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新闻战线使命在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
作为正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全国主流大报、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社(含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始终以为党育人、服务大局、服务全团、服务青年为己任。站在百年目标门槛上继续自我革命,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需要用青春担当起新的文化使命!
青春担当文化使命是历史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回望建党路,我党一开始就与“青春”“媒体”“贡献”等文化使命的精神标识紧紧联系在一起。
中共一大会议党代表中有个独特的“28岁现象”,代表共计13人,平均年龄28岁。毛泽东当时也是28岁。就是这批年轻人,在嘉兴南湖一条船上,领航了中国的未来。28年后,他们建立了新政权。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后,除发展组织外主要做的事情就有:在各地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以《新青年》《共产党》等为阵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说过,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95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
总书记引用的李大钊的这段青春寄语,也正是发表在《新青年》上。
今天的中青报传承着《新青年》进步、科学、世界、青年的精神血脉,1949年5月4日组建,1951年4月27日创刊、毛泽东题词的《中国青年报》,秉承着“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办报宗旨,也将迎来70岁生日。
明镜可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的中青报人要带头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坚定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提高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以展现疫情防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历史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现实素材深化制度自信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充分体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进一步增强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实践认同、情感认同,更加自觉、自信地紧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人类壮举来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过: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为民造福,而只有做到为民造福,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对如今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年轻人,我们要讲清楚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实践探索过程是一脉相承、不可割裂的,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新闻观、文化观,破除历史虚无主义、西方“新闻自由观”等不正思潮,不能用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
我们既要有见证历史、书写新时代、以文载史的高度自觉,还要有勇担道义、高扬精神的使命担当。此时此刻不能不缅怀杰出的党的新闻战士和前辈范长江同志,他曾写过一首纪念鲁迅先生的诗:“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坚持真理勇战斗,先生火炬照四方。”这可以成为坚持真理、清正廉洁、正直正派的新闻工作者座右铭。今天的我们永远记得他的那句话: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做强新型主流媒体是现实重任
迄今,中国共产党已走过99年光辉而不平凡的历程,即将跨越百年,这对于当代中国青少年坚定跟党走,用奋斗续写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伟大篇章,续写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别样精彩的人生篇章,意义重大。这无疑也要求我们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中青报始终站立在这个传播制高点上,把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党的99年生日之际,曾发表评论员文章《坚定紧跟党走,炼铸红色青春》进行了专门阐述。
早在30多年前的1984年3月13日,《中国青年报》即以“县领导关怀负笈者大学生不忘故乡情——中共正定县委书记与本县籍大学生的通信”为题,报道了时任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与河北农业大学全体正定籍学生之间书信往来的一段佳话,并全文刊登了这两封信。
2020年五四青年节以来,中青报再续前传,全媒体刊发《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专题报道,体现了习近平同志长期以来对大学生的关心、关爱和关怀。报道一经推出即引发社会各界巨大反响,中青报又连续推出相关讨论、反响稿件。
近年来,中青报全媒体推出的《青年大学习》系列团课和一个个“中国好青年”“强国青年”“强国一代有我在”“向上向善好青年”故事和抗疫抗灾典型等,都成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青春样本,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青春样本。同时中青报近年还涌现出一批优秀青年新闻工作者,他们获得包括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等各级劳模先进荣誉称号,获得上级有关部门多项表扬表彰,多项中国新闻奖、作品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等突出佳绩。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中青报第一时间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并结合大力宣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胸怀大局大势、强化责任担当,奋发有为投身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聚焦共青团“引领青少年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服务青年成长发展,团结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建功立业”这一工作主线,围绕报社正在探索践行的“媒体融合三个新定位”,从3个方面加强“融合后机关报服务力”建设。
第一个方面,明确新定位,加速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定位:打造上传下达的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平台,打造内引外联的国际传播新格局,打造利国惠民的美好实用新服务;第二个方面,中青报特色“融媒小厨”升级“融媒云厨”,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构建年轻态主流融媒;第三个方面,中青报努力以高标准推进党建业务的一体化深度融合,以高效能推进内外治理的一体化深度融合,以高质量推进精品导向的一体化深度融合。将在内容生产、分发传播、整合运营、融合管理基础上,提升建设舆情智库、绩效评估、智能化、体制机制等四大工程。将全面人事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改革,作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进一步开拓人力资源成长通道,站在5年全媒体人才规划下,聚焦培养扶持优秀融媒经理人、优秀融媒制片人、优秀融媒专家型人才、优秀融媒创意创新人才、优秀融媒技术人才,等等。
在2020年这个极不平凡之年,中青报上下齐心,努力较好完成了各项任务,基本实现打造更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一流新型青年主流媒体目标,但我们清醒认识到离“做强新型主流媒体”这一新目标和要求还有不小差距。
青春担当也是大国的担当
重温百年前两位仁人志士的话,感慨万千,一句是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另一句是秋瑾的“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更加胸怀家国情怀,心装“国之大者”,知行合一、脚踏实地干好每一件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加强党对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正是其中的一个自然之义;为党育人,正是青春担当与大国担当的重要纽带!
要有紧跟党走、为国家担当、对世界尽责、向中外青少年讲好中华文化故事的大情怀。
民国时期的外交家顾维钧回忆当年讨论世界大事时,一位外国外交官傲慢地说:“我经常忘记地图上还有一个中国。”今天,一个正强起来的东方大国已走进世界舞台中心。
早在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中就说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但是要谦虚,不但现在应当这样,45年之后也应当这样,永远应当这样。”
真正的谦虚要有底气的支撑。半个多世纪后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共产党肩负宏大使命,在波澜壮阔的世纪大潮中发展壮大,为人类不断作出新贡献,展现大胸襟大抱负大担当。作为大国大党新型主流媒体,同样应该有大的样子,展现青春的担当!
中宣部部长黄坤明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要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要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坚持贴近中国实际、贴近国际关切、贴近国外受众,多运用对方听得懂、易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述方式,搭建起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有效互动交流的桥梁,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
对于当今中国来说,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中华文化安身立命之“本来”,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弘扬,使其惠及当代,泽被后人。
外交部部长王毅也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下的中国外交:为国家担当,对世界尽责》一文中专门谈到,在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历史性时刻,我们还将继续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讲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故事。
我们要有强烈的问题导向,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在青少年领域的具体表现,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内外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给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新挑战。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更要学习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坚定意志,敢于和善于斗争,阐释好中国立场、维护好国家利益、展现好中国形象,牢牢掌握国际舆论场制高点和主动权。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持续探索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方法,加强分众化传播,推出实践化“产品”,善于以“小”见大,以大时代关联小生活,以大叙事关联小细节,以大生产关联小消费,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可以让我们拥有可贵可亲的报格报品,也拥有可爱可靠的成长伙伴。
向中外青少年讲好中华文化故事,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断扩大中华文化朋友圈,做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创新引领者,成为新型主流媒体一项新的文化使命担当。
要有鼓舞和激励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的大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还说过,大也有大的难处。新时代中国青年正是传承发扬着光荣传统和优秀品质迎难而上的。
85年前,年轻的方志敏烈士临刑之前写下《可爱的中国》:“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今天可爱的中国成了现实,方志敏的女儿方梅不久前接受采访时说:“我父亲毕生都在为一个可爱的中国而奋斗。长期的革命斗争使他坚信,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不惜牺牲生命,就是一种担当。
66年前,北京建工18名青年木工组建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支青年突击队,其蓬勃力量如同“青春风暴”势不可挡,为社会主义建设奋发图强,突击在前,就是一种担当。
33年前,改革开放前沿深圳率先探索创建青年文明号,最早定名为“共青团岗位”“共青团号”,后来陆续改称“青年优质服务岗”“青年文明岗”“青年文明号”,为改革开放攻坚克难,创新开拓,就是一种担当。
几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充分肯定广大青年在抗疫这场严峻斗争中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鼓舞和激励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随后总书记在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肯定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要有贡献青春、锻造时代新军、坚决落实好意识形态责任制的大勇气。
团中央机关报的新闻工作者天地广阔、大有可为。要积极投身时代大潮,真正走出去、走下去、走进去,在深入基层、深入青年中感悟新时代,在激发共鸣、形成共振中讴歌新时代,不断推出“眼中有青年、腿上有泥土、心中有真情”的新闻作品,同时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舞台和熔炉中,锻造一支践行“四力”、掌握过硬本领、忠诚奉献人民的新闻队伍。
历史和实践都已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我们一定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继续自我革命,以全新气象迈进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