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值珍在村民家中进行回乡宣讲。
“共同富裕不是国家分钱,不是养懒汉。农民要发挥主人翁精神,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共同富裕。”9月28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开展了回乡宣讲活动,政法研究所副所长杨值珍在咸宁市崇阳县港口乡洞泉村向当地村干部和村民作“扎实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宣讲,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和认可。村民庞胜军在听完宣讲后交流道:“认同专家的观点。天上不会掉馅饼,关键还是靠自己。”
杨值珍在村民家中进行回乡宣讲。
此次回乡宣讲共分为两场,第一场在洞泉村村民庞胜军家中开展,第二场在洞泉村“养殖大户”庞卫军的养鸡场开展。
杨值珍向村民讲解了“共同富裕”的内涵以及乡村振兴政策,并鼓励村民勤劳致富,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杨值珍强调,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至关重要,既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而是差别富裕,不同人、不同地方的富裕程度是不相同的。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堡垒作用。村支部要突出政治功能、优化服务功能,全面落实政策、积极谋划发展、努力提供服务。要充分发挥农村居民的主体作用。共同富裕不是国家分钱,不是养懒汉。农民要发挥主人翁精神,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共建共享,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富裕。要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保障作用。从中央到地方,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完善制度体系,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要充分发挥先富群众的帮带作用。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也不是杀富济贫,三次分配是自愿的而不是强制的。先富群众要继续勤劳致富,并帮助和带动周围群众实现共同富裕。
杨值珍在洞泉村“养殖大户”庞卫军的养鸡场进行回乡宣讲。
在向洞泉村“养殖大户”庞卫军宣讲时,杨值珍鼓励庞卫军养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做出品牌、做出特色,做好示范带头作用,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洞泉村村民庞胜军赞同杨值珍的观点。他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关键还是靠自己。”他认为,专家用方言进行回乡宣讲很“接地气”,宣讲时与农村生活相结合,内容通俗易懂。同时也非常欢迎将党的理论送进家门这种方式,希望以后能多举办回乡宣讲活动。
洞泉村“养殖大户”庞卫军表示,他将继续发挥村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带动村民就业。目前他已养殖五黑鸡2万多只,带动20多位村民养鸡。在政府的帮助和推荐下,他的产品在湖北扶贫网和抖音等平台销售,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村民收入。未来,他打算申请“一村一品”五黑散养鸡产业链,帮助更多村民,让他们的“荷包鼓起来”,为共同富裕贡献自己的力量。
洞泉村村支书程清兵告诉记者,此次回乡宣讲“接地气”“冒热气”,对洞泉村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感觉指明了方向”。一方面,他将对洞泉村养鸡场、养羊场、养猪场、渔场等养殖场进行整体产业规划,走特色产业化道路;另一方面,将引进人才,加大对村民的教育培训力度,推动乡村文明建设。“洞泉村的村民们不仅物质上要富裕,精神上也要充裕”,要走出洞泉村特色之路。
杨值珍也坦言,通过此次回乡宣讲,他更加了解村民的需求,为今后做研究提供了帮助。同时,他也透露了在田间地头宣讲的“秘诀”。在宣讲主题上,要聊村民们感兴趣的话题,村民们对乡村振兴政策普遍比较关注,也渴望实现共同富裕;在宣讲方式上,要深入基层,拉近与村民们的距离;在宣讲内容上,要讲村民们听得懂的话,不能只讲理论,还要指导实践,“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才更容易被接受和认可。
据悉,湖北省社科院回乡宣讲志愿服务行动已连续开展3年,组织社科专家学者下沉社区,走进田间地头、村庄院落,及时宣讲国家大政方针,省委重要决策,让群众及时知悉同频共振,为湖北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省社科院科研处副处长陈桂萍、省社科院驻洞泉村工作队队长吴郁、洞泉村村支书程清兵和村民等二十余人共同听取此次回乡宣讲。(记者 廖逢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