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在潜江市王场镇林圣村农家书屋,管理员何旺蓉通过手机投屏,将数字农家书屋连接到电视机,播放寓言故事、国学诗词等有声读物,一群孩子听得津津有味。
目前,潜江已建成442个数字农家书屋,实现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全覆盖。
今年,“万村数字农家书屋建设”项目被列为湖北“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十大惠民、四项关爱”实事项目。我省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的要求,瞄准新时代新农民的现实需要,推进数字农家书屋建设,推动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
我省为每个数字农家书屋配备电子图书7万册、有声读物3万集,内容涵盖时事、农林牧渔、法律法规、文学艺术、经典名著、少儿读物、健康养生等方方面面。
截至11月23日,我省已建成11496个数字农家书屋,总用户量为210万人,总访问量达到2150万人次。
数字书屋“不打烊”,“云端”书香浸农家,正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一道生动风景。7万册图书随身携带,3万集听书随时可听,让乡亲们有了新体验。
“村民们白天要忙农活,现在有了‘不关门’的数字农家书屋,看书更方便了。”大冶市保安镇沼山村农家书屋管理员祝玲说,得知APP还可以听书,村民们去地里、回家路上也能边走边听。
潜江韩红军50亩虾稻年赚20多万元——
云端学技术助我养“金虾”
韩红军在家中通过数字农家书屋学习养殖技术。 通讯员 聂春艳 摄
一大早,潜江市后湖农场张家窑分场湖嘴生产队,40岁的韩红军来到自家虾池边。他请来的师傅正开着挖掘机平整虾池。
初冬的阳光映照在虾池水面上,波光粼粼。说起自家养的小龙虾,韩红军打开了话匣子。
“今年我家虾稻共作面积有50亩,毛收入50万元,纯利润20多万元。乡亲们夸我养的是‘金虾’,还有不少人找上门来学艺。”韩红军说,几年前刚回乡养虾时,他还是个门外汉,很多养殖技术都是从农家书屋学到的。现在有了数字农家书屋,好用、实用,能随时随地从“云端”学技术,更方便了。
韩红军是湖嘴生产队党支部书记。过去,他外出打拼,在沿海地区做物流生意,为照顾年事渐高的父母,2016年他回到家乡从事小龙虾养殖。
当时,韩红军不懂技术,就找“土专家”取经,到农家书屋查资料。自己不断摸索,养殖水平逐渐提高。
前几年,韩红军查找资料、借阅养殖技术图书,需要到张家窑分场的农家书屋。现在,他的手机里下载了数字农家书屋APP,看中的电子图书添加到“书架”里,可以随时随地查阅。
他下载的电子图书中,有10多种与水产养殖有关,如《水产养殖概论》《小龙虾生态养殖》等。
“这些书,有好几本我看了不止一遍。”韩红军说,看完《消失的微生物》一书,他受到不少启发。比如,从事养殖不能用破坏环境的有害药物,也不能滥用抗生素,要选用对环境友好的微生物制剂。
韩红军透露,他在书里面学到微生物制剂知识后,通过实验培养出有益菌,配到饲料里,对龙虾养殖的各方面都有改善,今年的产量和收入比较可观。
好水养好虾。养龙虾的一个关键,是把水调好。用当地人的话说,要把水调得“肥活嫩爽”。
“通过数字农家书屋,我学到了不少窍门。”韩红军举例说,比如给虾池下肥,除了适量下无机肥,更多要下含微生物的有机肥。这样才能做到水肥而且水好,可以保障龙虾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数字农家书屋,我还掌握了调水、配饵、调养殖密度等技能,养出的虾子个头大,最大的接近一两。”韩红军喜滋滋地说,虾养好后,附近的“中国虾谷”上门来收,每斤收购价15元至35元不等。
平时,韩红军时常在抖音上晒自己养的活蹦乱跳的小龙虾。他还有一个心愿:成立合作社,扩大养殖面积,带动周边农户养虾致富。
百姓感言
数字农家书屋是“好帮手”。我照着从书上学来的种植、喷药等方法种菜,今年上半年,种的大棚蔬菜产量提高了两成,品相和口感都不错,在菜场上很抢手。
——潜江市周矶街道办事处福康村村民 何良祥
我在村里经营龙虾档口,不忙的时候就用数字农家书屋APP看看书,很方便,书里的知识也很实用。想轻松一下,就听听里面的相声,乐呵乐呵。
——潜江市龙湾镇龙新村村民 万灵
我和厂里的姐妹们都下载了数字农家书屋,里面的图书内容很丰富,历史政治、文学名著、种植养殖、家庭生活、儿童读物、健康养生,啥都有,都是免费的正能量书籍。休息时间,我们喜欢在上面听书。
——潜江豪鹏制衣厂员工 史镇丽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韩晓玲 宋效忠 通讯员 杜少华 聂春艳)
资料链接
目前,全省已建成11496个数字农家书屋
截至11月23日,总用户量210万人,总访问量2150万人次
12月底,可以完成13000-15000个数字农家书屋建设任务
文化活水流到田间地头
湖北日报评论员 付勤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既要充分发挥乡村的特色文化优势,也要积极汲取新兴文化要素。作为农家书屋的“升级版”,数字农家书屋运用“云端+大数据”的阅读服务模式,为基层农民群众提供了更为多样化、智能化、便捷化的阅读服务,成为新时代新农民的“新智库”、学党史悟思想的“新课堂”、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新引擎”。
作为湖北省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之一,我省于2021年底建成万个数字农家书屋,每个数字书屋配备电子图书7万册、有声读物3万集。老百姓通过“云端”书屋,不仅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还能学习致富新技能。插上数字化技术新翅膀,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正在发挥更大效益,助力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点亮乡村的人文之美,需要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文化氛围。“我为群众办实事”正通过“菜单化”供给等模式,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提升数字农家书屋的实用性、针对性,让精神文明的“源头活水”,从“云端”不断流到“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