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国企联村共建活动,彰显责任担当
坚守抗疫一线
夜间巡查
应急演练常备不懈
2018年10月1日,“万里长江公铁第一隧”武汉长江公铁隧道正式通车,这是世界首条公铁合建盾构隧道,刷新了江城市民出行方式。
当前,武汉地铁运营里程达9条线、360公里、240座站。按照建设规划,至2024年,武汉地铁里程将达到606公里,接近现在北京、上海的水平。
承担武汉长江公铁隧道运维、运营线路土建结构维保和应急处置等重要工作的,是武汉地铁桥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桥隧公司)。近年来,公司坚持把党旗插在一线,成立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决贯彻落实武汉地铁集团坚持对标“四个一流”,统筹推进“三驾马车”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守正创新,全力打造顶级桥隧运营维保团队。
扎实沉入一线
彰显国企责任担当
6月26日上午烈日炎炎,桥隧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陈聪带领党员同志们,奔走在江夏区山坡街道的田间地头,为山坡片区的乡村振兴尽心尽力,将地铁集团党组织的关怀和慰问物资送到困难党员和困难农户家里。
“还有什么困难和需求,大家尽管说,我们一定竭尽全力去协调解决。”在武汉地铁“国企联村”党员结对帮扶座谈会上,陈聪真诚地说,桥隧公司和人防院代表武汉地铁集团对口江夏区山坡街道开展 “国企联村”工作以来,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为己任,贯彻落实“五个一批”要求,将国有企业政治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发展动能、治理效能,致力于带动山坡片区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推进结对共建项目、党小组包保到村、党员结对帮扶到户、支持农特产品等工作,都得以迅速推进。”山坡街党委副书记张捷对国企联村共建活动的未来充满希望,“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地铁速度’名不虚传,桥隧公司党建活动真抓实干,让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更有信心。”
这是桥隧公司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缩影。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期间,桥隧公司组织了48名在汉党员职工,全力投入到公铁隧道封闭驻守、支援汉口医院、下沉社区等行动中,展现出地铁桥隧人的担当,同时科学防控始终保持零感染。
桥隧公司是一支年轻有朝气、技术有能力、听党指挥的专业化团队:78名职工平均年龄仅32.6岁;总经理陈聪是博士,团队里硕士研究生20人、本科28人;公司党支部现有34名正式党员、3名预备党员。
当前,陈聪带领党员干部,对口洪山区洪山街南湖社区常态化下沉,开展清洁家园、办公照明改造、慰问困难户、加固疫情防控值守点等共建项目。
坚持科研创新
智慧元素助力运维
桥隧公司立足工程质量安全,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生产信息化、运维智能化、技术标准化”为目标,紧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市场化运作,全面实施公司高质量发展。
该公司在全国率先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运用到隧道的运营维护中。“就像一台‘移动CT’,可以对隧道进行快速、精确的扫描,精度可达0.01毫米,可以敏锐地捕捉到隧道哪怕是最轻微的变形隐患,同时借助海量数据管理平台,做到科学精准分析,全面掌握结构病害。”桥隧公司工程管理部主管工程师高晓斐多次获评武汉地铁集团优秀党员,他自豪地介绍道。
今年桥隧公司将完成土建维保检养修平台建设并投入使用,实现日常维保报送-巡查-治理-验收-签证-计量-程序的全流程信息化,提升土建结构维保综合水平。
年内将上线桥梁在线监测平台,充分考虑地铁桥梁结构特点、所处的环境特点、长期作用的荷载情况,建立一套维保监测系统,以达到实时监测桥梁结构状态及保障桥梁运营安全的目的。
持续完善公铁隧道BIM智能化管理平台,建立健全公铁隧道智能化管理模式。软件平台已部署完毕,正在调试中,年内将全面上线。
探索研究地下结构实时在线感知监测新技术。目前已开展技术交流和前期实验工作。
即将上线轨道交通线网水泵运行实时在线监测平台,通过收集水泵运行各项参数和报警信息等,进行大数据智能化分析,提早判定并发现土建结构病害。
推广全新材料
引领行业发展趋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具有行业一流的能力,也必须要有行业顶级材料、设备的“加持”。
地下空间、通道结构变形缝出现渗漏水,是业内普遍的顽疾。在一次地下通道变形缝渗漏水的处置中,桥隧公司创新采用德国进口材料飞马度,先对变形缝进行“创面清洗”,然后塞入像橡胶棒一样的止水材料飞马度填充,使“创面愈合”。这种材料抗压、延展性及耐腐蚀性较好,可以随着变形缝今后可能出现的扩张、收缩、上下波动而膨胀、收缩,从而死死地堵住渗漏隐患,达到良好的止水效果。
引入的高分子渗漏结晶材料,在治理裂缝病害上效果良好;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不仅在维保抢险中更为实用,也能达到“加强版”的效果;继续推进长江三级阶地注浆控制管片变形的试验和理论研究,探索新的隧道加固手段;开展公铁隧道智能化健康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巡检机器人在隧道病害巡查中的应用,提高病害识别的精度和速度;根据地铁应急处置特点,研发、优化定制轻量化、分体式注浆机等设备。
创新的同时,“笨办法”和“苦功夫”也不能丢。
公司青年党员张月潭和部门同事主要负责长江公铁隧道各类设备设施的巡检维护,他们微信运动上的步数,平均每天都在2万步以上。风井、疏散逃生通道、排烟通道、隧道管廊等“陌生”的区域,张月潭和同事们却像自己家里一样熟悉,一周三次日常巡检,丝毫不马虎,单程4.6公里的隧道,他们用脚步无数次地丈量。
提升应急能力
打造应急专业铁军
6月20日凌晨1时,武汉地铁4号线复兴路站至拦江路站越江隧道突然发生涌水涌沙“险情”。随着警报发出,武汉地铁三支专业维保抢险队伍迅速赶赴现场,大批抢险物资、设备随即运抵,至凌晨3时许,险情得到彻底控制……原来,这是武汉地铁集团开展的一次“双盲”应急抢险演练,极目新闻记者全程参与。
这次应急演练的主要内容是模拟隧道涌水涌沙险情处置。此次双盲演练没有脚本、没有预演,事先不通知参演单位演练内容、地点和时间,旨在考验各单位在实战状态下快速反应、协同联动和现场处置的能力。
全程参与演练的武汉地铁集团董事叶万敏在现场进行的总结点评环节指出,三支队伍各有亮点,也都还存在不足,事后要针对演练的情况继续认真总结,不断积累经验,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桥隧公司总经理陈聪介绍,公司立足土建结构维保和长江公铁隧道运维,根据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实际需要,三年来打造了“常备不懈、平战结合”的应急救援体系。不断总结应急救援经验,制定涌水涌沙等多项专项应急预案,明确基本的处置程序和措施,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调整,达到“演练常态化、响应快速化、能力专业化”的目标,全力为市民平安出行提供坚实保障。(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吕锐 李晓琴 通讯员 杨杭杭 袁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