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基层连线
“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四川小金人社服务情暖雪域高原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王沁芳 发布时间:2021-06-21 15:56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梦笔山垭口,海拔4114米。”

猛吸一口氧气下了车。风雪弥漫,声音沉重,吹得冰碴要钻进骨头缝里。壮着胆子多行几步,站立山崖边缘朝下望,深不见底,绕着雪山的云雾仿佛比视线还低,目之所及只剩三只乌黑牦牛远远地在冰雪里伫立。

牦牛尚披衣,我军赤足归。86年前,脚踏草鞋,徒步而进,红军接连翻越小金县内两座雪山——夹金山和梦笔山,开启了长征最艰苦的雪山行路。境内一座座巍然矗立的长征纪念碑,如煌煌史页,激励后人迈向世界强国的“新长征”。时光荏苒,不畏艰难、为民服务的精神永存,小金县人社干部依旧孜孜不倦地跋涉在“新长征”路上,给雪域高原群众送去党和国家的温暖。

“唤醒群众的伟大远征”

当年梦笔山脚召开的两河口会议,共产党确定了北上方针,明确指出在一、四方面军会合后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如今在党的领导下,平均海拔3000米的昔日长征故地两河口镇,已是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2013年,年轻的金彩虹从家乡九寨沟初到两河口,在镇上红色路标的指引下,踏上了自己的人社服务之旅。

“咯吱——”,车停在了山坡上的大门口。金彩虹一下车,穿着藏服、右眼还缠着绷带的杨昌林就迎了上来,十分熟络的和她打起了招呼:“金妹儿来咯!”

“2013年刚上班没几天,就赶上当年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工作启动。”彩虹回忆起几年前的场景。作为小金县人社局下派到两河口镇的劳动保障员,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宣传劳动保障政策、引导群众参加社会保险。1035平方公里的两河口镇辖区内分散居住着1400余户、5000余名群众,瘦瘦小小的金彩虹身背行囊,奔走在两河口镇的村村寨寨,挨家挨户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偏远的寨子一个来回就要跋涉4个小时。2018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扩面战再次打响,金彩虹奔忙的脚步更急了。

当时,很多村民不愿意参保。“以前我就觉得自己还年轻,参保就是浪费钱。后来彩虹一到春节前后就来我家,耐心给我讲政策的好处,还摆出一些现实的例子,告诉我多缴多得。”杨昌林调整下右眼的绷带,对记者说,“还好交了社保,看眼睛花了三万多块钱,现在还在继续治,大部分都能报销。”

“当年毛泽东、朱德就住在这座老房子里,红军送给我们的磨盘、刺刀还好好的在瓦罐里放着。”杨昌林指指院子里的老房子。红军长征行经两河口镇时曾借住于此,国民党挑唆老百姓“红军是吃人的”,致使许多人不接纳红军。在慢慢的普及宣传和“买一把葱子,也要给银元”的实际行动中,红军最终凭借心怀百姓的优良作风获得了群众信任。“有时候,我们工作也像红军当年争取父老乡亲信任一样,一开始大家不理解,觉得参保就是为了收钱。我就慢慢和他们处好关系,给他们不断地说养老保险政策的好处。久而久之,父老乡亲知道我是为他们好,也就愿意参保啦。”金彩虹说道。

在她的心里,村民就是她的亲人。让两河口镇的父老乡亲都能享受到人社惠民政策是她心心念念的事。

后腰山坡上,刘顺强是贫困户,已经70多岁了。为了让刘叔叔早日享受政策,领取每月100元的养老金,金彩虹不断上山下山,带着身份证、户口本跑来跑去。“当时老人家特别感动,一直拉着我的手不断地说着感谢感谢,我也很感动,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却能让老人家这么开心,感觉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有价值!”

凭借着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亲民爱民的工作情怀,金彩虹获得了全国“人社服务标兵”和“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的荣誉称号,“金彩虹式”人社干部也成为了小金人社的作风标签。在全县人社基层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截至2021年3月底,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数38545人,待遇领取人数10955人,养老金发放率达100%。

带领群众翻越“贫困的夹金山”

红军翻越夹金山时,藏民莫日坚曾给红军带队指路,他回忆道“红军怕我们冷着,把一床毯子盖在我们身上”,即使“来自南方的红军战士身着破烂的单衣,打满血泡的脚上缠着干树皮”。

如今,秉持红色精神的人社干部时刻不忘人民,立志为人民谋幸福。站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正带领小金人民翻越“贫困大山”,去往广阔天地。

2020年小金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432人,劳务收入3.541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6%。但仍有30多户人家,因家中有老人赡养无法外出务工就业,还未彻底走出贫困。为了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小金县大胆创新,开始探索联户养老的新机制。

走进汗牛乡足木村联户养老中心,明亮整洁的标准化房间、厨卫功能间、400余平方米的室内活动场地,老人们三两闲坐,共话家常。“因为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前期老年人不愿意让外来人员照顾自己,对这个项目非常排斥。我们就决定让入住老人共同推荐联户养老的照料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再由人社局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解决他们的工资等费用,这样就打消了老人们的顾虑。”小金县人社局局长薛劲松介绍。

劳动力“松绑”后,人社部门着手给他们推荐合适岗位。足木村村民王金荣,看到父母在联户养老中心过得舒心,没有了后顾之忧,在人社局组织下去了浙江的公司工作。通过务工,家里房屋得到了翻新,还置办了新家具。

当年百姓为红军指路,今日人社干部为群众架桥。一座“就地就近就业”的连心桥,让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不落一人。

一路前行,来到了小金县就业扶贫基地——沃日镇木兰村共享农庄。路面还有些湿润,阳光穿透云层微微照射在农庄里的苹果树上,水流灌溉的声音似一曲春日交响。

行走其间,时不时能看到背着背篓的妇女成群成伴,笑声朗朗。记者和一位妇女攀谈,她爽快得很:“我叫李福英,就住农庄边上。2014年时候家里还是贫困户呢,现在和老伴都在农庄工作。我主要管理27亩果树园林,一年能赚九万来块吧。”县人社局将共享农庄作为就业扶贫基地之一,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就业渠道,帮助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已解决336人的就业问题,其中80多人是贫困户。

另一处扶贫基地,达维镇金山玫瑰科技有限公司的种植大棚里,玫瑰香气混合着泥土的清新氤氲在鼻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把多年的撂荒地变为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一亩地可以种150支玫瑰,一株苗木8元,需要投资1200元。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政府补助1000元一亩,农户自己只需出200元。”达维镇党委书记杨发君边说边指着展示柜里琳琅满目的玫瑰商品,“这20多款玫瑰产品年产值5000多万元。”

作为四川省重点扶贫单位,金山玫瑰先后带动全县13个乡镇46个村,12000多户贫困家庭创收。由于操作简单,在玫瑰花的培育、种植、管理、采摘期间,共为当地村民、贫困户及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220多个。玫瑰带来的不止芬芳,还有新生活的灿烂。新桥乡共和村的贫困户喻福良说:“以前种土豆、玉米,一年谈啥子赚钱,就够吃饭。种了玫瑰以后生活好了,家里也宽裕了。”

“最后一公里路”上的鱼水情深

年过八旬的藏族奶奶额登回忆:“我家曾是红军医院和厨房。红军吃的是面茶,穿的是棕背心,生活很艰苦。但他们对老百姓好得很,老百姓没得吃的就给粮食,那年我家的过年米都是红军给的。我们老百姓是真心真意拥护红军。”

“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多少年的鱼水情深,至今日依然。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路”上,这份情谊被温暖、照亮。

步入美兴镇下马厂村人社公共服务基层平台,无障碍设备、医药箱、饮水机、自动化服务一体机等人性化操作设备一应俱全。基层干部耐心细致地回答着办事群众关于人才服务、劳动就业、养老保险等方面的问题。

村民陈启英正在养老保险窗口办理待遇查询业务。工作人员一边办理一边和老人亲切交流,“您要办理什么业务”“每月领取待遇为165元”“已经按时发放啦”。陈嬢嬢开心地对记者说:“家门口就能查到养老保险,太方便喽!”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小金县人社局与县信用联社联手搭建起“社银合作”的公共服务基层平台。在全县设置的24个建设点位中,每个点位的辐射直径可覆盖周边1至5个行政村,真正把人社服务送到了老百姓家门口。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需要培育一支业务强、作风好的人社干部队伍。借着练兵比武的契机,小金县人社干部学政策、钻业务、强技能、优服务,向“全能型”进阶,全面提升窗口服务质量。

四川省优秀服务标兵何春福在练兵比武活动中不断学习政策文件和服务技能,再转化到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尤其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在工作中多用心、有耐心,把群众当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帮助办事。”何春福说。

结束采访,光荣历史和无畏精神似一汪清水悄然流淌在了眼眶里,继而又润化在心里。回程盘山路上,“重走雪山红路”的标识鲜艳显眼,庄严的红色映照着坦荡山路,延向远方。

责任编辑:周益威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2021-06-21 15:56:04
      “梦笔山垭口,海拔4114米。”猛吸一口氧气下了车。风雪弥漫,声音沉重,吹得冰碴要钻进骨头缝里。壮着胆子多行几步,站立山崖边缘朝下望,深不见底,绕着雪山的云雾仿佛比视线还低,目之所及只剩三只乌黑牦牛远远地在冰雪里伫立。牦牛尚披衣,我军赤足归。86年前,脚踏草鞋,徒步而进,红军接连翻越小金县内两座雪山——夹金山和梦笔山,开启了长征最艰苦的雪山行路。境内一座座巍然矗立的长征纪念碑,如煌煌史页,激励后人迈向世界强国的“新长征”。时光荏苒,不畏艰难、为民服务的精神永存,小金县人社干部依旧孜孜不倦地跋涉在“新长征”路上,给雪域高原群众送去党和国家的温暖。“唤醒群众的伟大远征”当年梦笔山脚召开的两河口会议,共产党确定了北上方针,明确指出在一、四方面军会合后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如今在党的领导下,平均海拔3000米的昔日长征故地两河口镇,已是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2013年,年轻的金彩虹从家乡九寨沟初到两河口,在镇上红色路标的指引下,踏上了自己的人社服务之旅。“咯吱——”,车停在了山坡上的大门口。金彩虹一下车,穿着藏服、右眼还缠着绷带的杨昌林就迎了上来,十分熟络的和她打起了招呼:“金妹儿来咯!”“2013年刚上班没几天,就赶上当年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工作启动。”彩虹回忆起几年前的场景。作为小金县人社局下派到两河口镇的劳动保障员,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宣传劳动保障政策、引导群众参加社会保险。1035平方公里的两河口镇辖区内分散居住着1400余户、5000余名群众,瘦瘦小小的金彩虹身背行囊,奔走在两河口镇的村村寨寨,挨家挨户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偏远的寨子一个来回就要跋涉4个小时。2018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扩面战再次打响,金彩虹奔忙的脚步更急了。当时,很多村民不愿意参保。“以前我就觉得自己还年轻,参保就是浪费钱。后来彩虹一到春节前后就来我家,耐心给我讲政策的好处,还摆出一些现实的例子,告诉我多缴多得。”杨昌林调整下右眼的绷带,对记者说,“还好交了社保,看眼睛花了三万多块钱,现在还在继续治,大部分都能报销。”“当年毛泽东、朱德就住在这座老房子里,红军送给我们的磨盘、刺刀还好好的在瓦罐里放着。”杨昌林指指院子里的老房子。红军长征行经两河口镇时曾借住于此,国民党挑唆老百姓“红军是吃人的”,致使许多人不接纳红军。在慢慢的普及宣传和“买一把葱子,也要给银元”的实际行动中,红军最终凭借心怀百姓的优良作风获得了群众信任。“有时候,我们工作也像红军当年争取父老乡亲信任一样,一开始大家不理解,觉得参保就是为了收钱。我就慢慢和他们处好关系,给他们不断地说养老保险政策的好处。久而久之,父老乡亲知道我是为他们好,也就愿意参保啦。”金彩虹说道。在她的心里,村民就是她的亲人。让两河口镇的父老乡亲都能享受到人社惠民政策是她心心念念的事。后腰山坡上,刘顺强是贫困户,已经70多岁了。为了让刘叔叔早日享受政策,领取每月100元的养老金,金彩虹不断上山下山,带着身份证、户口本跑来跑去。“当时老人家特别感动,一直拉着我的手不断地说着感谢感谢,我也很感动,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却能让老人家这么开心,感觉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有价值!”凭借着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亲民爱民的工作情怀,金彩虹获得了全国“人社服务标兵”和“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的荣誉称号,“金彩虹式”人社干部也成为了小金人社的作风标签。在全县人社基层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截至2021年3月底,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数38545人,待遇领取人数10955人,养老金发放率达100%。带领群众翻越“贫困的夹金山”红军翻越夹金山时,藏民莫日坚曾给红军带队指路,他回忆道“红军怕我们冷着,把一床毯子盖在我们身上”,即使“来自南方的红军战士身着破烂的单衣,打满血泡的脚上缠着干树皮”。如今,秉持红色精神的人社干部时刻不忘人民,立志为人民谋幸福。站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正带领小金人民翻越“贫困大山”,去往广阔天地。2020年小金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432人,劳务收入3.541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6%。但仍有30多户人家,因家中有老人赡养无法外出务工就业,还未彻底走出贫困。为了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小金县大胆创新,开始探索联户养老的新机制。走进汗牛乡足木村联户养老中心,明亮整洁的标准化房间、厨卫功能间、400余平方米的室内活动场地,老人们三两闲坐,共话家常。“因为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前期老年人不愿意让外来人员照顾自己,对这个项目非常排斥。我们就决定让入住老人共同推荐联户养老的照料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再由人社局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解决他们的工资等费用,这样就打消了老人们的顾虑。”小金县人社局局长薛劲松介绍。劳动力“松绑”后,人社部门着手给他们推荐合适岗位。足木村村民王金荣,看到父母在联户养老中心过得舒心,没有了后顾之忧,在人社局组织下去了浙江的公司工作。通过务工,家里房屋得到了翻新,还置办了新家具。当年百姓为红军指路,今日人社干部为群众架桥。一座“就地就近就业”的连心桥,让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不落一人。一路前行,来到了小金县就业扶贫基地——沃日镇木兰村共享农庄。路面还有些湿润,阳光穿透云层微微照射在农庄里的苹果树上,水流灌溉的声音似一曲春日交响。行走其间,时不时能看到背着背篓的妇女成群成伴,笑声朗朗。记者和一位妇女攀谈,她爽快得很:“我叫李福英,就住农庄边上。2014年时候家里还是贫困户呢,现在和老伴都在农庄工作。我主要管理27亩果树园林,一年能赚九万来块吧。”县人社局将共享农庄作为就业扶贫基地之一,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就业渠道,帮助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已解决336人的就业问题,其中80多人是贫困户。另一处扶贫基地,达维镇金山玫瑰科技有限公司的种植大棚里,玫瑰香气混合着泥土的清新氤氲在鼻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把多年的撂荒地变为增收致富的“香饽饽”。“一亩地可以种150支玫瑰,一株苗木8元,需要投资1200元。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政府补助1000元一亩,农户自己只需出200元。”达维镇党委书记杨发君边说边指着展示柜里琳琅满目的玫瑰商品,“这20多款玫瑰产品年产值5000多万元。”作为四川省重点扶贫单位,金山玫瑰先后带动全县13个乡镇46个村,12000多户贫困家庭创收。由于操作简单,在玫瑰花的培育、种植、管理、采摘期间,共为当地村民、贫困户及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220多个。玫瑰带来的不止芬芳,还有新生活的灿烂。新桥乡共和村的贫困户喻福良说:“以前种土豆、玉米,一年谈啥子赚钱,就够吃饭。种了玫瑰以后生活好了,家里也宽裕了。”“最后一公里路”上的鱼水情深年过八旬的藏族奶奶额登回忆:“我家曾是红军医院和厨房。红军吃的是面茶,穿的是棕背心,生活很艰苦。但他们对老百姓好得很,老百姓没得吃的就给粮食,那年我家的过年米都是红军给的。我们老百姓是真心真意拥护红军。”“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多少年的鱼水情深,至今日依然。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路”上,这份情谊被温暖、照亮。步入美兴镇下马厂村人社公共服务基层平台,无障碍设备、医药箱、饮水机、自动化服务一体机等人性化操作设备一应俱全。基层干部耐心细致地回答着办事群众关于人才服务、劳动就业、养老保险等方面的问题。村民陈启英正在养老保险窗口办理待遇查询业务。工作人员一边办理一边和老人亲切交流,“您要办理什么业务”“每月领取待遇为165元”“已经按时发放啦”。陈嬢嬢开心地对记者说:“家门口就能查到养老保险,太方便喽!”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小金县人社局与县信用联社联手搭建起“社银合作”的公共服务基层平台。在全县设置的24个建设点位中,每个点位的辐射直径可覆盖周边1至5个行政村,真正把人社服务送到了老百姓家门口。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需要培育一支业务强、作风好的人社干部队伍。借着练兵比武的契机,小金县人社干部学政策、钻业务、强技能、优服务,向“全能型”进阶,全面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四川省优秀服务标兵何春福在练兵比武活动中不断学习政策文件和服务技能,再转化到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尤其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在工作中多用心、有耐心,把群众当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帮助办事。”何春福说。结束采访,光荣历史和无畏精神似一汪清水悄然流淌在了眼眶里,继而又润化在心里。回程盘山路上,“重走雪山红路”的标识鲜艳显眼,庄严的红色映照着坦荡山路,延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