;传统增长方式也确实存在,但不等于要摒弃传统产业。关键是要点燃科技创新引擎,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赋予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近年来,许多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老树开新花”,充分证明了“只有夕阳车间,没有夕阳产业”。


  也就是说,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摆在今年九项重点任务第一位。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居于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首位,足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分量。


  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没有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就不能落地,经济的现代化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不靠一个产业“打天下”,而需要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特别是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产业竞争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主战场。只有构建完整、先进、安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拥有完全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才能掌握竞争主动权。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方法论。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围绕产业振兴展开重要论述:“靠几业,靠什么业,都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具体情况去定,不能下单子。”今年,习近平总书记为各地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指明了“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法论,再次体现强烈的问题导向,令人深思。


  方向对了,努力才有意义。因地制宜,强调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不能试图用一个方案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更不能“脑袋一拍,计上心来”。有所选择,才能有所作为、取得实效。因地制宜,强调的是立足实际,做好“特色”文章,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总而言之,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有雄心壮志,积极抢位发展,又要立足实际,善于错位发展。在日趋复杂的竞争环境中,与其“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如“精准牵住牛鼻子”。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整合资源、精准发力,才能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责任编辑:高海仙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准确把握“因地制宜”
来源:南方日报 2024-03-07 15:06:33
      今年两会首次到团组,习近平总书记再谈新质生产力,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因地制宜”四个字?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那么,传统产业算不算新质生产力?长久以来,社会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人认为只有高科技、高精尖才够得上“新质”,传统则是“旧质”。一些地方把传统产业等同于“低端产业”,“姥姥不疼,舅舅不爱”,鼓励退出甚至强令退出;而对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概念则一拥而上,“只追热的,不追对的”,不看自身基础,什么火就搞什么,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开门见山,直指错误认识和观点,清晰表明了对传统产业的态度。毋庸置疑,低端产业确实存在,但不能与传统产业画等号;传统增长方式也确实存在,但不等于要摒弃传统产业。关键是要点燃科技创新引擎,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赋予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近年来,许多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老树开新花”,充分证明了“只有夕阳车间,没有夕阳产业”。也就是说,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摆在今年九项重点任务第一位。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居于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首位,足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分量。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没有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就不能落地,经济的现代化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不靠一个产业“打天下”,而需要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特别是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产业竞争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主战场。只有构建完整、先进、安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拥有完全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才能掌握竞争主动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方法论。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围绕产业振兴展开重要论述:“靠几业,靠什么业,都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具体情况去定,不能下单子。”今年,习近平总书记为各地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指明了“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法论,再次体现强烈的问题导向,令人深思。方向对了,努力才有意义。因地制宜,强调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不能试图用一个方案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更不能“脑袋一拍,计上心来”。有所选择,才能有所作为、取得实效。因地制宜,强调的是立足实际,做好“特色”文章,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总而言之,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有雄心壮志,积极抢位发展,又要立足实际,善于错位发展。在日趋复杂的竞争环境中,与其“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如“精准牵住牛鼻子”。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整合资源、精准发力,才能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