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基层连线
印江:“四个强化”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升级
    来源:印江县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1-12-29 11:08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今年以来,铜仁市印江自治县深入实施润心铸魂、头雁引领、党建统领、乡风文明“四大行动”。“四个强化”扎实推进学习新思想、展现新担当、创造新业绩、弘扬新作风、树立新形象,以高质量党建助力高质量发展。

实施润心铸魂行动,强化使命担当。围绕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党史学习教育主题主线,坚持专题讲座集中学、交流研讨深入学、红色基地感染学、岗位一线实践学、“夜学+N”常态学五学联动机制,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用好木黄会师纪念馆、会师柏、纪念碑等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600多次。围绕建党百年庆祝,开展红歌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等大型活动10余场。打造特色鲜明的“红色美丽村庄”,引导6万余名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优良传统,在防疫和乡村振兴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

实施头雁引领行动,强化振兴铁军。大力实施“头雁引领”计划和“能人回归”工程,抓好村“两委”班子换届,持续用力配优班子、建强队伍,持续优化班子结构。把好选配“第一关”。突出“选优配强”标准,从返乡大学生、致富能人等人员中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新选配村党组织书记377人,1089名村“两委”成员,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平均年龄41.36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44人,占比39.6%,高中学历333人,占比91.75%。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养进一步优化提升。上好履新“第一课”。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分批次赴贵阳开展“学先进、提能力、促振兴”专题培训,拓宽发展视野、学习创新思维、积蓄前进动能。答好赶考“第一题”。深入开展“访民情、暖民心、谋发展”遍访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沉下身子走访调研,抓好新班子“开门一件事”,组织广大村党支部书记走村观摩、互学互促,提升干事创业热情,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实施党建统领行动,强化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多举措推进产业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认真贯彻落实《印江自治县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指导实施方案》,聚焦“一强两富三创”目标,通过“党建引领把方向、政府引导搭平台、市场带动增活力、村社合一做实体”的方式,深入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振兴计划,建立县领导领衔推进农特产业规模化发展机制,以13个500亩以上坝区建设为抓手,按照“一坝一策”原则,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打造样板坝区1个、达标坝区3个、追赶型坝区9个。积极探索发展模式。根据该县“2+N”产业发展模式,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等经营模式,利用“村级集体经济+N”等多种发展模式,按照“721”“82”等差异化分红利益联结机制,激发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积极拓展增收途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今年以来,全县发展食用菌1.2亿棒,实现产量6.01万吨。以推广“六共”机制为抓手,稳步推进“村社合一”。找准资源优势,大力培育“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实施乡风文明行动,强化为民意识。以实施“民心党建”工程为统领,围绕党组织引领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体系建设主线,以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难题为突破口,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部门协同为重点,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突出党建引领,努力构建“民心党建+X”乡村治理新格局,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积极探索建立基层自治新机制,试点推行乡村治理组委会模式,延伸基层自治链条。健全各村(社区)“一约四会”制度,完善和落实了村规民约374份,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256项,有效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围绕“先进模范、遵纪守法、公序良俗、勤劳致富、环境治理、孝老爱亲”六个方面制定乡风文明“积分制”管理体系,以户为单位,建立正负面清单,与村民评优选先、积分兑换社会化服务、集体经济分红、等价兑现生活物品等挂钩,有效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破除乡村治理难题,提升群众尚德向善,遵法守信意识,促进乡风文明、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党员代办制”,推出“红色暖心卡”,帮助农村群众代办事项2万余件。高标准建成20余个乡镇(街道)、部门党代表工作室,架起党群“连心桥”,解决群众身边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1000余件,擦亮“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党建品牌。坚持党建为民理念,开展党建暖心行动,以有温度有质感的服务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建设美丽平安幸福印江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印江县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周益威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印江:“四个强化”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升级
来源:印江县政府网 2021-12-29 11:08:37
      今年以来,铜仁市印江自治县深入实施润心铸魂、头雁引领、党建统领、乡风文明“四大行动”。“四个强化”扎实推进学习新思想、展现新担当、创造新业绩、弘扬新作风、树立新形象,以高质量党建助力高质量发展。实施润心铸魂行动,强化使命担当。围绕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党史学习教育主题主线,坚持专题讲座集中学、交流研讨深入学、红色基地感染学、岗位一线实践学、“夜学+N”常态学五学联动机制,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用好木黄会师纪念馆、会师柏、纪念碑等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600多次。围绕建党百年庆祝,开展红歌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等大型活动10余场。打造特色鲜明的“红色美丽村庄”,引导6万余名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优良传统,在防疫和乡村振兴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实施头雁引领行动,强化振兴铁军。大力实施“头雁引领”计划和“能人回归”工程,抓好村“两委”班子换届,持续用力配优班子、建强队伍,持续优化班子结构。把好选配“第一关”。突出“选优配强”标准,从返乡大学生、致富能人等人员中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新选配村党组织书记377人,1089名村“两委”成员,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平均年龄41.36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44人,占比39.6%,高中学历333人,占比91.75%。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养进一步优化提升。上好履新“第一课”。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分批次赴贵阳开展“学先进、提能力、促振兴”专题培训,拓宽发展视野、学习创新思维、积蓄前进动能。答好赶考“第一题”。深入开展“访民情、暖民心、谋发展”遍访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沉下身子走访调研,抓好新班子“开门一件事”,组织广大村党支部书记走村观摩、互学互促,提升干事创业热情,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实施党建统领行动,强化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多举措推进产业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认真贯彻落实《印江自治县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指导实施方案》,聚焦“一强两富三创”目标,通过“党建引领把方向、政府引导搭平台、市场带动增活力、村社合一做实体”的方式,深入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振兴计划,建立县领导领衔推进农特产业规模化发展机制,以13个500亩以上坝区建设为抓手,按照“一坝一策”原则,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打造样板坝区1个、达标坝区3个、追赶型坝区9个。积极探索发展模式。根据该县“2+N”产业发展模式,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等经营模式,利用“村级集体经济+N”等多种发展模式,按照“721”“82”等差异化分红利益联结机制,激发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积极拓展增收途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今年以来,全县发展食用菌1.2亿棒,实现产量6.01万吨。以推广“六共”机制为抓手,稳步推进“村社合一”。找准资源优势,大力培育“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施乡风文明行动,强化为民意识。以实施“民心党建”工程为统领,围绕党组织引领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体系建设主线,以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难题为突破口,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部门协同为重点,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突出党建引领,努力构建“民心党建+X”乡村治理新格局,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积极探索建立基层自治新机制,试点推行乡村治理组委会模式,延伸基层自治链条。健全各村(社区)“一约四会”制度,完善和落实了村规民约374份,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256项,有效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围绕“先进模范、遵纪守法、公序良俗、勤劳致富、环境治理、孝老爱亲”六个方面制定乡风文明“积分制”管理体系,以户为单位,建立正负面清单,与村民评优选先、积分兑换社会化服务、集体经济分红、等价兑现生活物品等挂钩,有效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破除乡村治理难题,提升群众尚德向善,遵法守信意识,促进乡风文明、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党员代办制”,推出“红色暖心卡”,帮助农村群众代办事项2万余件。高标准建成20余个乡镇(街道)、部门党代表工作室,架起党群“连心桥”,解决群众身边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1000余件,擦亮“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党建品牌。坚持党建为民理念,开展党建暖心行动,以有温度有质感的服务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建设美丽平安幸福印江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印江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