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基层连线
四川内江市惠民帮扶和职工服务中心全力打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攻坚战——
关键时候扶一把 小康路上不掉队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李娜 发布时间:2021-06-02 15:20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最近儿子情况还稳定吗?生活都顺利吧?”电话那头,四川省内江市惠民帮扶和职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细心询问,让刚刚从重点帮扶对象转到渐退期的王勇感到一股暖流涌向心头,“感谢在最难最关键的时候扶了我一把,让我缓过这口气来。我们一定把小日子过好!”他回复道。

  关键时候扶一把,小康路上不掉队。2018年以来,内江市惠民帮扶和职工服务中心全力打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攻坚战,着力强化组织推进,聚焦精准识别、帮扶脱困,落实工作制度、资金投入和资金监管保障的“133”举措,共筹集使用各级各类帮扶专项资金3515.1万元,开展生活、医疗、助学救助15589人次,就业帮扶2864人次,解困脱困职工25296户次,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及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职工群众心坎上。

  关键时候扶一把

  “工会持续两年的帮扶,让我们在最难的时候有了依靠!”王勇言语中满是感激。

  今年38岁的王勇,是内江一家炼钢厂的检修工,育有一儿一女。由于儿子出生便患有喉裂、喉管狭窄和地中海贫血症,在四川和重庆两地治疗,先后进行3次手术,医疗自付部分累计20余万元。全家仅靠他一人收入支撑,很快就背了外债。

  2019年,王勇申请了工会的困难职工帮扶救助,至2020年11月,内江市惠民帮扶和职工服务中心累计向他发放生活和医疗救助金总计8万余元,大大缓解了他的困难。孩子病情稳定后,妻子也再次就业,小家一步步回归正轨。

  “现在的政策好,对困难职工而言,能够在关键时候扶一把!”内江市总工会保障部部长陈玉梅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2018年接手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以来,中央、省级财政加大对工会困难职工帮扶资金投入,市财政每年投入300余万元专项资金,市、县(市、区)总工会在本级留成经费中预算安排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帮助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

  2018年以来,内江市总共筹集使用各级各类帮扶专项资金3515.1万元,年度个人帮扶资金最高达到5万元,为职工帮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真正把好事做实

  要把好事办好并不容易。内江市惠民帮扶和职工服务中心负责人黄正伟告诉记者,为了真正做到应建尽建、应帮尽帮,内江工会上下进行了“一竿子插到底”的困难职工底数盘点。

  内江市惠民帮扶和职工服务中心按照市总统一安排部署,协调各级工会落实工会干部结对帮扶困难职工责任制,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困难职工家庭活动,每年走访慰问不少于2次。聚焦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困,开启了一系列有效行动。

  精准识别,即严把入口关。对照建档标准,按程序分层级精准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坚持每年开展一次档案集中清理。修订调整了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指南,对建档条件、建档类型、建档程序、脱困条件等进行规范,指导基层工会建立梯度困难职工档案;制定下发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确保识别精准、建档精准。

  精准帮扶。按照“四个一批”要求,分类实施创业帮扶、技能培训、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助学救助等;按照职工困难程度,分类别、按梯度、全方位对全国级困难职工实施深度帮扶、对省级及以下困难职工实施困难帮扶。

  精准脱困。及时制定困难职工脱困工作流程,按程序对拟脱困人员进行渐退期和脱困处理,并在渐退期3个月和6个月进行动态回访。

  “如果在动态回访期遇到新情况,帮扶还会重新启动。”陈玉梅告诉记者,只要符合标准,就会在政策框架内一帮到底。

  小康路上不掉队

  内江市惠民帮扶和职工服务中心打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攻坚战的背后,是全体工会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率先在全省出台进一步做好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全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建立工会与民政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救助信息互通互联;编制工会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指南,指导基层工会开展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提升工作质量;执行市总工会党组工作规则、主席办公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按程序集中研究决定资金分配,落实“先建档、后帮扶、实名制”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活、医疗、助学等救助;每年市、县(市、区)总工会经审将帮扶专项资金纳入重点内容进行审计,确保有限资金落实精准到位……一项项举措的背后,是工会干部们的辛勤付出。

  “确保小康路上不掉队,就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陈玉梅告诉记者,2020年该市如期完成了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目标任务,让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深切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共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果,为建设成渝双核经济圈中的新内江凝聚起强大奋进力量。

责任编辑:周益威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关键时候扶一把 小康路上不掉队
来源:《工人日报》 2021-06-02 15:20:55
      “最近儿子情况还稳定吗?生活都顺利吧?”电话那头,四川省内江市惠民帮扶和职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细心询问,让刚刚从重点帮扶对象转到渐退期的王勇感到一股暖流涌向心头,“感谢在最难最关键的时候扶了我一把,让我缓过这口气来。我们一定把小日子过好!”他回复道。关键时候扶一把,小康路上不掉队。2018年以来,内江市惠民帮扶和职工服务中心全力打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攻坚战,着力强化组织推进,聚焦精准识别、帮扶脱困,落实工作制度、资金投入和资金监管保障的“133”举措,共筹集使用各级各类帮扶专项资金3515.1万元,开展生活、医疗、助学救助15589人次,就业帮扶2864人次,解困脱困职工25296户次,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及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职工群众心坎上。关键时候扶一把“工会持续两年的帮扶,让我们在最难的时候有了依靠!”王勇言语中满是感激。今年38岁的王勇,是内江一家炼钢厂的检修工,育有一儿一女。由于儿子出生便患有喉裂、喉管狭窄和地中海贫血症,在四川和重庆两地治疗,先后进行3次手术,医疗自付部分累计20余万元。全家仅靠他一人收入支撑,很快就背了外债。2019年,王勇申请了工会的困难职工帮扶救助,至2020年11月,内江市惠民帮扶和职工服务中心累计向他发放生活和医疗救助金总计8万余元,大大缓解了他的困难。孩子病情稳定后,妻子也再次就业,小家一步步回归正轨。“现在的政策好,对困难职工而言,能够在关键时候扶一把!”内江市总工会保障部部长陈玉梅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2018年接手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以来,中央、省级财政加大对工会困难职工帮扶资金投入,市财政每年投入300余万元专项资金,市、县(市、区)总工会在本级留成经费中预算安排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帮助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2018年以来,内江市总共筹集使用各级各类帮扶专项资金3515.1万元,年度个人帮扶资金最高达到5万元,为职工帮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真正把好事做实要把好事办好并不容易。内江市惠民帮扶和职工服务中心负责人黄正伟告诉记者,为了真正做到应建尽建、应帮尽帮,内江工会上下进行了“一竿子插到底”的困难职工底数盘点。内江市惠民帮扶和职工服务中心按照市总统一安排部署,协调各级工会落实工会干部结对帮扶困难职工责任制,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困难职工家庭活动,每年走访慰问不少于2次。聚焦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困,开启了一系列有效行动。精准识别,即严把入口关。对照建档标准,按程序分层级精准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坚持每年开展一次档案集中清理。修订调整了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指南,对建档条件、建档类型、建档程序、脱困条件等进行规范,指导基层工会建立梯度困难职工档案;制定下发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确保识别精准、建档精准。精准帮扶。按照“四个一批”要求,分类实施创业帮扶、技能培训、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助学救助等;按照职工困难程度,分类别、按梯度、全方位对全国级困难职工实施深度帮扶、对省级及以下困难职工实施困难帮扶。精准脱困。及时制定困难职工脱困工作流程,按程序对拟脱困人员进行渐退期和脱困处理,并在渐退期3个月和6个月进行动态回访。“如果在动态回访期遇到新情况,帮扶还会重新启动。”陈玉梅告诉记者,只要符合标准,就会在政策框架内一帮到底。小康路上不掉队内江市惠民帮扶和职工服务中心打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攻坚战的背后,是全体工会干部的责任与担当。率先在全省出台进一步做好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全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建立工会与民政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救助信息互通互联;编制工会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指南,指导基层工会开展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提升工作质量;执行市总工会党组工作规则、主席办公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按程序集中研究决定资金分配,落实“先建档、后帮扶、实名制”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活、医疗、助学等救助;每年市、县(市、区)总工会经审将帮扶专项资金纳入重点内容进行审计,确保有限资金落实精准到位……一项项举措的背后,是工会干部们的辛勤付出。“确保小康路上不掉队,就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陈玉梅告诉记者,2020年该市如期完成了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目标任务,让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深切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共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果,为建设成渝双核经济圈中的新内江凝聚起强大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