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精读党报
罚款事项再“瘦身” 营商环境更优化
    来源:山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3-11-17 16:06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的决定》,取消和调整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等领域33个罚款事项,其中取消16个罚款事项,调整17个罚款事项。这些罚款事项的“瘦身”,事关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不仅是惠企利民的务实之举,也释放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强烈信号。


  罚款是最常见的、最广泛使用的行政处罚,与民生利益息息相关。严格规范处罚事项和罚款标准,是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经营成本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持续取消和减少罚款事项,去年,国务院取消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领域29个罚款事项,调整了24个罚款事项。今年,罚款事项继续做“减法”,给各类经营主体松绑。近年来,我省也不断推开柔性执法,比如,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统计等领域相继发布包容免罚清单,公安交管、税务等部门相继推行“首违不罚”,无不是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厚植经营主体发展沃土的有力实践。


  罚款事项做“减法”,让企业和群众有了“看得见”的获得感。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和社会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那些违反法定权限的、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可采取其他方式规范管理的罚款事项就应该做到应减尽减。比如,此次取消了对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逾期不缴纳行为的罚款;对未经批准擅自从事印刷经营活动等行为的罚款,调整了罚款数额计算方式;对未按规定链接备案管理系统网址的行为,先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再罚款。在落实国家压减罚款事项的基础上,各地也在法律的尺度内,不断体现执法的温度。今年7月1日,我省市场监管部门就制定推出了一份轻微违法不予处罚的“免罚清单”,共13类116项,实现了更广范围更深程度的包容审慎监管,营造了更宽松的环境。


  罚款事项做“减法”,并不意味着放松必要的监管,而是对严格落实监管责任有了更高要求。一方面,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职能部门要优化监管路径,创新监管方式,大力推进“互联网+监管”;另一方面,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着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督促经营主体合法合规经营,及时遏制违法苗头,尤其要提升安全生产、生命健康、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的监管效能。此外,要推进法治监管,按照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做出警告、通报批评等相应的行政处罚。


  众所周知,罚款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罚款事项在不断做“减法”的同时,也要加大对乱罚款的整治力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以罚增收”“以罚代管”“逐利执法”等问题屡禁不止,不仅给各类经营主体带来负担,而且会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我省也在相关意见中严禁下达罚没指标,不得为了处罚而处罚。要坚持执法为民,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确保过罚相当,防止畸轻畸重。对以罚代管、过罚失当等行为,必须严肃查处,不能让各类惠企政策效果因乱罚款而削弱或抵消。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罚款事项接连“瘦身”,正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行政执法部门继续大力推进宽严相济、包容审慎的监管,正向指引市场主体守法经营、及时自我纠错,必定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高海仙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罚款事项再“瘦身” 营商环境更优化
来源:山西日报 2023-11-17 16:06:54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的决定》,取消和调整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等领域33个罚款事项,其中取消16个罚款事项,调整17个罚款事项。这些罚款事项的“瘦身”,事关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不仅是惠企利民的务实之举,也释放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强烈信号。罚款是最常见的、最广泛使用的行政处罚,与民生利益息息相关。严格规范处罚事项和罚款标准,是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经营成本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持续取消和减少罚款事项,去年,国务院取消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领域29个罚款事项,调整了24个罚款事项。今年,罚款事项继续做“减法”,给各类经营主体松绑。近年来,我省也不断推开柔性执法,比如,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统计等领域相继发布包容免罚清单,公安交管、税务等部门相继推行“首违不罚”,无不是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厚植经营主体发展沃土的有力实践。罚款事项做“减法”,让企业和群众有了“看得见”的获得感。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和社会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那些违反法定权限的、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可采取其他方式规范管理的罚款事项就应该做到应减尽减。比如,此次取消了对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逾期不缴纳行为的罚款;对未经批准擅自从事印刷经营活动等行为的罚款,调整了罚款数额计算方式;对未按规定链接备案管理系统网址的行为,先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再罚款。在落实国家压减罚款事项的基础上,各地也在法律的尺度内,不断体现执法的温度。今年7月1日,我省市场监管部门就制定推出了一份轻微违法不予处罚的“免罚清单”,共13类116项,实现了更广范围更深程度的包容审慎监管,营造了更宽松的环境。罚款事项做“减法”,并不意味着放松必要的监管,而是对严格落实监管责任有了更高要求。一方面,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职能部门要优化监管路径,创新监管方式,大力推进“互联网+监管”;另一方面,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着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督促经营主体合法合规经营,及时遏制违法苗头,尤其要提升安全生产、生命健康、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的监管效能。此外,要推进法治监管,按照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做出警告、通报批评等相应的行政处罚。众所周知,罚款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罚款事项在不断做“减法”的同时,也要加大对乱罚款的整治力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以罚增收”“以罚代管”“逐利执法”等问题屡禁不止,不仅给各类经营主体带来负担,而且会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我省也在相关意见中严禁下达罚没指标,不得为了处罚而处罚。要坚持执法为民,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确保过罚相当,防止畸轻畸重。对以罚代管、过罚失当等行为,必须严肃查处,不能让各类惠企政策效果因乱罚款而削弱或抵消。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罚款事项接连“瘦身”,正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行政执法部门继续大力推进宽严相济、包容审慎的监管,正向指引市场主体守法经营、及时自我纠错,必定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