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习水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为出发点,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为优先发展的民生事业来抓,实施“基础设施,人才发展、装备更新、体制机制”发展战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五年来,习水卫生健康事业强基提质。“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18.1亿元,对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新建或升级改造,实现县人民医院综合业务大楼建成投用、县中医院实现整体搬迁,新建的杉王、九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用。24个乡镇卫生院、200个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完成8个深度贫困村和3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卫生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县医疗机构核定编制床位2367张,实际开放床位3440张,千人床位6.55张(已达小康标准)。
累计投入资金约2.1亿元,不断优化配置和更新医疗设备;24家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了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建成投用县域心电、影像、检验、远程会诊四大中心,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互联互通,规范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全覆盖,县中医院建成5G远程会诊中心,公共卫生管理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五年来,习水医疗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十三五”期间共增编1000余名,执业(助理)医师1253人、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2.39人,全科医生157人,万人全科医生2.99人;在岗乡村医生427人,乡村医生100%具备中专以上学历,全县有卫生技术人员4473人,千人卫生技术人员8.00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35人(其中正高职称9人)、中级职称280人。
五年来,全县中医药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习水卫生健康事业大力培养中青年中医药传承人才和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乡镇中医科中医馆建设实现全覆盖,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率达85%,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比重逐年提升。县中医院医疗收入从2015年的2915.98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1.06亿。
五年来,习水健康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全面落实健康扶贫“三个三”政策,“三重医疗”报销1.07亿元。累计分类救治管理贫困患者15074人,3248户因病致贫返贫户成功脱贫,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获国家卫健委和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通报表扬,荣获“2018年全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2020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专题刊发健康扶贫习水模式,对习水县健康扶贫工作进行推广。
五年来,全县疾病预防能力大力提升。“十三五”期间,建成紧急医学救援站30个,全面完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九大能力”建设,传染病检测、预警、防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全面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政策,解决乡村医生老有所养问题。
五年来,全面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十三五”期间,成功创建国家级、市级卫生乡镇各8个,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6个,22个村居成功创建省级卫生村,18个村居成功创建市级卫生村,卫生乡镇创建成功率达100%,习水县被国家爱卫会再次确定为“国家卫生县城”( 2017-2019)。2019年“国家卫生县城”通过国家复评审验收。
五年来,习水医研协同取得新突破。“十三五”期间,县级医疗机构参与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1个,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市级科研课题27项。累计申报医疗相关专利30余项,成功获得授权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实现“十二五”以来科研项目和申报专利为零的突破,科研与实践融合推动医疗服务能力大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