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身处执政一线,是党情国情民情的“亲历者”,既能贴近群众,在基层获取“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一线信息,也能提升自己的群众工作本领。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干部不同程度出现了“失语症”,存在不会说、不敢说、不能说的困境。
要破解“不会说”困境,基层干部要认清和摆正自身,入乡随俗主动学习“百姓话”。首先是要会说方言、能说土话、会拉家常,跳出身份“边缘化”的窠臼,脚沾泥土、心怀真诚、多一点“烟火气”,主动成为干群关系黏合剂;其次是要讲老百姓能理解的话,有些基层干部“书生气”较重,满嘴专业术语,看起来似乎“理论功底深厚”,实则群众无法入耳。基层干部应该要学会把政策往通俗了说、往简洁了说,自觉发挥“连天线、接地气”作用,使各项惠民政策通过“千条线”下面这“一根针”,深植大地、开花结果。
破解“不敢说”困境则需要基层干部放下架子、耐住性子、沉下身子,多从群众角度考虑,将心比心,真正体会群众的苦处和难处。聚焦防贫预警监测、基层党建、抗旱保水、乡村振兴等关键点,多接一接“烫手山芋”,在纷繁复杂的各项挑战中练就“百毒不侵”“刀枪不入”之身,不做“软壳虫”,不说空话、套话、漂亮话,关键时刻敢于为人民群众发声,有问题讲问题,有意见要发表,有点子要分享,在能担当、善作为中打造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
基层干部和群众“唠嗑”的确能拉近距离,但也要把握分寸,绝不能不着边际地“侃大山”,而是要有方向、有针对性地“聊”。对于群众的要求,广大基层干部一定要深思熟虑,不盲目下结论,不随意给承诺,有理有据、合情合理、举措得体。聚焦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发挥服务群众水平上下功夫,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实干诠释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