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最是“小事”显担当。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武汉市武昌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学习教育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立足本职岗位,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民生福祉等重点工作,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事办实事,以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
发挥职能优势 聚焦群众需求暖民心
“听了你们的讲解,我再也不会上骗子的当了。”6月20日,在武昌区粮道街昙华林社区开展的武昌区政法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现场,大学生刘阳听完武昌政法干警对当前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常用的犯罪手段的讲解后,感慨地说道。
活动现场,政法干警、律师、医疗专家等现场为广大市民提供反诈骗宣传、民事调解、法律咨询、毒品知识宣传、爱心义诊等群众“急难愁盼”的实用服务。
据了解,6月4日至20日,武汉市武昌区政法系统发挥职能优势,深入辖区13条街道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反诈骗宣传、民事调解、法律咨询、毒品知识宣传等各类服务,累计服务群众2000多人。
“凡是涉及政法单位业务范围内的,能当场办理的快事快办,当场无法解决的积极对接,主动联系。”武昌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自身队伍建设,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确保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贴心服务企业 栽好营商环境“梧桐树”
“工作人员在电话里告诉我政策和申请流程,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材料齐备,5个工作日,30万元奖励就能到账,我也不是第一次办企业,但是像武昌这样把优惠政策送上门还是第一次碰到。”近日,在武昌落户的一家科技公司负责人邓亮感慨道。
其实,邓亮的惊喜正是来自武昌区今年建设的十大智慧应用场景之一:“辖区企业政策奖励‘云兑现’”。
6月7日,武昌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企业和居民提出的办事痛点问题出发,评选出“高效办成一件事”十大智慧应用典型场景。辖区企业政策奖励“云兑现”的智慧应用场景,就是武昌区“十大智慧应用场景”中促进经济发展的成功范例之一。
武昌区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按照企业类型、发展阶段、适用奖励政策等维度汇聚成企业专题数据库,每日动态分析新开办企业信息,自动关联适用的惠企政策,通过手机短信推送给企业法人掌握。该系统可将企业提交的政策奖励申请发送至区移动办公APP上,方便区发改局、区科经局、区财政局等8家部门随身办理,真正做到企业申请“网上报”、政府部门“掌上批”、政策奖励“云兑现”。
情系困难群众 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婆婆您拿好,小心烫。”6月14日清晨,武汉市武昌区杨园街余家头社区幸福食堂,工作人员将一碗热气腾腾的稀饭和一个大馒头,递到70岁的孙婆婆手中,老人拿好早餐,到旁边的餐桌前坐下,和老街坊们边吃边聊。旁边的几张餐桌,也坐满了老人。最近一段时间,社区幸福食堂“人气满满”。
“我们每次提供的免费早餐约有50多份,每次都很快被老人们领取完毕。”李先生说,目前,爱心早餐主要针对社区65岁以上的困难老人和残疾人。他介绍,社区每周在食堂为这些特殊的群体提供三次免费早餐,推出“爱心早餐”后,大家还会在这里聊天、看书、下棋,享受社区提供的文娱活动服务,“一份爱心早餐,不光是让老人吃饱的问题,主要是让老人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圈’。”
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武昌区以服务困难群众为重点,用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
通过统筹数据资源,针对贫困边缘群众,提取公安、卫健、房管、社保等部门的户籍人口、死亡人口、公租房租赁、社保、残疾人等数据资源,建立全区困难群众专题数据库;然后制定预警机制,按照低保贫困线标准,设定健康状况、收入水平、刚性支出等预警指标,智能筛选因病、因残、因学等致贫返贫的潜在困难群众,推送给街道、社区及时上门核实,提前介入给予救助。
今年初,武昌区残疾人黄师傅考取了机动车驾驶证。武昌区通过大数据关联比对,发现黄师傅符合发放残疾人驾照补贴的条件。于是主动联系黄师傅,为其办理残疾人驾照补贴。
“职能部门之间实现数据共享,使数据真实性有了保障,极大的提高了审核效率,残疾人也能够快速地领取到补贴。”武昌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说。(武汉市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 武昌区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