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医术很高的,他每周六都会来嘉善,我一周复诊一次,很方便!”这些日子,浙江嘉善市民王万荣的肋间神经痛经过上海专家的诊疗,症状已缓解不少。
这要得益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医联体的建设。示范区揭牌近4年来,示范区执委会将医联体建设作为一项制度创新稳步推进,先后成立了示范区中医医联体、妇产科医联体、糖尿病足专病联盟等。成果如何?一起来看看——
家门口就能挂专家号,看病越来越方便了!
今年69岁的王万荣,家住浙江省嘉善县魏塘街道。两年前,因为车祸导致7根肋骨骨折,在嘉兴武警医院手术后,逐渐康复,但伤口处依旧隐隐作痛。
“忍了两年多,今年5月决定来嘉善中医医院找王主任看看。”王万荣口中的王主任,全名王开强,是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擅长各种疼痛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每周六到嘉善坐诊。
王开强主任(左二)在嘉善坐诊。汪纯 摄
经过诊断,王万荣的病症被确认为血瘀症,按西医的说法就是肋间神经痛。在接受王开强的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为了医治效果更好,今年6月中旬,王万荣还专门到上海市中医医院找王开强看诊,有了更专业的医疗设备,疗效更加明显。更惊喜的是,由于提前做好了转诊手续,王万荣出院前就在当地办理了医保报销。
无独有偶。今年77岁的江苏吴江人沈阿姨下肢刺痛,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近期,她到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就诊,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疼痛科专家潘涛接诊,诊断为不典型带状疱疹,给予神经阻滞治疗。“只打了三针,腿就不疼啦,上海医生太棒了!”说着,沈阿姨伸出了大拇指。
“好事传千里,受疼痛困扰多年的乡邻纷纷慕名前来就诊。周一上海专家潘涛,周三上海专家林福清。”吴江五院疼痛科负责人刘星介绍道,“患者从一开始的观望到信任,并劝说自己身边有同样病痛困扰的亲友来院诊疗,这样的转变让我们很欣慰。”
去年9月,吴江五院挂牌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吴江医院,与上海十院开展深度合作。在林福清教授团队的支持下,五院疼痛科从只开设疼痛门诊,到现在的疼痛病房,仅半年时间,就成功开展手术数十例。就诊范围辐射汾湖、震泽、松陵、嘉善、昆山等周边城镇,真正让当地居民享受到一体化的红利。
医联体助力特色科室建设,医疗能力越来越强
在吴江五院,从2022年7月开始,老年科病区就专设了一个“远程查房”间,配备有远程视频等设备。每天上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老年科专家团队在完成本院常规查房后,在固定时间派遣专家值守在“远程查房”视频端口。此时,吴江五院老年科的住院患者在完成初步检查后,由医生陪同进入“远程查房”间,与上海的专家团队视频连线,为患者提供与上海同质化的查房服务。
上海专家的“远程查房”,让这些老年患者不出吴江就能享受到优质、安心的诊疗,也为吴江医生带来了更高效的诊疗技术和更前沿的临床思维。目前,该项目在医院老年科和ICU全面运行,已经有近千例住院病人享受到上海专家的“远程查房”服务,这一做法还将在其它科室推广。
早在今年4月初,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诊疗中心吴江五院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心脏中心、甲状腺乳腺中心、消化内镜中心、视觉复明中心、疼痛中心、泌尿系结石中心七个分中心就成功授牌。吴江分中心的设立,标志着吴江五院与上海十院的友好协作迈向新的征程,为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揭开崭新的一页。
“目前,我们跟上海合作的科室,每周都有专家固定一到两天,到五院坐诊、手术。两年来,上海专家门诊人次约8000次,手术近1000例,开展远程查房700人次。”吴江五院院长沈志红表示,与上海十院的合作,不仅能提升本院医生的技能水平,加强医院梯队建设,更重要的是让当地群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