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基层连线
安顺经开区牛蹄村:文化赋能 村寨焕发新活力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作者:陈良琼 赵才骏 发布时间:2022-02-18 14:14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自牛蹄村宜居乡村建设文化振兴项目正式启动以来,经开区秉承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共评的理念,采取区镇村三级联动的方式,立足牛蹄村本身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要素,激发群众动力、利用旧物改造、盘活闲置资源积极打造,让昔日沉寂深山的牛蹄村焕发了新活力。

经开区牛蹄村:文化赋能 村寨焕发新活力。

刚刚过去的虎年春节,对于牛蹄村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这是旧貌换新颜后颇具文化韵味的牛蹄村迎来的首个春节。春节期间,除了像往年一样延续着贴春联、挂灯笼等年俗外,村民们还举行了敲“幸福钟”、打“团结鼓”等仪式,并欣赏了一台年味十足的文艺演出,共同欢庆村寨的变化。

经开区幺铺镇牛蹄村村民娄德江:“我们牛蹄关环境面貌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是房前屋后,大街小巷都非常整洁、非常干净。这个地方的文化氛围非常的浓厚,大家来到牛蹄关村可以得到文化方面的体验,得到很多收获。”

经开区牛蹄村:文化赋能 村寨焕发新活力。

牛蹄村三面环山,面朝十里荷廊景区。从十里荷廊出发,途径“131”三线厂房,穿过一道石磨堆砌而成的门,转个弯,再进一道“牛气冲天”的寨门,领略过独具特色的民居,沿着古朴的青石板路徐徐而上,布依民俗馆、牛蹄咖啡馆、精品民宿、山骨图书博物馆等公共空间和文化空间依次出现在眼前。路边灯杆上,仿古灯与红灯笼悬空而挂,古朴中透着喜气。一物一景都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贵阳文通书局有限公司负责人舒奇峰:“我们现在这个地方整个基础建设这块大的框架已经出来了,现在我们的整个建筑面积有接近1万1千平米,我们后面还将修建声音博物馆,加上我们前面的蜡染博物馆、造纸坊、山骨博物馆,现在在这个地方有关这种博物性质、体验性质空间达到约6千平米。”

经开区牛蹄村:文化赋能 村寨焕发新活力。

说到文化,不得不提极具艺术人文气息的山骨图书博物馆。暗红色的镂空外墙,不规则的线条设计。走进内部,映入眼帘的是斑驳粗犷风格的石壁,象征着历史文化的传承,古朴自然。贵州名贤馆、贵州摄影史展馆、《十万个为什么》展示区以及图书数据中心、书画交流区等区域交相呼应。

贵阳文通书局有限公司负责人舒奇峰:“我们山骨博物馆书店就要在3月份可以开放,我们会提供七八万册的书册,价值五六百万的展品,在这个地方呈现;我们山骨博物馆1楼开始有系列的展览出现,所以我们以后专门会做一些专题的展览,包括一些红色资料的展览。”

穿梭在牛蹄村内,曲径通幽的民居民宿、朴素典雅的布依服饰,还有随处可见的与“牛”有关的文化元素。目之所及,处处彰显着文化的魅力。在这里还可以来一杯牛蹄咖啡提神醒脑。走进咖啡馆,扑鼻而来的香味沁人心脾,还有独立音乐人邓本与他的搭档为前来小憩的游人击鼓弹奏,音乐的韵律与乡村的古朴相得益彰。

经开区牛蹄村:文化赋能 村寨焕发新活力。

独立音乐人邓本:“感觉这个地方特别亲切,给我的感觉比较静态,可以让人把心留在这个地方。因为这里面还住着很多很多跟我有这种爱好的朋友,我们可以根据自己从事的多类的专业,不论是音乐还是文学、美术乃至更沾地气的民宿的文化去挖掘,这样呢这个牛蹄村我们待下来,才会赋予它实质内在的意义。”

咖啡馆的旁边,“幸福钟”悬空而立。这是由爱心人士助力牛蹄村村民共同致富捐资铸造的,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村寨的另一边,“团结鼓”与“幸福钟”遥相呼应。作为一个纯布依族聚居的村寨,牛蹄村民风淳朴,村民友爱团结。“团结鼓”“幸福钟”激励着全体村民团结一致、自力更生,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文化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牛蹄村立足自身丰富的文化要素,通过文化植入方式,融合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布依族文化等各种元素,在推动文旅融合的同时,致力将其打造成安顺乃至贵州的永久性地标和全国知名的研学基地。

贵阳文通书局有限公司负责人舒奇峰:“我们整个这样的设计和规划其目的就是把文化植入到乡村里面来,目的还是把它做成一个文化的产业,那么这样的话我们的文化产业的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版块就是研学,通过学习来增加一些新的知识,同时在这里面了解我们中国的一些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到农耕文化,红色文化这些方面的学习。”(图/文 陈良琼、赵才骏)

责任编辑:周益威审核:戴靖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安顺经开区牛蹄村:文化赋能 村寨焕发新活力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2022-02-18 14:14:25
      自牛蹄村宜居乡村建设文化振兴项目正式启动以来,经开区秉承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共评的理念,采取区镇村三级联动的方式,立足牛蹄村本身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要素,激发群众动力、利用旧物改造、盘活闲置资源积极打造,让昔日沉寂深山的牛蹄村焕发了新活力。经开区牛蹄村:文化赋能村寨焕发新活力。刚刚过去的虎年春节,对于牛蹄村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这是旧貌换新颜后颇具文化韵味的牛蹄村迎来的首个春节。春节期间,除了像往年一样延续着贴春联、挂灯笼等年俗外,村民们还举行了敲“幸福钟”、打“团结鼓”等仪式,并欣赏了一台年味十足的文艺演出,共同欢庆村寨的变化。经开区幺铺镇牛蹄村村民娄德江:“我们牛蹄关环境面貌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是房前屋后,大街小巷都非常整洁、非常干净。这个地方的文化氛围非常的浓厚,大家来到牛蹄关村可以得到文化方面的体验,得到很多收获。”经开区牛蹄村:文化赋能村寨焕发新活力。牛蹄村三面环山,面朝十里荷廊景区。从十里荷廊出发,途径“131”三线厂房,穿过一道石磨堆砌而成的门,转个弯,再进一道“牛气冲天”的寨门,领略过独具特色的民居,沿着古朴的青石板路徐徐而上,布依民俗馆、牛蹄咖啡馆、精品民宿、山骨图书博物馆等公共空间和文化空间依次出现在眼前。路边灯杆上,仿古灯与红灯笼悬空而挂,古朴中透着喜气。一物一景都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贵阳文通书局有限公司负责人舒奇峰:“我们现在这个地方整个基础建设这块大的框架已经出来了,现在我们的整个建筑面积有接近1万1千平米,我们后面还将修建声音博物馆,加上我们前面的蜡染博物馆、造纸坊、山骨博物馆,现在在这个地方有关这种博物性质、体验性质空间达到约6千平米。”经开区牛蹄村:文化赋能村寨焕发新活力。说到文化,不得不提极具艺术人文气息的山骨图书博物馆。暗红色的镂空外墙,不规则的线条设计。走进内部,映入眼帘的是斑驳粗犷风格的石壁,象征着历史文化的传承,古朴自然。贵州名贤馆、贵州摄影史展馆、《十万个为什么》展示区以及图书数据中心、书画交流区等区域交相呼应。贵阳文通书局有限公司负责人舒奇峰:“我们山骨博物馆书店就要在3月份可以开放,我们会提供七八万册的书册,价值五六百万的展品,在这个地方呈现;我们山骨博物馆1楼开始有系列的展览出现,所以我们以后专门会做一些专题的展览,包括一些红色资料的展览。”穿梭在牛蹄村内,曲径通幽的民居民宿、朴素典雅的布依服饰,还有随处可见的与“牛”有关的文化元素。目之所及,处处彰显着文化的魅力。在这里还可以来一杯牛蹄咖啡提神醒脑。走进咖啡馆,扑鼻而来的香味沁人心脾,还有独立音乐人邓本与他的搭档为前来小憩的游人击鼓弹奏,音乐的韵律与乡村的古朴相得益彰。经开区牛蹄村:文化赋能村寨焕发新活力。独立音乐人邓本:“感觉这个地方特别亲切,给我的感觉比较静态,可以让人把心留在这个地方。因为这里面还住着很多很多跟我有这种爱好的朋友,我们可以根据自己从事的多类的专业,不论是音乐还是文学、美术乃至更沾地气的民宿的文化去挖掘,这样呢这个牛蹄村我们待下来,才会赋予它实质内在的意义。”咖啡馆的旁边,“幸福钟”悬空而立。这是由爱心人士助力牛蹄村村民共同致富捐资铸造的,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村寨的另一边,“团结鼓”与“幸福钟”遥相呼应。作为一个纯布依族聚居的村寨,牛蹄村民风淳朴,村民友爱团结。“团结鼓”“幸福钟”激励着全体村民团结一致、自力更生,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文化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牛蹄村立足自身丰富的文化要素,通过文化植入方式,融合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布依族文化等各种元素,在推动文旅融合的同时,致力将其打造成安顺乃至贵州的永久性地标和全国知名的研学基地。贵阳文通书局有限公司负责人舒奇峰:“我们整个这样的设计和规划其目的就是把文化植入到乡村里面来,目的还是把它做成一个文化的产业,那么这样的话我们的文化产业的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版块就是研学,通过学习来增加一些新的知识,同时在这里面了解我们中国的一些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到农耕文化,红色文化这些方面的学习。”(图/文陈良琼、赵才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