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基层连线
江苏镇江沈填珍家庭:
“好好种地,把地种好”的农民党员
    来源:中国妇女报 发布时间:2021-01-05 17:45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她有一双黝黑粗糙的手,手上的指节已经变形,这分明是经过岁月打磨的印记,她叫沈填珍,今年70岁,是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荣炳盐资源区凡石桥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她和丈夫陆土方一起携手走过45载,他们从曾经的赤脚种田人到如今的机械化种粮大户,从曾经的负债累累到带领全村50多人走上种粮致富之路,近日,这个光荣之家又喜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我出生的时候正好赶上国家填发土地证,所以取名叫沈填珍。我的名字,我的出生和我全家的事业有缘,就是种地。沈填珍说。

1975年,25岁的沈填珍嫁给了刚退伍回村的陆土方,当时陆土方家中有双目失明的母亲、中风在床的父亲和比他年长19岁的哥哥,且一家人仅靠5亩地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别提多难了。

改革开放初期,外出打工潮来袭,村里种地的人越来越少,眼看着地要撂荒,当时作为村妇女主任的沈填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地要是荒了,村集体经济损失可就大了。当时,她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们不种,我家来种。随即,沈填珍跟丈夫商量,陆土方犹豫了,种地风险大受益小,还要交土地税,万一亏了,我们的家底可赔不起。但是,心意已决的沈填珍依然劝说丈夫,最终,陆土方松口答应下来,自此,他们夫妻俩带上一双十来岁的儿女,承包下了村里50亩荒废的土地,从此全家人扎根在了土地里。

当时种地全靠人工,沈填珍和丈夫不分昼夜,施肥、翻地、除草、收割……长时间拔草劳动,沈填珍的十个手指都溃烂了,那时,真管不了那么多,手烂了就用布把手指缠起来继续拔,全家人互相鼓励,互相扶持,把辛劳汗水都播撒在这片土地上。

20世纪80年代,种地进入机械化时代,沈填珍萌生了买农用机械的想法,她四处筹钱,1989年,用借贷的26万元巨款,买回了全村第一台收割机,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聚到家里来看稀罕物。每年秋收的时候,沈填珍家都是在全村人用完收割机之后,才在自家地里使用,好几次粮食来不及收,烂在了地里,但我们全家人都不埋怨责备。沈填珍憨憨地说。

正当沈填珍家准备在地里大展宏图的时候,1991年长江突发洪水,村民们刚种下的水稻秧苗全部被淹,我们夫妻俩发动所有在家的村民到田间排涝,拉草包、填堤坝,冲在最前线,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终于保住了秧苗。这一年,沈填珍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评为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成为农民党员,我更要好好种地,把地种好。

家庭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沈填珍的儿子陆卿自幼跟着父母学种地,高中毕业后,他没有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选择外出打工,而是把种地作为自己的事业。他和妻子两人用自学的机械种植方法和科学种田知识为村民们服务,由于表现突出,不仅入了党,还当上了凡石桥村主任。陆卿说:我要像父母一样,把汗水洒在土地里,为自己,更为国家种好地,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2013年,经过陆卿夫妻俩的规划,沈填珍家率先引进了稻鸭共作技术,成立了丹徒区荣炳凡石桥水稻种植家庭农场,带动了全村52户农民走上了科学种粮之路,丹徒荣炳大米也成为江苏品牌,而沈填珍家每年生产出来的几百万斤粮食,都是第一时间送到国家的粮管所。

40余年的坚持奋斗,沈填珍家从第一年的一文不挣到慢慢有结余,从最初承包50亩地到现在500多亩地,地越种越多,生活越过越富裕。2013年,沈填珍家庭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种粮大户称号,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我们家用政府的各项补贴和自己筹集的钱添置了更多的收割机、插秧机、拖拉机和无人机,真正实现了机械化种地。

沈填珍一家人始终遵循与邻为伴,与人为善的原则,坚持聘请本村村民在家庭农场干活,工价公正合理,及时发放工资;村民生病、谁家有急事缺钱,他们都会伸出援手。

因为种地,沈填珍家一路从贫穷走向了富裕,正应了那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沈填珍笑说:虽然已经70岁了,但我依然干劲十足,我就是要用这双黑不溜秋的手带领更多的乡亲们走向种田致富之路,守望好家乡这片土地。

(中国妇女网记者 茹希佳)

责任编辑:周益威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好好种地,把地种好”的农民党员
来源:中国妇女报 2021-01-05 17:45:24
      她有一双黝黑粗糙的手,手上的指节已经变形,这分明是经过岁月打磨的印记,她叫沈填珍,今年70岁,是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荣炳盐资源区凡石桥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她和丈夫陆土方一起携手走过45载,他们从曾经的赤脚种田人到如今的机械化“种粮大户”,从曾经的负债累累到带领全村50多人走上种粮致富之路,近日,这个光荣之家又喜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我出生的时候正好赶上国家填发土地证,所以取名叫沈填珍。我的名字,我的出生和我全家的事业有缘,就是种地。”沈填珍说。1975年,25岁的沈填珍嫁给了刚退伍回村的陆土方,当时陆土方家中有双目失明的母亲、中风在床的父亲和比他年长19岁的哥哥,且一家人仅靠5亩地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别提多难了。改革开放初期,外出打工潮来袭,村里种地的人越来越少,眼看着地要撂荒,当时作为村妇女主任的沈填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地要是荒了,村集体经济损失可就大了。”当时,她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们不种,我家来种。”随即,沈填珍跟丈夫商量,陆土方犹豫了,“种地风险大受益小,还要交土地税,万一亏了,我们的家底可赔不起。”但是,心意已决的沈填珍依然劝说丈夫,最终,陆土方松口答应下来,自此,他们夫妻俩带上一双十来岁的儿女,承包下了村里50亩荒废的土地,从此全家人扎根在了土地里。当时种地全靠人工,沈填珍和丈夫不分昼夜,施肥、翻地、除草、收割……长时间拔草劳动,沈填珍的十个手指都溃烂了,“那时,真管不了那么多,手烂了就用布把手指缠起来继续拔,全家人互相鼓励,互相扶持,把辛劳汗水都播撒在这片土地上。”20世纪80年代,种地进入机械化时代,沈填珍萌生了买农用机械的想法,她四处筹钱,1989年,用借贷的26万元“巨款”,买回了全村第一台收割机,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聚到家里来看“稀罕物”。每年秋收的时候,沈填珍家都是在全村人用完收割机之后,才在自家地里使用,“好几次粮食来不及收,烂在了地里,但我们全家人都不埋怨责备。”沈填珍憨憨地说。正当沈填珍家准备在地里大展宏图的时候,1991年长江突发洪水,村民们刚种下的水稻秧苗全部被淹,“我们夫妻俩发动所有在家的村民到田间排涝,拉草包、填堤坝,冲在最前线,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终于保住了秧苗。”这一年,沈填珍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评为“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成为农民党员,我更要好好种地,把地种好。”家庭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沈填珍的儿子陆卿自幼跟着父母学种地,高中毕业后,他没有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选择外出打工,而是把种地作为自己的事业。他和妻子两人用自学的机械种植方法和科学种田知识为村民们服务,由于表现突出,不仅入了党,还当上了凡石桥村主任。陆卿说:“我要像父母一样,把汗水洒在土地里,为自己,更为国家种好地,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2013年,经过陆卿夫妻俩的规划,沈填珍家率先引进了“稻鸭共作”技术,成立了丹徒区荣炳凡石桥水稻种植家庭农场,带动了全村52户农民走上了科学种粮之路,丹徒“荣炳”大米也成为江苏品牌,而沈填珍家每年生产出来的几百万斤粮食,都是第一时间送到国家的粮管所。40余年的坚持奋斗,沈填珍家从第一年的一文不挣到慢慢有结余,从最初承包50亩地到现在500多亩地,地越种越多,生活越过越富裕。2013年,沈填珍家庭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种粮大户”称号,“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我们家用政府的各项补贴和自己筹集的钱添置了更多的收割机、插秧机、拖拉机和无人机,真正实现了机械化种地。”沈填珍一家人始终遵循“与邻为伴,与人为善”的原则,坚持聘请本村村民在家庭农场干活,工价公正合理,及时发放工资;村民生病、谁家有急事缺钱,他们都会伸出援手。因为种地,沈填珍家一路从贫穷走向了富裕,正应了那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沈填珍笑说:“虽然已经70岁了,但我依然干劲十足,我就是要用这双‘黑不溜秋’的手带领更多的乡亲们走向种田致富之路,守望好家乡这片土地。”(中国妇女网记者茹希佳)